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构建

2016-12-29孙广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孙广丽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构建

◎孙广丽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成为开拓就业渠道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在课程体系中以此纳入不同的创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创业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成功。

为了培养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取得成功提供帮助。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与创新密不可分。创业与创新密不可分,创业教育需要为社会创造经济利润就需要进行创新,创业过程本身充满了各种创新。创业过程中,传统行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已经相对稳定,创业活动要想获得成功,进行创新必不可少。因此,要打破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乡隔离的局面,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创业教育要富有层次性。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分层次风阶段实施,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分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渐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现状

教育理念存在偏颇。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认知层面上的技能,而且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自觉主动使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取得创新创业的成功。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并未形成正确的认知,只是简单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心设置为学生创业技能的提高,使得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局限于创办个人企业或者公司。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因为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起步较晚,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指向性,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识记了简单的概念,其创业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包含创业典型案例的分析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基本模块,在教材选择方面过于空泛,使得学生无法对于课程形成正确的认知,课程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重视知识的讲解轻实践操作。创新创业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认知层面对于创新创业活动有更科学全面地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由于传统的高等教育重视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方面并没有获得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重视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而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多,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发现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能够改变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和思维,寻求全新的个人发展路径,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并未重视学生的具体学情,创新创业课程并未覆盖全体学生,而只是面向部分学生的精英课程,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初衷。

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高职院校差个内心创业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应该包括创新创业意识、心理素质、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这四部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开设创意思考和创业文化等活动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树立创业的信心,为之后的创新创业做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如果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无法获得创业成功的,针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设创业心理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备过硬的创业心理素质。创业知识的培养是创新创业的核心所在,创业者需要具备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团队建设、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高职院校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中需要运用到的基本知识;开设“差个你也法律”课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法律知识和相关政策,在创业之前掌握合同法、经济法、税法等基本的法律知识。创业过程中的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问题,创业初期,团队的成员较少,主要任务是寻找创业机会,开拓市场和赢得效益,开设市场营销和项目运作与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团队的逐渐壮大,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如何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开设团队合作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团队沟通的技巧。

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应该采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鲜活的实例在做中学,增强学生的创业激情。

通过第二课堂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开办跳蚤市场,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业;将创业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拉赞助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邀请知名企业家或者校友为学生开设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见习或者实习,引导学生对企业产生实践认知,让学生了解创业活动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认识到创业活动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增强校企合作,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项目的方式交给学生进行研发,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能培养一批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人才。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批具有创业激情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创业人才。高职院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按阶段分层次进行教育培养活动。

(作者单位: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