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又给农民送上“大礼包”

2016-12-29

农家书屋 2016年2期

春节前夕,新华通讯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就是人们俗称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中共中央发出新世纪以来第13个一号文件,强化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措施,对近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不啻为是给亿万农民又送上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礼包”。

回顾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四个一号文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够连年有提高,农村社会能够旧貌换新颜,新时期的农民问题能够解决得称心如意,归根到底是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指引的结果。大量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中央的一系列一号文件,为在新常态下稳步发展国民经济,为在农民占大多数的人口大国自觉破除二元社会结构,为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

一号文件年年发,具体内容有不同。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统领下,在发展理论和对实践的指导上有坚持,也有创新。所谓坚持: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二是坚持全民小康的发展目标;三是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四是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所谓创新:首次提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首次提出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推动;首次提出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首次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四个坚持”和“六个创新”,就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髓。

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农民送上了超常规的硬通货“大礼包”,主要有: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总量有增加;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主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把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入地方预算,中央财政给予差异化奖补;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用三年时间,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开展重要农产品价格目标保险;适当提高土地的农民集体和个人分享的增值收益……

“雨水”时节已过,“三农”的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