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的设计
2016-12-29姚颖
姚颖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练习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切实发挥课堂练习的功效,使之能有系统性,基础性,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能从质量方面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需求,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的主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合理地设计课堂练习题。
一、课前练习,注意系统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联系性较强,新授前安排好与新知识联系较密切的练习,为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讲授“归一”应用题的复合应用题,我先安排了如下练习:①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做了多少套?②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75套,还剩多少套没做?③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75套,剩下的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几套?(随时变换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出示例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同学们一见这道题,纷纷举手来回答。在新课前安排练习的基础上解答复合应用题,学生既知道复合应用题是由几个相关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成,同时又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
设计练习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练习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各有重点。第一层主要以初步形成技能为主,练习时基本的单项的,带模仿性的,第二层以巩固技能为主,使学生把掌握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中去,此时练习可以反复进行,达到一定得熟练程度,第三层以仅能的发展为主,使新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旧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发展,此时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难度较大、较灵活的题目,这样既能体现习题的坡度,又能满足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需要。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其教学重点是:“一看”(看除数是几位小数),“二移”(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成为整数,再相应地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只列了竖式,先不要求计算的习题:0.36÷0.9;2.8÷0.07;2.8÷0.14;0.102÷0.51。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的练习就容易了。在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基础层次的练习,尝到了成功的欢乐。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也顺利完成了发展练习。这就能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达到智力的自我最佳发展区,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了,学习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三、增设开放,注意创新性
条件开放即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多余时,让学生在审题时,增设必要的条件或选用某些条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策略开放是指题目的解法并不唯一,结论不唯一,即解题策略是多样的。例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用一根长2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发现要算长方形的面积还缺少条件:它的长和宽,当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作一比较发现当长方形的周长不变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样促进了学生思维开阔性发展。
四、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
大量研究表明人们的创新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教材中安排了一定的实践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操作性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用2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学生觉得有难度,这时我就让大家动手操作,引导他们用小正方体教具摆长方体,结果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而且在摆的过程中很清楚地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顺利地解决了这道题。这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能明显看出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探索意识,而且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五、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出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更爱学习数学。
总之,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练习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切实发挥课堂练习的功效,使之能有系统性,基础性,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能从质量方面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需求,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