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发展

2016-12-29本刊编辑部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三农金融

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发展

如果说农村是梦想的沃土,那么金融正是其源头活水。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最为薄弱的环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是金融覆盖的“半荒地”。这里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却面临供给不足;对发展的渴望强烈,却出现了经济“空心化”。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管,对农村地区的供血明显不足。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指出,自2014年,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三农”领域金融供给严重短缺。

如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崛起,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金融业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对信息的整合,打破了传统金融模式时间、空间、成本约束,对创新金融模式和服务、完善金融市场、推动金融结构性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在国家政策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强调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在农村金融前面加上“互联网”的要素,更是对原有农村金融模式的一次重构。

面对超过3万亿元的金融缺口,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片蓝海将出现在农村。这片农村金融“新蓝海”,正不断吸引着各类企业和资本进入。阿里、京东、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各路资本、机构相继奔赴农村开发新市场;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也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纷纷加大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投入,全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互联网企业、农村金融机构跨界竞争,将提升农村互联网金融覆盖程度。

不过,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局限性。大力推进农村发展互联网金融,虽然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但是,现阶段还存在一定困境。主要体现在较多农村居民对金融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互联网金融服务更是存在信任和适应问题;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智能手机普及率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农村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有四个基本的逻辑发展过程。一是推动农村移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农村移动互联网金融,完善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大力发展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服务;二是加强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意识教育,使农户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三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为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运作承载的生态圈;四是在培育农业产业链的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各环节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积累信息,形成大数据体系。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三农金融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