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信用证业务教学方法探讨
2016-12-30杨轶雯李庆利
杨轶雯 王 菲 李庆利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信用证业务教学方法探讨
杨轶雯 王 菲 李庆利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新郑451150)
摘 要:信用证业务建立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适用于贸易双方缺少信任的国际贸易业务,银行作为第三者充当中间人和担保人,从而解决了进出口双方的顾虑。本文将探讨深入浅出法、案例分析法、样本展示法、分组讨论法、专题讲座法、文字与图示融合法六种教学方法在信用证业务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算方式;信用证;教学方法
在国际贸易中,货款的收付直接影响贸易双方资金周转与融通、金融风险和费用负担,以及买卖双方的利益得失。货款收付主要包括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两部分内容,结算工具包括汇票、本票、支票,基本结算方式包括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汇款与托收属商业信用,信用证业务则属银行信用。签订合同的买卖双方各自存在相应的顾虑,卖方担心货物发出后收不回货款,买方担心付款后收不到货物或者收到的货物不符合要求,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信用证业务来解决。那么信用证业务的内涵、特征该如何理解,当事人在信用证业务流程中所体现的职能又该如何梳理,信用证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去正确把握,信用证是如何分类的,以及它们在具体业务中是如何运用的,信用证业务又存在哪些风险以及该如何防范,对于上述问题的讲解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深入浅出法讲授信用证的内涵
深入浅出法是教学中有效讲授的基本要求,能够将相关知识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信用证业务中的银行可以为卖方或买方提供信用基础,因此可以认为信用证的含义是“银行应进口商申请向出口商开立的有条件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而“有条件承诺付款”则成为解释的关键,信用证业务中的银行只有在卖方规定时间内提交符合要求的单据,满足“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严格相符原则时,才会承诺向出口商付款。因此可将信用证的含义相对完整地概括为“银行(开证行)根据买方(申请人)的要求和指示向卖方(受益人)开立的、在一定期限内凭规定的单据,即期或在一个可以确定的将来日期,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同时,信用证的含义也可用“一种有条件的银行书面付款承诺”简单概括。因此,对于信用证内涵的教学,可以用这样一种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深入浅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抽象知识的记忆和认知度。
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要做好“浅出”,必须先“深入”,充分的“深入”是更好地“浅出”的前提。在“深入”教学中,首先对教材要有深入钻研;其次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另外,对学生给予恰当的评价,也是“深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浅出”就是对于复杂的教材有简单的解释;对于复杂的教学方法用简单的方式去演示;对于学生的表现无论对错好坏,都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运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信用证特征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使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点,分析、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易难情节。
如典型案例“银行可否以进口商破产倒闭为由拒绝向拿单的卖方付款”,可以结合“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这一信用证特征很好地进行解释,银行在信用证业务中有着独立、不可推卸的责任,承担第一付款责任,进口商倒闭是不影响银行付款的。案例“当合同与信用证不符,卖方按合同装船,银行是否应该付款”,则可以用“信用证是一种自足性文件”进行剖析,信用证是根据合同开立的,而开立后便成为独立于合同之外的独立文件,卖方理应按合同规定装船,但当合同与信用证不符时,卖方提交的单据不符合要求,这时银行是不履行付款责任的。同时,“卖方的交货无任何问题,但提交的单据不合要求”案例,便可用“信用证业务处理的是纯单据”信用证特征进行解决,只要卖方提交的单据符合要求,银行就应付款,而货物的问题,买方可随后根据合同联系卖方,进行协商处理。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案例素材的收集与筛选中,应选择适当的案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第二,在案例的编写中,信用证案例虽较多,但大多与信用证特征的联系不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原始案例进行修改和编写。第三,可根据案例拟订思考题,拟订时应注意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若问题过难,学生会因知识储备不够而无从下手,只有消极等待课堂的灌输,打消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如问题过易,结果一看便知,不仅降低了教学要求,也会降低学生的参与度。第四,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多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这种做法易造成学生心理紧张,不易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在案例讨论前让学生明白在案例教学中不存在判断对与错的“标准答案”,成绩的评定更多取决于他们对待案例讨论的态度,考核可由学生事前的准备、讨论时的参与程度及事后的总结几部分构成。
三、运用文字与图示融合法理解信用证的当事人与业务流程
大多数国贸实务教材中,通常信用证当事人与信用证业务流程分开概述,在识别了信用证业务中的各当事人后,再去学相对应的业务流程。但在具体讲解时,可利用文字与图示融合法将当事人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进行阐述,可更好地体现当事人在业务流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业务流程也会显得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文字与图示融合法要求图示非常具体、生动和形象,采用ppt按步骤进行展示,对于难以理解的步骤,教师可详细进行解释。
四、采用样本展示法总结信用证的形式
信用证的形式主要有信开本和电开本。在信用证形式的学习中,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信开本信用证式样,让学生进行识别并总结出信用证主要涵盖了哪些内容;然后给出一个完整的电开本信用证式样,使学生对信用证的内容进行巩固。只要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便可以识别全英文式样信用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所涵盖的具体内容。样本展示教学法,可使学生先进行直观的认识,然后进行深入理解。
五、采取分组讨论法掌握信用证的种类
分组讨论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增加学生之间协助、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阅读、自学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帮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信用证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种类,种类繁多,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势必会显得单调和枯燥。因此,在信用证种类课程中,可先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然后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进行小组讨论,最终由小组代表阐述小组所负责的内容,其它小组学生向其提问相应的问题,并由阐述小组学生回答,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由教师作相应补充。
六、采用专题讲座法剖析信用证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专题讲座法适用面广且容易组织,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同时,专题讲座法更易突出知识点的细节,有助于透彻地分析问题,能使知识点更加集中,因此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理论知识讲解会使学生觉得信用证业务是非常安全的一种结算方式,但在实际外贸业务中信用证业务存在一定风险。为使学生了解信用证业务在应用中的风险,并学习防范措施,教师可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信用证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加客观、辩证地了解信用证业务的应用。在讲座中,可先提出信用证业务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然后从信用证业务涉及到的受益人、开证申请人、开证行三个当事人角度,联系实际探讨在信用证业务过程中各当事人面临哪些具体风险,最后给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开展有效的专题讲座,教师一要了解学生的人数、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等基本信息,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二要讲授的内容科学、严谨,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正确,讲授语言生动、艺术,不但要求条理清楚、重点分明、通俗易懂,而且应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要讲授的方法灵活多样,最好配有文字资料、幻灯图片以帮助理解;四要根据课时合理安排专题讲座时间,鼓励学生在讲座结束后积极提问,以便形成有效的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2]杨轶雯.国贸实务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2).
(责任编辑:刘茜)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品牌专业建设点项目及河南省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轶雯(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王菲(198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开放经济;李庆利(1978-),男,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1-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