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人格异化特质
2016-12-30王若琦
◎王若琦
“微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人格异化特质
◎王若琦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社会交往工具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交往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中的面对面交往,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网络社交工具。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在“微时代”下的社会交往呈现出交往主体人格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我认知、个体性格以及价值判断方面的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微时代”是以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现代移动电子设备为依托,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以微信息、微媒体、微社区为主要形态的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微信等社交工具不断丰富,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高、内容更加广泛复杂、人们在网络社区中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人们的社会交往进一步突破时空界限,社会交往更多地借助于网络,在网络空间内进行情感表达与传递、物质交换、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等。通过对西南大学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交往具有人格异化的特点和倾向。
交往主体人格异化
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异化的含义与对象化有关,是指主体的活动结果背离主体活动的原有目的,进而反过来支配或损害主体的行为现象。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劳动异化的背景不同,“微时代”下交往主体人格的异化以互联网+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为背景。
交往主体的人格异化特点就是指大学生作为社会交往的主体,在网络社区中已经表现出或有表现出与现实交往中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情感、态度、知觉、行为等人格的趋势,出现“真我”与“网我”的差异。在“微时代”的快速发展之下,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网络系统。在此系统中,社交工具所呈现出的形形色色变成主体外在的异己力量,与主体形成对立关系。而进行社会交往的主体即大学生群体由于年纪尚轻、社会阅历浅等主客观因素,虽生理机能已趋于成熟,但心理发育还不健全,表现出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易受他人言论影响等特点。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容易使大学生陷入非理性状态,从而转换为自身的行为方式的对立面受到社交工具的支配和控制,人格向着非常规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人格扭曲和异化,如自我认知的异化、个体性格的异化、价值判断的异化。
大学生社会交往人格异化的表现
自我认知的异化。现实交往的直接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分享生活点滴、表达情感,甚至将现实中的情绪保留并转移至社交工具这个较为自我的平台去抒发。调查显示,51%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社交网站上会表现出与现实中不同的一面(如现实中沉默,网上却很活跃),其中“比较明显”的比例为7.4%,“有一些不同,不太明显”的比例为43.6%,还有14.6%的同学不太清楚自己是否在社交网站上表现出与现实中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被调查的男性学生数据显示出现实与网上表现的差异性要高于女性学生,尤其是“比较明显”的比例差异较大:男为12%,女为4%。而被问到“您习惯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什么”时,37.9%的大学生习惯于表达开心的事情或情绪;11.8%的学生习惯于发泄、宣泄压力,表达自己的不满、郁闷;21.6%的同学喜怒哀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分享到社交网络平台上。其中,男性学生表达负面情绪的比例较高,女性学生表达开心的事情或情绪的比例较高。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超过50%的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社交网站中表现出与现实的不同,超过70%的学生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表达情绪,这些正是个体性格异化的表现。也许考虑到现实中面对面交往太过直接的特点,大学生会将有的情绪在现实中保留而转移到社交工具这个较为自我的平台去表达。比如有的同学现实中沉默寡言,看似对什么都不关心在意,而在网络世界中却把社交网站当作情感发泄的平台表现出异常的活跃。有的同学现实生活中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平,社交平台却展现出拜金、享乐的倾向。当今的大学生本来就面临学业、经济、就业、恋爱、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虚拟网络世界中社交工具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平台去表达情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扰。由此,便出现现实的“我”和网络的“我”,现实的“我”可能表现的是积极、友好、上进、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格特征,而网络的“我”表现的却是消极、对抗、反社会等人格特征。这就使现实中的“真我”与网络社交中的“网我”出现偏差,无法重合,从而在认知上逐渐模糊对虚拟与现实世界的相对较清楚的分界线,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之中,即出现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异化。
个体性格的异化。社会交往主体人格的异化还表现出个体性格的异化。问卷还对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学后上网时间的变化、社交工具使用的频率等问题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9.8%的大学生每天花费在社交工具上的时间少于1小时,1~3小时的比例为47.7%,3~5小时和多于5小时的比例则分别是28.2%、14.4%。少于1小时和1~3小时区间内男性学生比例高于女性学生,而3~5小时和多于5小时区间内女性学生比例高于男性学生。“您上大学后使用社交工具的频率较以前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大学生表示上大学后使用社交工具的频率较大学前明显增多。当被问到“如果减少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您会怎么样?”时,10.3%的大学生表示无所适从,30.7%的大学生表示变得无趣。其中,数据还显示女性学生对社交工具的依赖性要高于男性学生。由此可见,虽然课程多、作业多、活动多,但大学生花费在社交工具上的时间还是占据了一天的很大一部分,使“低头族”、“手机党”现象无处不见,特别是课间、等餐、排队等零碎时间,这也造成了阅读碎片化、浅显化的问题。使用时间长、频率高,造成大学生群体对社交工具的依赖性,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一旦离开网络,便会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内向和不自信又难以在现实中存在感较低,因而排斥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交往,寄托于社交工具的快餐式的交往方式来逃避现实。长此以往,造成性格孤僻、社交恐惧等心理障碍问题甚至出现人格朝封闭的方向发展,影响健康人格的构建,即出现个体性格的异化。
价值判断的异化。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微时代”带来的除了信息的快捷外,还有鱼龙混杂的信息大爆炸,不同价值观念的信息匿藏其中,特别网络的宽松环境还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输出价值观提供了场域。假想每天徜徉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被各种积极的、消极的信息所包围,价值判断能力不断经受考验。如若大学生鉴别能力弱,猎奇心理强,则很容易受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或煽动,出现道德人格的缺失,也即出现价值判断的异化。
在调查中,78.7%的大学生表示在互联网上发现过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当被问及对这些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所持的态度时,只有5.2%的大学生表示明确反对,26.7%表示部分反对,35.5%的大学生选择了置之不理的态度,29.7%的大学生对在互联网上发现的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态度是“感兴趣,有深入了解的想法”,还有0.3%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赞成”。由此可见,近八成的调查对象在互联网上发现过存在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一方面说明网络环境需要净化,另一方面说明通过在国家的各种宣传、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的有效发挥下,大学生群体清楚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什么,能够判断出什么是不符合当下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但是,当价值判断走向价值选择时却出现了偏差。
大学生群体具有判断价值观主流与否的价值判断能力,但当在互联网上发现不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却持有赞成、想了解、置之不理、反对等完全不同的态度。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却未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质上折射出的是大学生的知行不一,出现价值判断的异化。在现实中为了学分的获得,在思政课堂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而网络中可能就化身“愤青”,受到负面信息影响也成为不良价值观的输出者。
思考与结语
“微时代”下人们的交往不断突破物理时空的限制,使得“地球村”的概念得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自由、便捷。但是,它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许多大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其出现人格异化的表现或倾向。因此,必须正确看待社交主体人格异化的特点,寻求解决大学生人格异化的实践手段。国家相关部门要把好关,净化网络环境,建设安全纯净的网络社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要及时更新素材,把握“微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交往呈现出的新特点,发挥好思政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突破传统思政课教育者单纯理论灌输的瓶颈,创新形式,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使大学生群体发自内心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注意大学生社会交往特点中呈现出的男女性别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接受正确理论的指导,养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使网络社会交往和现实社会交往相互补充,实现“真我”和“网我”的统一,实现自我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该文为西南大学第八届本科生创新基金项目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5350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