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淄博的影响与对策
2016-12-30王颜红
王颜红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3703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淄博的影响与对策
王颜红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山东淄博370300)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和推进淄博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对策
2014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将供给侧改革细化为2016年的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中央高层对供给侧改革如此密切地发声,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在当前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一、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
1、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管理而言的
供给侧主要着眼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长期创新的活力,注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三驾马车”主要是指需求侧,与其相对应的便是供给侧,即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决定经济在短期内的增长率,而供给侧主要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这些要素在充分配置,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供给侧改革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
西方供应学派的核心是试图提供一套个人和企业通过分析刺激结构,并与通用动力的自由市场,通过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劫贫济富”来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和政府的预算平衡。这些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原则向国际垄断的发展趋势,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仍然没有摆脱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旧巢。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来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对生产方式中的物质技术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过程中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二、淄博经济发展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新常态下的淄博经济,面临一系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总体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运行质量不高,反映了其中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产能过剩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1、主要指标增速回落
在以变速度、转动力、优结构为核心的新常态下,淄博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进入关键阶段,潜在增长率趋势性回落与长期结构性、短期周期性问题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主要指标增速回落明显。2015年,GDP增长7.6%,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较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较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2、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一是投资效率不高。近年来淄博市投资总量不断扩大,由2011年的1153.6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37.91亿元,五年间增长了1084.25亿元,年均增长19.6%。但同期投资效果系数则由0.25回落到0.07。这表明与资本投入量增速相比,物质资本中的技术含量相对下降,资本要素效率降低,投资边际效应递减,反映了全市经济发展外延粗放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二是财政、税收占GDP比重偏低。2015年,淄博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6.6%,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8.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
3、实体经济困难重重
当前淄博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增加。一是市场开拓难。市场有效需求乏力,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一些周期性产业缺订单的问题突出,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导致开工不足、销售不畅、库存增加。二是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对企业抽贷、压贷、停贷以及催促企业限期还贷、多收少贷现象突出,实体经济普遍反映融资难。三是招工用工难。结构性用工难问题仍较突出,部分行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短缺、员工流失率高。四是效益提升难。2015年以来,工业利润增长放缓,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56.6亿元,增长2.4%,较2014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
4、化解过剩产能、去库存任务仍较重
近年来,淄博市持续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并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技术装备的升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结构中的矛盾,但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的状况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同时,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压力也不容忽视。2015年,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25.2万平方米,较2014年同期增长18.3%。其中住宅待售9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7%,占全部待售面积的74.6%。
5、创新驱动能力不足
淄博科技水平还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十分有限。一是科技投入不足,2014年淄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1.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9个百分点。二是科研与应用脱节,科研方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不紧,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三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不健全,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6、大中型零售业增速低迷
受经济增长放缓、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网络购物影响,零售企业的低迷现状仍未有所改善,零售业的销售增幅近年来一直走低。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大潮的冲击下,实体店面越来越有沦为“试衣间”的尴尬。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企业中零售额同比下降的共有121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大中型限额以上零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247.84亿元,增幅同比下降1.3%,传统商贸业的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三、推进淄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从当前淄博经济发展体现出来的问题看,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基本上属于供给侧的范畴,通过开展积极的改革措施,将对淄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继续扩大有效投资
有效投资直接形成有效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山斧”,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升级、短板行业补齐都需要有效的投资。把投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总抓手。在投资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要重点搞好产业投资结构调整,既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投资规模,也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更要注重对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的投入。不断夯实供给结构优化基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为经济转型提供内生动力。
2、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一是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带动能力。加快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在内的低成本、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社区;完善孵化基地内的软硬件设施,拓展孵化基地的规模层次,提高孵化基地的带动水平。二是强化传统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创新改造和技术升级,鼓励传统企业在科技、管理、商业模式上大胆创新,促使其依托自主创新走出困境、扭亏增盈。三是增加人才供给能力。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全面落实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千方百计吸引各类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归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同时着力培养本地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3、着重化解过剩产能
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的背景下,化解过剩产能是淄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随着制造业成本上升以及环保目标的压力不断上升,需要果断淘汰过剩产能。首先,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从而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消化部分产能;注重创新带动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加强去杠杆机制的作用,使高耗能产业重新优化调整,改善产业供给,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和产业优化重组。
4、加大房地产去库存力度
根据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积极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走势,确保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房地产企业要加大促销力度,制定详细的营销计划,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更优惠的价格、更周到的服务吸引购房者的眼球,从而达到楼盘销售的目的。同时,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适度放缓开发节奏,实现房地产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5、培育新的消费活力
积极引导和支持商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供给,顺应市场时尚化、个性化及生活享受型商品和服务消费成为热点的发展新趋势。积极支持电商企业开设线下体验店,以线下体验带动线上消费。同时鼓励传统企业开设网店,以销售模式的创新来增强活力和竞争力。传统品牌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品牌”的商业新模式,提高传统商贸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半径,通过转型发展,焕发新活力,为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6、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政府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整合健全“权力清单”,进一步减少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审批环节,清理“红顶中介”,引入竞争机制,降低企业成本。面对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生存艰难的现状,除了依托财政资金,为全市范围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过桥”服务外,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融资的政策,帮助有还贷资金需求且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创新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合作,扩大企业融资覆盖面,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1] 柯昌英、罗婷婷:企业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理论月刊,2015(9).
[2] 贾康等: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经济研究参考,2014(1).
[3] 邓磊、杜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与新挑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
(责任编辑:范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