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研究
2016-12-29劳国炜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劳国炜/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研究
劳国炜/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摘 要】本文以北海外沙龙母庙会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剖析其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关键词】北海市;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
广西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境内世居着壮、瑶、侗等11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民俗节庆,随着经济全球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广西民俗节庆的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开发的方式来实现民俗节庆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是旅游开发。本文以广西典型民俗节庆活动北海外沙龙母庙会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开发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其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西众多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促进广西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北海外龙庙会概况
北海市外沙龙母庙相传在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建成,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海外龙母庙延续和传扬了当地渔民一百多年以来的龙母文化信仰和海神信仰,庙会活动展示的仪式程序、游街表演、舞龙舞狮、鲜明的民俗服饰以及各式各样花轿花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海市独特的民俗信仰和民俗文化,极具保护与开发价值。2010年广西北海“外沙龙母庙会”申遗成功,成为广西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沙龙母庙会的主要活动有:农历正月十五做平安、十六许福(意为“开海拜庙”“祭海”),其主要内容是祈求龙母娘娘等诸神给北海外沙出海打鱼的渔民以及百姓更多庇护,让出海的渔民能够满载而归,在家生活的百姓能安居乐业。接下来的活动还包括:二月初二的社王诞(头)、二月十九的观音诞、三月初三的北帝诞、五月十二的关帝诞、五月十八的龙母诞、八月初二的社王诞(尾)、十二月二十六的还福活动,其中以正月十五做平安、十六许福、农历五月十八的龙母诞、十二月二十六的还福活动最为隆重,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的还福活动最热闹[1]。
2.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2.1.旅游开发取得的成效
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是一项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目前,庙会资源虽尚未进行系统的旅游开发,但由于其独特的祭海文化、游街习俗,每年的庙会活动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看。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政府对外沙龙母庙会活动的开展及宣传做了不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庙会活动的顺利展开,提高了庙会的宣传力度,扩大了庙会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参加庙会活动。当地居民表示近几年庙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参加庙会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14年参加庙会的人数达到两千多人,游客主要来自周边的乡镇,部分游客来自外省,庙会活动为期两天,场面十分热闹;2015年,由于天气原因,参加庙会的人员只有一千多,但是庙会的活动照常举办,其中北海市记者团组织采访活动,加强庙会的宣传。近年来,外沙龙母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就当前的发展规模而言,外沙龙母庙会的旅游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
2.2 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2.1.旅游产品单一,参与体验不足。
北海外沙龙母庙会属于一种非物质文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重在挖掘其文化内涵,凸显其民俗特色,彰显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真实性,让旅游者深刻的了解其文化内涵,引起旅游者的认同和共鸣,以此来吸引旅游者[2]。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开发出系列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真正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当前北海外沙龙母庙会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旅游产品较为单一,旅游产品之间也未进行整体联动,没有整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如北海老街就与龙母庙相离不远,但是外沙龙母庙会与北海老街之间却没有进行联动开发,单一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强。此外,由于当前游客只能远远的欣赏庙会或者仅参与庙会后期的庆祝活动,对庙会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且参与体验性不足,导致游客对庙会活动的满意度较低,制约着庙会的进一步发展。
2.2.2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没有资金的支持,开发也将举步维艰。在实地调研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经费有限是制约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活动主要由民间自发组织开展,活动经费也是由居民募集而来,用于举办几天的庙会活动已经捉襟见肘,显然难以进行进一步的旅游开发工作。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可知,目前龙母庙会仅有一个龙母庙用于供奉神灵和一个活动场地用做庙会祭祀、晚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其余各项配套设施均不齐全,如餐饮、住宿、服务等,没有专业的旅游接待服务场所,没有高档的酒店,缺乏大型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等,单纯依靠当地居民自发接待,休闲娱乐设施不足,有限的接待能力难以满足旅行团的需求,整体接待水平偏低,进而阻碍了当地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严重制约着北海外沙龙母庙会的旅游开发进程。
3.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对策
3.1.整合当地资源,开发组合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型概念,是旅游各要素的综合,更是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北海外沙龙母庙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当地影响力较大,而且北海外沙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较丰富。因此,在对北海外沙龙母庙会进行旅游开发时,需要整合北海当地的旅游资源,利用其它知名景点的影响力,进行合理旅游开发,设计出一条组合旅游线路,让旅游者在欣赏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还能了解深厚的历史文化,逐步扩大外沙龙母庙会的知名度,这必将会成为北海旅游的新亮点。具体来说,可将龙母庙会活动与风景优美的北海银滩、古香古色的北海老街等旅游资源相结合,把北海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起来,开发成组合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实现了资源之间联动发展的目的,还能够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增加游客的体验性,提高游客满意度,有利于实现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的长远发展,完善北海旅游格局。
3.2.深挖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体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求知、探异的消费需求,而体验性旅游则越来越受旅游者青睐。体验性旅游产品强调以人为本,以游客体验为核心,以旅游者的参与为前提[3]。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心理需求,激发旅游者体验异域文化的出游动机。因此,在对北海外沙龙母庙会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深入挖掘庙会文化内涵,将庙会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同时要注重庙会旅游产品的参与体验性,要做到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庙会龙母文化的魅力,体会庙会祭海仪式的独特意境。如在庙会的“祭海活动”“金猪游街”“舞龙舞狮”等过程中,可让游客在了解相关规则与禁忌的情况下,让旅游者参与到祭海、穿当地特色服饰游行、参与龙母祭拜仪式等活动中,以使其能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深入了解龙母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3.3 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充裕。
当前,资金缺乏一直是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可知,庙会活动举办的资金完全由当地居民自行募集,这显然不利于其保护及旅游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是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首先,政府方面要加强对北海外沙龙母庙旅游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次,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对龙母庙会进行旅游开发,包括投资、赞助、冠名开发等多种形式;再次,要鼓励遗产所在地居民通过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最后,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实现有限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3.4.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实现全面快速发展,不仅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必不可少。目前,北海外沙龙母庙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住宿、餐饮,服务等不符合旅游者的要求,难以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因此,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应该着重考虑建设符合旅游发展需要的停车场、凉亭桌椅等休息场所以及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努力营造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建设现代星级酒店和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宾馆,满足旅游者的住宿要求;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海鲜美食和独特的传统民俗美食,满足旅游者的餐饮要求;适当增加参与性娱乐设施,增强旅游者的参与体验,提高其旅游的整体感受。
4.结论
北海外沙龙母庙会作为广西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历了180多年的传承发展,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笔者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现状的,进一步提出北海外沙龙母庙会旅游开发对策,即整合当地资源,开发组合旅游产品;深挖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体验;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充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凤娇.北海外沙龙母庙龙母诞调查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2014(1):9-12.
[2]陈炜,陈能幸.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以壮族嘹歌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24(3):97-99.
[3]刘小泉,王伟年.体验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0-16.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社科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13FTY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劳国炜(1987-),男,广西合浦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经管系教师,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