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障碍研究
2016-12-30户可英
户可英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67)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障碍研究
户可英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流动人口子女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儿童由留守变为流动,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权、教育状况以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成为流动儿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的障碍。流动人口子女能不能成功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不仅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环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流动人口的迁移已经进入了最活跃时期。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45亿,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6。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流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的重要方式。纵观发达国家,无不是伴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农村人口的相对减少而实现的。因此,必须正确积极地看待城市流动人口现象。
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我国从0-17岁的流动儿童数量每年都呈现递增趋势。据《中国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年)》显示,截止到2010年11月1日的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经达到了3581万,也就是说,每100个儿童里面就有13个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数量的递增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势不可挡,也说明了更多的农民工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儿童由留守变为流动,是家长明智的选择。子女留在父母身边,不仅有利于亲子互动,有利于父母及时关注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儿童受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孩子长大在城市的求学与工作及早打下基础。然而,从目前各地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内容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和生活状况,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受教育权方面
我国政府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文件,文件所遵循的总体原则是:“取消户籍限制,流动儿童入学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各级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更多考虑地方的利益,无法给予流动人口子女在受教育以及其他方面和城市儿童相同的待遇。“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教育政策在现实中很难执行,众多附带条件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于公立学校门外,他们只能选择易进、易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面对学龄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农民工子女的学前受教育状况又是如何呢?以重庆市为例,幼儿园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隶属于事业单位的公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收费适中,在监督和管理方面都很严格,条件也非常好,公立幼儿园首先满足的是本单位职工子女的进园需求,非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则需缴纳一定数额的赞助费。第二类是私立幼儿园,条件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较高,管理也较完善,适合家庭经济条件富足的儿童入读;条件一般的幼儿园收费也接近千元,管理一般,条件相对较差。这两类幼儿园对儿童入园条件都没有户籍限制,但对于家庭收入在城市属于中下水平的流动人口来说,儿童弃园在家也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
为数不多的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研究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农民工子女的入园率也不高。从对流动人口较密集的北京、广州和深圳等九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3-6岁的流动儿童入园率为60.6%,远低于城市儿童。由此可以看出,看似开放的学前教育,费用问题也成为阻碍流动人口子女入园的拦路虎。
无论是学龄教育还是学前教育,农民工子女在择校和入读方面都不是一帆风顺。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方面的种种限制,使得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即便身在城市,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也会产生困惑。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受阻,无疑增添了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入手。政府要取消城乡二元式的户籍制度和教育排斥政策,让公立学校成为农民工子女求学的最主要渠道,允许农民工子女参加当地的升学考试,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农民工子弟学校一定的资金补助。除此之外,各级地方政府还要加强对公立学校招生的监管工作,实施公立学校校区扩建工程,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宣传工作。
其次,政府要发挥好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融入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农民工及其子女生活在异于乡村环境的城市中,政策排斥和社会排斥会让农民工子女感到无能为力。各级各地的政策执行者,要提升政策实施理念,改变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态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要积极利用大众媒体宣传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多报道一些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和道德践行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案例。让城市人多了解农民工,理解农民工,树立农民工在整个社会中的良好形象,并以实际行为让流动人口家庭感受到城市社会的“平等与接纳”。
二、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是除家庭之外的重要教育场所。因此,学术界对于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受教育状况、教师和农民工子女的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采取混合编班和独立编班两种形式。调查显示,混合编班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交流的机会相对要多,而独立编班的农民工子女,即使和城市学生同享学校资源,但交流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混合编班的农民工子女更有利于融入城市社会。
资源的短缺性和条件的苛刻性使绝大多数流动儿童无缘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弟民办学校应运而生。民办学校尽管地处偏僻、环境简陋、管理不规范,但它易进易出,收费较低,可以解决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因此,民办学校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民办学校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家长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民办学校一般都处于城市中地势偏僻的区域,学校又缺乏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支持,仅靠学费收入维持学校运转,民办学校举步维艰。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工作的教师,不仅工资待遇相对于公立学校教师要低很多,生活条件艰苦,学校还不提供任何社会保障。民办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并且还难于管理,民办学校的老师很难获得工作成就感。民办学校很多老师都是工作一段时间就会离职,教师的频繁流动,不仅影响到了民办学校的生存,对学生的影响也较大。学生要不停地适应新老师,像教音、体、美这些素质课的老师又很难招到,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不是很全面。
三、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长环境,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教养方式和经济能力等直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学业成绩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等。
调查显示,在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环境中,父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行为规范表现得越好,同学和师生关系也较好。母亲的文化程度仅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母亲文化程度为中学及以上的儿童,其学业明显好于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儿童。由于流动家庭父母多为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低,平时都忙于赚钱,工作时间比较长、和子女沟通较少,使得很多流动儿童家长在亲子问题上缺乏正确的理念,但家庭所处的生活困境又促使家长对孩子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对孩子的教育长期采取严厉或不认同的态度。这样就会使流动儿童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或取得的进步,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和对抗挫折,最终会影响到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形成,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从经济条件方面来说,流动家庭外出打工虽然能够提高家庭的收入,但与城市家庭收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流动儿童家长多从事一些建筑类或服务型的工作,收入较低。他们没有自己的住房,一般靠租房生活,居住条件较差。调查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孩子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很明显,流动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投资均低于城市家庭。因此,收入不高的流动家庭就会考虑到教育投资的价值性与风险性,有些家庭甚至会直接放弃流动儿童的升学要求,让他们去工作。小学或初中的流动儿童辍学后,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只能继续徘徊在城市的边缘。
针对家庭教育在流动儿童成长和城市融入中的不利因素,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提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改善流动家庭的经济收入,加大其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然而实际上流动人口在城市所受的再教育机会是极其有限的。调查显示,广东省外来务工人员中,超过40%人的没有接受过任何继续教育,60%的继续教育学习者是依靠自己的工资解决学费问题的。温州的农民工,只有3%的人可以经常参加企业的教育培训,69.7%的人没有参加过任何教育培训。
因此,政府和城市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员工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府和单位要多关心农民工的家庭收入和生存状况,提供保障房、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等制度,从而改善务工者的生活条件。城市社区也要多关注本区域内的流动家庭生活状况,积极组织社区捐衣、捐物,提供给流动家庭或者是流动儿童学校。相信在这些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流动家庭能够克服在收入、住房以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一些困难,使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健康成长,避免成为中国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牺牲一代。
流动儿童顺利地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发展与进步,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本主义和博爱精神。从长远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将不以户口、住房等等条件为限,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一样,都可以自由选择公立学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众望所趋。然而,鉴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政府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监督和支持,实施对流动儿童的登记资助制度才是最现实的。流动儿童顺利地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这一愿望的实现还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全社会付出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祥: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制度保障体系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5(4).
[2]邹泓: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
[3]吴恒仲:流动儿童融入性心理问题及社会支持研究[J].教育探索,2014(10).
[4]赵旭芬:北京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校园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熊亚)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与促进研究,编号:2014-GX-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