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时代企业教育培训模式“转型”初探

2016-12-30楠袁亚朋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培训开发部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鹏远工程处

大陆桥视野 2016年2期
关键词:慕课转型培训

张 楠袁亚朋/.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培训开发部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鹏远工程处



“慕课”时代企业教育培训模式“转型”初探

张 楠1袁亚朋2/1.国家电网管理学院培训开发部 2.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鹏远工程处

【摘 要】“慕课”时代下的教育培训,是基于网络建立学习平台,应用网络进行的一种在线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网络技术平台等构成全新的学习环境,即所谓的企业网络大学。现代企业网络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有E-Learning、远程教育和“慕课”(MOOC),其中E- Learning和远程教育已经被多数企业所采用,而“慕课”(MOOC)则是近两年在全球开始兴起、逐步盛行,并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甚至被喻为教育史上“一场海啸”。

【关键词】慕课;企业;培训;转型

一、“慕课”时代给企业教育培训带来深刻影响

“慕课”是一场学习革命,“慕课”风暴能够席卷世界各地,吸引成百上千万的学习者,这与它具有传统课程及其他在线课程无法比拟的特点密切相关。“慕课”学习的特点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大规模性。与传统教学只有几十或几百个学习者相比,“慕课”可允许几万人共同学习。二是开放性。“慕课”不依赖任何教育机构,对学习者没有身份限定,学习者即为教育资源的创建者和拥有者。三是自主性。正如“慕课”创始人斯蒂芬•党斯所言,“慕课”并没改变传统教育的游戏规则,而是进行了一种新的游戏,这一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性。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只有学习者完全自愿才能参加到课程中,而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也完全取决于学习者自身。四是聚合性。“慕课”的很多课程内容是通过学习者研讨、评论或链接其他网络资源的方式随时聚合增添,“慕课”的知识是在相互使用和传递中产生的①。五是交互性。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同伴互助行为和同伴评价活动②。“慕课”时代下的培训和学习具有很强生命力,给企业教育培训带来深刻变革。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并深入研究这种新型培训技术对传统培训业可能带来的挑战与契机。

二、“慕课”与传统教育培训优劣势比较分析

(一)相比较传统教育培训,“慕课”所具有的优势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的简称,它基于网络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学习和教学管理手段,相比传统教育培训优势在于:第一,实现大规模知识共享。企业“慕课”教育培训能够为企业中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个性化、标准化的学习内容,实现跨地域知识共享,且快速而经济有效。第二,有利于弹性化管理。企业通过“慕课”教育培训具有快捷性,通过优良的课件和平台技术,使知识迅速传递,及时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学员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培训效率。第三,降低培训各方面成本。传统的培训方式通常选定时间,将学员集中,聘请培训师前来授课。这样的方式既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此外,培训师一次可指导的学员数量有限,同样的课程需要重复讲解,也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慕课”培训和学习减轻了企业和员工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的负担,避免了脱产或半脱产培训方式的弊端。第四,提高学员主动性。“慕课”培训使各地学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学员可根据自身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员也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可快速建立起一个协作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学员、教师、培训管理者及其他相关人员联系到一起,随时提供在线服务,为学员解答疑难问题。第五,实现动态跟踪。“慕课”培训可对学员的学习行为与结果进行跟踪和管理,将学习内容与企业业务及学员岗位紧密结合,形成长期有效的知识积累。“慕课”培训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学习机制,快速提供关键知识,实现战略目的。

(二)“慕课”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培训

“慕课”学习和培训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但随着第一轮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退去之后,人们逐步回归理性。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和学习的方式,虽然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的互动等独特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慕课”学习培训缺乏了教师的深度参与,无法发挥教师专家现场引导、人格影响、研究方法渗透等优势,实际的培训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另一方面,企业进行“慕课”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企业人文等诸多方面。“网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重塑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定位,但在学员学习风格、认知建构等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界定。这决不是一套单纯的软件系统所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以系统思维通盘考虑,定位于应用和实施层面而不是简单的软件采购。

三、混合式学习,促进企业教育培训“转型”

