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身体”
2016-12-30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7期
哲学中的“身体”
对“身体”的理解,自古以来,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在意义、概念、用法等方面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一般可以分为日常语境和学科语境两种理解路径。在日常语境中,对“身体”的解读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也很多。例如:王庆节归纳为“身三体五”。郭祥超认为日常语境有三种解读。在不同的学科语境中,对“身体”的理解随着学科视角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在西方哲学视域中,对“身体”的理解,从自然和医学、理念与感觉、现象学、社会学、美学等角度可以归纳为七方面。西方哲学对“身体”的理解,正如倪为国在《身体的历史》三卷本中译版《关于身体“造反有理”的历史》(代序)中所言:“一部身体的历史,就是一部身体的‘造反’历史,确切地说,或从根子上说,就是身体造‘精神’反的历史。”
在中国哲学视域,对“身体”的理解颇有深意。哈佛教授杜维明先生在阐发儒家独特身体观的基础上提出过“体知”、“同心圆”等概念。台湾学者杨儒宾教授有专著全面论述“儒家身体观”。香港学者王庆节提出的“身体人心互动”和“情感感染”为核心的儒家身体观。在内地,李泽厚先生提出儒家有个“情感本体论”,蒙培元先生也曾多次论述儒家哲学的本质是奠定在心身合一的存在论基础上的情感哲学。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对身体的理解,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层面,分别是作为哲学本体的身体、作为表达主体的身体和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身体观有“十个面相”不管如何,身体,作为世界上最精致、最完美、最脆弱的艺术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和性别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述说着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