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粉外敷神阙穴治疗慢性组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2016-12-29李庆
李庆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1-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基于气流受限的持续存在的慢性进行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容易在感染等因素作用下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属中医“喘证”、“肺胀“等范畴,临床以慢性咳、痰、喘、胸闷或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外,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多兼有大便不通、腹胀、便秘之症[1]。肠腑以通为用,肺气以降为和,本研究应用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可清通肠腑,起到釜底抽薪、肃降肺气的作用,在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
选取2014年01月至2016年01月我院收治的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58例。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年龄最大80岁,最小58岁,平均(72.3±2.9)岁,病程最长17年,最短8年,平均(12.5±7.6)年;对照组年龄最大81岁,最小59岁,平均(74.6±3.8)岁,病程最长19年,最短9年,平均(13.4±6.9)年。两组患者病情轻重、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治疗护理方法
对照组 采用基础治疗:于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治疗,低流量持续吸氧1-2 L/min 。
治疗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具体方法:将生大黄粉用75%酒精调成糊状,填敷于脐窝,外用敷贴固定,每天更换。疗程为7天。
2.2观察指标
① 症状:咳嗽、咳痰、喘息、腹胀、便秘的症候积分;②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在治疗7d 后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喘息、腹胀、便秘)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3.2两组症状缓解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
治疗组症状缓解天数比对照组少了2.2天,而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比对照组少了2.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讨论
痰热郁肺型AECOPD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为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素有蕴热,邪热胶结于肺至气道壅塞,肺气宣降失调发为咳嗽、喘息;邪热灼液成痰,而咳痰黄稠;当肺失清肃,致大肠传导失司,故见腹胀及大便秘结不畅,而大肠腑实热上迫于肺,则进一步使肺气不降,二者互为因果而成恶性循环[2]。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胃肠的胀气使膈肌升高,阻碍呼吸运动,因而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故通腑降气为其治法。
由研究结果表2,3可见,大黄粉外敷神阙穴后患者咳嗽、咳痰、喘息、腹胀、便秘症状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快,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大黄性寒凉,味苦,有“除邪气而不伤正气”的特色。古时认为大黄入血分,泄热凉血,凡温病、热结于中、二便不通皆可用大黄。乙醇为百药之先行,其性峻烈疾速,通血脉、行药势,可使中药吸收加快、作用增强,从而明显提高疗效[3]。脐窝正中为神阙穴,与十二经络密切相关。该处表皮角层最薄,药物外敷具有敏感度高和渗透性强的特点[4],将生大黄粉敷于脐部,有效物质可通过脐部经络循环到达病灶,起到加快胃肠蠕动的作用。
本次观察显示患者咳嗽、咳痰、喘息、便秘、腹胀等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P< 0.01),且观察组主要症状缓解天数及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大黄粉外敷神阙穴能有效缓解AECOPD患者主要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于雪峰.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治慢性阻寒性肺疾病探析[J].光明中医,2009,24(5):847-848.
[2] 屈毓敏,张蕊.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7):89-92.
[3] 吴巧媚,郑静霞.大黄粉脐疗对AECOPD 呼衰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影响的研究[J].辽宁中医,2013,40(1):95-97.
[4] 王桂玲.中脘穴的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2003,22(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