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分析

2016-12-29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陈亚楠付桂彦

财会通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管理部行政资产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陈亚楠 付桂彦



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优化分析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陈亚楠付桂彦

近年来,国家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力度,行政事业单位无论在总资产额,还是净资产额方面都较过去有了飞跃式提升。数据显示,我国2009-2013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投资总额呈现持续攀升态势、数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虽然总资产额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但受限于旧有的行政管理观念,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乏风险管理意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处理的事项具有很高的重复性,因此,在处理业务时基本依靠过往的经验,有些业务即使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沿用旧有的处理方式,受限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属性,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都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一旦出现风险问题,也没有能力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国家资产受到损害。

二是管控方式刻板。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管控方式僵化刻板,具体内容包括:由资产管理部负责对单位所有资产进行统一监管;由内审部负责对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由财务部对资产账目进行记录与核销。很明显,这种管控方式不但不连续,而且非常片面。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也缺乏具有良好素质的资产管理团队,相关岗位员工即使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能,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出现疏漏,导致单位的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三是控制机制不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的内控模式是从企业内控模式发展而来,自然会存在一些不具可行性或者可操作性的地方,使得内控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实施了内控管理,但收效并不理想,内控主要还是停留在对会计的控制方面,对财产的控制涉及很少。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很多资产管理工作完全不具目的性,白白浪费单位资源;更有甚者,只是在会计账目中简单记录了资产的价值与入账日期,没有进行任何入账后管理,令资产价值沦为“死数”。

四是信息系统不完善。笔者调研发现,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觉得有会计信息系统就够了,不需要再开发资产管理系统,所以只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进行简单的资产入账、计提折旧、处置等会计操作,并未对资产的实际管理进行任何形式的记录与跟踪,导致部分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但单位管理者却完全不知情,严重降低了国家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社会服务质量。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应从以下各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一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1)风险识别。资产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包含很多层次;每个层次在执行具体管理措施时,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出现造成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做好各资产环节的风险识别工作,通过观察、分析各管理环节是否出现异常来识别其可能存在的风险。(2)风险应对。资产管理部在识别出风险之后,要深入分析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并根据风险属性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此外,还应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让他们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任何决策时都先考虑可能存在的风险,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3)风险监控。风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行政事业单位绝对不能中断对风险的监控,要留意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具体到资产管理,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根据监控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第二,及时发现新风险或者以前识别过程中被漏掉的风险,保证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二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1)明确考评主体。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组织比较复杂,资产管理工作分散于不同的部门,资产管理部作为统一管理部门有时会将管理责任部分划分给其它职能部门。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时,必须明确考评主体,既要保持考评主体的独立性,又保证考评主体确实负责了所考评的资产管理工作。(2)设置绩效考评标准。首先要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不但要考虑资产的共性,还要考虑各考评主体管理资产的特殊性。应重点关注两类指标:第一,通用指标,也就是对任何考评主体都适用的一般性指标;第二,专用指标,也就是针对各考评主体而设置的针对性指标。这两类指标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绩效考评的全面性,还能提升其针对性,从而保证考评结果的有效性。其次要区分不同资产类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分为经营性与非经营性两大类,应对它们分别进行考评。主要原因在于,经营性资产是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获取财政拨款之外的经济收入的方式,当然是在国家允许范围内投资的;而非经营性资产则是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而投资的,因此,其不具有增值性,在考评时不引入盈利性财务指标。还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提升各考评主体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及时发现它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整改措施,提升单位资产管理效率。

三要完善内控体系。(1)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资产管理手段,能够在源头上规范资产管理工作。预算责任主体在编制预算时,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部应参与其中,与其共同商讨如何安排资产配置使其既满足单位的运营需要,又不至于占用单位过多资金。另外,编制的预算要得到资产管理部与财务部的审批之后,才能执行;预算一旦执行,如果没有发生单位列明的特殊情况,绝对不允许修改,即使预算责任主体出现了实际支出偏离预算的情况,也只能通过内部调整来修正,不可以擅自修改预算。(2)收支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置不同的收入与支出管理部门,并根据职务不相容原理设置岗位人员,避免资产收支管理过程中出现舞弊或者渎职情况。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建立严格的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为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设置相应的审批权限,绝不允许越权审批,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3)采购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各部门的资产需求与预算编制安排资产采购工作;另外,还应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情况与单位的资金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以及支付方式。同时密切留意资产市场的动态以及国家对采购政策的调整方向,并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采购计划,保证采购活动的经济性与有效性。对于那些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采购项目,应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这样不但能够提升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与公平性,还能提升采购效率,帮助单位采购到综合性价比最高的资产。资产交收后,资产管理部要做好验收工作,除了认真核对采购订单与实收资产的一致性之外,还要查看资产的检验报告与合格证明等;检验的过程中,发现资产与订单不一致,或者资产没有附带权威的检验报告,应该拒收资产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后续处理。(4)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作用还仅限于储存与统计数据,并没发挥出任何资产管理效用。行政事业单位应提升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性,除了对常规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外,还应设置资产存量统计模块,这样在进行资产总量统计时,只需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的功能,系统就会自动统计出当前单位的资产存量,从而大大减轻资产管理部的工作量,提升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使用信息系统对资产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其不但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还要对整个系统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并大致掌握系统后台计算的原理。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做到:第一,定期组织资产管理部以及相关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系统操作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系统操作能力;第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资产管理工作沟通,以保证系统数据的有效性与及时性。(编辑陈玲)

猜你喜欢

管理部行政资产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应急管理部老年大学学员作品欣赏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当好守夜人 筑牢安全线——人民日报专访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
韩正 扎实推进应急管理部机构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