(一)混合式学习的内容和层次

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习,但从广义来看,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包含了四个应用层次,分别如下:第一层次,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混合式学习概念的提出最早就是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即“E(ELearning)+C(Classroom)”的混合模式。当培训者认识到单一的E-Learning模式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时,开始考虑E-Learning与传统教室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取得好的效果。但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仍然是狭义上的混合式培训,从广义来看,混合式学习还包括更深内容和层次。第二个层次,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不再单一考虑线上与线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最终目的,混合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基于学习目标的混合式学习,既可能都是传统培训方式的混合,例如,课堂讲授与读书自学、研讨交流相结合的混合培训,又可能都是在线方式的混合,例如,通过网络虚拟教室学习与BBS讨论相结合的在线学习等等。因此该层次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整合式学习”。第三层次,“学”与“习”的混合。通过“习”将“学”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培训更高层次的目标。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等同于学习,而实际情况将“习”完全遗漏掉了,绝大多数面授或E-learning平台都只是“学”的层面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实际上,设计“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最有效的混合式学习。而这种混合式学习在设计上其实很简单,“学”与“习”的混合才是混合式学习的真正内涵。第四层次,学习与工作的混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又被称为“嵌入式”的学习或“行动学习”,这是混合式学习的最高层次。与其说是一种培训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学习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通过实践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企业培训的真正目的所在。但是,企业管理者在推动这个层面混合的效果并不理想,往往体现为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员工的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从多数企业的组织架构来看,教育培训部门很难推动这个层面的“混合式学习”,笔者认为在第三个层次,即“学”与“习”的混合上,教育培训者还有很大的空间,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在企业教育培训实践中的应用

企业将“慕课”学习与传统面授进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建立新型的教育培训模式,即混合式教育培训体系。混合式学习和培训是教育培训信息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种顺应时代发展的培训体系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全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习得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慕课”学习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育培训体系,并非一种全新的培训方法或学习理论,而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表面上是回归,实际上是按螺旋方式上升的一种体现。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在企业教育培训实践中,我们却很少看到成功应用的案例。要么混合的策略过于简单,达不到预期效果;要么混合的方法过于复杂,使项目难以有效开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企业教育培训从业者对混合式学习没有深入认识,未能把握其实施要点,特别是对混合式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E化”学习与传统学习混合的单一认识层面,从而很难制定有效的混合学习策略。

因此,企业所采取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应该与其培训体系、学习目标、课程模块、培训对象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教育培训实践的应用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区分培训对象。就企业领导干部的培训而言,在面向处级干部、后备干部等中层管理人员的中级培训项目中,达到应用、分析层面学习目标的培训居多,这类课程较适合以混合式培训的形式呈现,可采取混合式学习的策略;在面向厅局级领导干部等高层管理人员的高级培训项目中,达到评价、创新层面学习目标的培训居多,这类课程较适合以面授或研讨的形式呈现,可采用传统学习的策略。第二,区分培训目标。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常规技能、领导科学理论等内容,适合通过开发和建立网络大学相关项目,实现以自学为主的碎片式、网络化培训;对于较为复杂、时效性强、个性突出、需要研讨交流的培训主题,则适合开发针对专门对象和范围的专题培训项目。第三,在线知识库、学习社区等非正式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整个组织,满足各层级、各类班次学员的非正式学习需要。

企业教育培训,(这里的教育培训是广义的概念,包含相关的研究、咨询与培训事务等),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面临的难度大、问题多、任务重,形势变化快,复杂程度高,涉及领域广,因此需要满腔热忱地、不懈怠地、全身心地投入。理论的思考与实践的推动,也愈发重要。面向未来,我们明确地认识到:第一,企业教育培训的意义将比想象中大,培训要做的事情会更多,培训的领域将更加广泛,培训技术的发展必定突飞猛进;第二,企业教育培训的变革和转型是大势所趋,预此流者(陈寅恪),方能不被时代所弃;第三,企业培训者的观念永远需要是开放的,思维始终没有固定模式,知识储备无论怎样都是不足的。“慕课”时代下,企业教育培训之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何述荣,张营华.慕课时代下农民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5(4).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大学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慕课转型培训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转型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