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的价值研究
2016-12-30戴国星
戴国星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经济运行整体态势趋于稳定,社会主义市场不断扩大并蓬勃发展。一种突-破于传统理念的资本概念逐渐进入人们实现一心理资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心理资本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力量。笔者在本章将就心理资本在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中的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团体凝聚力:个人和团体
一、什么是心理资本以及他的价值所在
心理资本是企业除了财力、人力、社会三大资本以外的第四大资本,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等。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
一个企业内部的现状是:员工存在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员工关注薪酬福利但更关注成长进步。他们能接受工作繁重和薪酬下降的现实,但迫切需要心理安慰,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来学习如何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而并非等员工有了心理问题再去解决。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员工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员工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对于个人来说: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不仅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资本是将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管理视野,掌握帮助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心理辅导的技术,引导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激发团队活力和激情,促进工作绩效提升。
二、心理资本内容同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价值联系
1.希望
作为心理资本首要内容的希望,是指一个个体或群体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值。将其放在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来说,就是整个团队对于创业结果的期待值。
这种期待值不表现为应对困难的抗性,而是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我价值或自我为努力的肯定。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应对很多困难,并且创业的大学生也知道会有这些困难的存在。希望这种心理资本内容会引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迎难而上,使大学生不仅仅关注到创业的困难性,更多的注意到创业之路的前进性,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而积极投身创业实践。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是由多个大学生所组成,每一个成员都心怀希望,那整个团队都会是积极向上,创业才有可操作性。而希望将是整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开端。
2.乐观
乐观作为心理资本的重要内容,在概念上同希望有所较差,但是其表现同希望大有不同。
乐观的心理资本要素,要求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进行中时将不好的事归结到暂时的原因,而把好事归结到持久的原因。大学生富有乐观的心理资本内容,就会在每一个事件发生后,根据结果分析情况,从而在挫折或是短暂的成功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放下抱怨,积极调整自身,提高自身能力来突破困境或是扩大成功。
3.韧性
韧性是心理资本的中坚内容,空有希望和乐观精神但是在一次较大挫折的时候就变得一蹶不振,这样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无法持久发展。韧性要求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自己的心理能力,放下负面情绪和过度高亢情绪,用成熟稳重的心态应对创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组成的创业团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技术素质,但是经验、阅历上的缺失是无法通过校园学习而短时间内获得,需要通过一次次大的挫折和考验慢慢积累。因为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而韧性会是大学生创业团队不可缺少的中坚心理资本。
4.情商
不同于IQ,EQ的高低需要后天的积累和自我的调节、控制。其内涵要求个人感觉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大多是未步人社会的年轻人,难免出现感情用事的情况。以致于在过度高亢或低迷的时候做出偏激行为。大学生创业团体同其他类型团体一样需要每一个成员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发展壮大。这就要求其成员具备一定的情商,能够感受和理解团体内其他成员、能够对自我在低迷时进行激励以此来带动其他成员、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高亢情绪防止做出影响他人的行为。从而加深相互理解,最终达成大学生创业团体中的相互信任程度,使每个成员达成归属感、责任感,以团体的利益为重。
5.主观幸福感合组织行为
主观幸福感内涵就是自己心里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组织要求各成员自觉、自发地帮助组织、关心组织利益,并且维护组织效益的行为,它并非直接由正式的赏罚体系引起。
笔者认为这两种心理资本要素可以合并来说。首先这两种心理资本要素是在达成上述四中心理资本要素内容时的最佳结果表现。与上述四中心理素质内容可以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推进团体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随着大学生创业热情的增加,大学生创业团体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心理资本要素是一个企业或团体发展的重要的第四资本要素。是现代企业、团体间竞争的以人为中心的资本要素。对一个企业、团体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创业团体来说,心理资本的要素的积累,标志着大学生创业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团体竞争力的扩大、创业成功概率的提升。因而大学生创业团体应把握好每个机会,在扩大其他资本同时也做好相应的心理资本的积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姜朝猛
摘要:二十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已经成为中国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议题。
关键词: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概述
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工艺事业的管理。
实行村民自治建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部分,其“民主建设”主要是指以维护和实现村民政治权力为核心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四个民主”制度建设。其中以“民主选举”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民主选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民主程度很高的选举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健康地向前推进。
(1)村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逐步增强
村委会选举赋予了村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村民自己决定谁来管理村务,这对一直处于被管理和服从状态下的村民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参与村委会选举,“兑现”这种平等,使村民真正意识到了个人存在和个人权利的价值,使村民有了主体意识。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力军显现
民主选举既是一种民意的量化表达机制,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精英选择机制。竞选者各尽所能,理性表达自己的任期承诺,例如,为村里修路、打井、搞合作社经营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懂管理、受到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进了村委会班子,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3)民主选举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选举实践,村委会选举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特别是近几年的村委会选举,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严格遵守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差额选举、海选提名、竞选等选举原则,认真把好委托选举、投票、计票“三关”,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坚持程序不简化,依据法律不变通”。群众对选举也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现在他们对选举出来的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工作比较满意。
(4)民主政治建设模式有所创新
基层组织严格按照选举法指导各村进行依法选举,并根据各村具体情况的不同,对选举模式进行了创新。对于人口在以上的较大村街,分成若干分会场,采用流动票箱形式开展选举;对于人口较少的村街进行标准化选举;对于个别特殊村街,采取自荐直选的形式进行公开承诺、公开选举。
三、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经济发展来提供物质保障,要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就要发展农村经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加大对农村的投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通过减免农业税来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经济,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的领域,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有大力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水平,才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2)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民主政治建设意识
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加大对农民的法制宣传力度,采用农民容易接受的宣教方式,提高农民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及参与民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农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制度渠道,从制度上摆脱农民参与的无知和无序。
(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立法,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村民自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已出台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但它还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并提高其可操作性。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离不开制度建设,只有不断地进行制度建设和创新,才能保证农村基层民主的真正实现。
(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监督
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完善村民自治,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宣传和培养群众民主监督意识。既要加强《宪法》等法制教育及监督程序的学习宣传,又要加强公民意识、民主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培养。向村民们灌输平等观念、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心、对社会发展的正义感以及政治参政精神等现代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