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6-12-29于建国
◎于建国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于建国
现阶段,在高校的拓展过程中造成了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但是在时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高校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的工作压力问题。因此高校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重视,根据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本文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有效的完善相关工作。
在社会就业形势不断拓展的今天,出现了众多大学生就业难点问题,作为高校首先要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有针对性的开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的缓解社会压力,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为新常态。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梳理、发现,通过资源整合,及时将高校毕业生问题进行解决。
现阶段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现状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问题,此种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因此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了解:
高校对于毕业生的相关信息没有全面统计。信息统计可以对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状况进行全面掌控,可以保障高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大部分毕业生的信息统计还是在校期间的相关统计,在学生离校之后,没有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这就导致了人社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联系,不利于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政策落实问题。虽然,我国针对大学毕业生出台了很多的就业创业政策,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频频出现政策落实未到位情况,在校大学生不了解当前的就业创业政策,同时对于高校政策宣传不到,无法使毕业生理清未来的就业方向,造成了不能有效的缓解自身的就业压力。
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针对现阶段,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要从以下几点开展相关工作:
开展实名登记。高校应配合人社部门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由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毕业生离校前将准确信息移交人社部门,实现毕业生离校与市场的无缝对击,并建立联席跟踪制度;同时,人社部门要将其纳入到失业登记中,要提高对农村与城镇毕业生的重视,将登记的相关信息返回到户籍所在地,经由人力资源机构对其进行实名登记,以便日后跟踪了解;对学生的就业发展以及个人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不同的状况对提供有针对的社会服务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此同时要及时更新相关信息,与学生保持联系,提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整体内容与质量。对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档案问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免费的托管,将相关流程简易化,在根本上增强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推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到小微企业进行实习;同时要提供一定的劳动保障。
加强职业指导工作。要对登记的相关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可以通过对高校组织相关政策宣传会,使学生了解现今就业形势,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招聘会议,增强学生对人才市场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管理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对其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岗位的应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的方式缓解学生的自身压力,使学生了解自身优缺点,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
综合市场状况,提供相关就业信息。要提高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的重视,通过对本土的优势产业、新型产业以及服务产业相关岗位信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性格等方面有针对的提供岗位信息,定期组织开展高校招聘活动,向大学生群体提供优质的岗位信息,提高其就业率。
增强创业意识的重视。大部分未就业的毕业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希望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创业。因此,人社部门要携同高校通过鼓励政策的方式,积极有效的推动大学生的创业事业,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创业课程培训、融资服务以及扶持政策等,全面的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提高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
加强重点扶持工作。对于因为残疾以及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要将其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通过相关福利岗位的推荐以及企业岗位的人才推荐等方式,解决其问题;对于残疾大学生可以与残联共同开展工作,提高残疾大学生的就业率。
开展相关岗位实习,人社部门以及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实习基地,通过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提高其就业率;可以通过企业提供一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全面了解自身问题与优点,综合岗位需求进行及时调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组织定期职业培训。针对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要综合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实际需求,对学习进行专业指导,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根本目标。在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可以迎合当地的企业经济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将实际发展与学生需求有效的融合起来。
增强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人力资源市场有着较高的流动性,其工作的复杂性也相对较高,因此要通过恰当的监督,提高对其管理;对于人才招聘过程中存在的欺诈行为要进行严格处理,对于存在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歧视要进行及时纠正,保障未就业大学生的自身劳动权益。同时要提高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规划计划,要有针对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存在的人才服务问题,并对有就业意愿、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及时联系与追踪。
综上,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资源,因此,高校以及人社部门要通过努力提高对大学生指导工作的重视,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全面充分的发挥大学生的自身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对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进行及时梳理,对于离校未就业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要通过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提高对其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这样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稳定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劳动就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