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有可能我想一直待下去
—— 记苏州德威国际学校校长约翰·托德

2016-12-29杨美萍

国际人才交流 2016年3期
关键词:德威托德约翰

文/杨美萍

如果有可能我想一直待下去
—— 记苏州德威国际学校校长约翰·托德

文/杨美萍

约翰·托德(左二)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书包和文具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校长约翰·托德(Briton John Todd),在英国和国际教育领域已经工作了20多年,他总是跟3个女儿开玩笑说自己20多岁。

这句话也不全是玩笑,因为20多年前,约翰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也因此走上了新的人生轨迹。

因伤退伍 改行教育

20多年前,约翰曾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并在军方的资助下读上了大学。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次训练中,约翰不慎伤了膝盖,不得不在21岁就成为一名退伍军人。风华正茂的约翰并不甘心从此就靠着养老金度日,“因为我很喜欢和孩子们打交道,那时我就想,去教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就这样,完成大学学业后,约翰在英国的一家小学开始了自己的第二项职业,并渐渐发现越来越喜欢教育,“自觉还挺在行的”。

“它给了我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也让我有机会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我很享受这一切。”约翰说。

这个职业还为约翰提供了很多国外的工作机会。事实上,在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大部分是在国外度过的,且履历堪称辉煌。

1996年,约翰远赴新加坡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任职,并参与创立小学部,成为主管小学部的副院长。3年后,他又前往肯尼亚,担任内罗毕一所中学的校长。两年后约翰的目的地是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一所学校,在职期间,他将学生的人数翻了倍,并建立了一个新校区。2007年,约翰则带领卡塔尔一所国际学校,花了5年的时间将学生人数从65人增加到850多人,校区增至3个。

渴望挑战 来到苏州

2012年,在和英国德威国际学校接洽后,约翰得到了担任苏州德威国际学校第二任校长的工作机会。

此前,约翰只在新加坡履职时在北京转过机。除此之外,他从未涉足中国,对苏州更是闻所未闻。但在中东待了5年后,约翰渴望新的变化和挑战,而具有近400年历史的德威颇让他心动,因此欣然接受了这份新工作,开启在中国的新生活。

约翰的妻子薇琪也一起来到了苏州,如今她在德威大龄儿童部教英语。他们的3个女儿,克里斯蒂娜、伊莎贝拉和加布里埃尔也都在德威就学。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来的时候是春天,这里到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美极了。”约翰至今对苏州的第一印象还历历在目。

苏州德威国际学校的情况也让约翰很满意,不像此前在卡塔尔服务的学校那样简陋,苏州德威实力雄厚,秩序井然,学生们都来自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外国精英家庭,行为表现不俗,学习成绩优良。

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德威创办于2007年,如今拥有来自40个国家、950多名2岁到18岁的学生,韩国、美国和英国学生占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英国和国际教育教程,学生毕业后基本上会在国外或中国香港的知名高校深造。

由于采用的是国际教育教程,苏州本地学生如果就读德威将难以应付中国的高考,因此学校目前只招收外籍学生,除非当地学生能得到苏州政府的特许。但目前尚未出现这样的特例。

政府支持 效率真高

约翰认为,在苏州这样一个拥有越来越多外国人口的国际化都市,建立像德威这样的国际学校,为他们提供国际化的教育机会很有必要,“我也很高兴看到当地政府对此予以高度支持。”

“我们和当地的很多部门打过交道,签证中心、税务部门、教育部门,等等,我发现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总是不遗余力地在为我们提供帮助。”约翰说。

“作为一家国际学校,拥有100多名外籍教师,其实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我们在这儿的工作其实有很多难点,但只要我们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和他们一起一步一步来做,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其实我在这儿自始至终都没碰到过什么真正的大问题。”

约翰表示,截至目前,德威已经引进了25名外籍教师。“很多人可能觉得为这些教师办理工作签证和相关手续会非常繁琐,但园区政府有非常详细的申请指南。根据指南操作,每位教师的手续流程不会超过1个月。”

“园区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从未遇到工作被拖延的情况,我也经常听到园区内的其他学校和公司称赞他们的工作效率。”约翰说。

约翰还发现,苏州当地的学校和德威也有很深的合作。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也进一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德威国际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曾多次参观当地学校,体验中国式教育,并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帮助。而中国学校的师生也被请到德威,感受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并帮助德威学生学习中文。”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威,中文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为此学校还聘请了10多位中文教师。而让约翰觉得欣慰的是,学生们的中文成绩都不错,“我女儿们的普通话就说得比我好多了。”

注重学习 兼顾修养

虽然在苏州德威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约翰对自己的三大成就引以为傲。

首先,师生树立了以学习为主的教育理念,“学校就是一个以学习为首要任务的地方。”

当然,约翰所谓的学习并非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强调智力发展和个人修养同步进行。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体育、音乐、美术和戏剧等,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项。另外,学校在课余活动方面的投入也不亚于专业课程。以音乐为例,学校每年都会邀请著名的音乐家到校表演和指导,让学生们受到最好的艺术熏陶。

“我们的学生都很喜欢课外活动。比如我的女儿们,她们几乎什么都想参加,但毕竟精力有限,我让她们只能选一项。”约翰说,“其实选择与放弃也是她们必须学习的人生功课。”

约翰表示,这些课外活动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艺术修养,平时的训练、表演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对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都有很好的提升。

让约翰自豪的第二项成就是,德威落成了一个高年级校区和一座宿舍楼,而学生的人数也从2012年的750人增加到了逾千人,未来还有望继续增加。

约翰最近的一项举措是在全校范围内的室内场所安装了空气净化系统。数据显示,2013年底,苏州曾有连续8天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随后约翰就和学校的管理层酝酿安装空气净化器事宜。一开始,他们花了15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数百台移动空气净化器,放在每个教室内。之后,他们又花了300万元,安装了由电脑系统控制的空气净化系统,覆盖全校所有的室内场所,包括教室、办公室、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等。“这些设备确实很贵,但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我认为值得。”

作为一名校长,约翰的工作其实特别忙碌。在管理整个学校之外,他还要招录新的教师,有时还要回到英国去面试应聘者。此外,他还要经常与学生家长会面,鼓励家长多参与孩子在学校的活动,“对外国人来说,学校往往就是他们生活社区的中心,我们希望这些家庭在我们这里感到快乐,并有机会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来。”

现在有些家长跟约翰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有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问题,往往不是找老师,而是直接打电话或写电子邮件给他。这虽然加重了工作负担,但约翰很乐意和家长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约翰·托德近照

约翰也非常热衷公益活动。他曾拜访当地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为孩子们送去书包和文具;他也曾和德威学生家长一起为一名在苏州医治白血病的2岁女孩捐助10万元医疗费,“慈善活动也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当然也希望他们在有能力的时候,能够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因此,现在让他们耳濡目染,让他们觉得帮助他人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是非常重要的。”约翰说。

期待未来 长留苏州

繁忙的工作之余,约翰一家少有时间对这座城市深入地了解。“我们会尽量挤出时间到处看看,但孩子们的体育活动真是太繁忙了。我的两个女儿是学校游泳队的,她们每周还要去上海4次,学习花样滑,所以我们每周有4天要在苏州和上海两地跑,我对上海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苏州了。”

不过,约翰应该还有时间慢慢了解这座具有深厚历史和现代气息的城市,“我至少还要在苏州德威工作两到三年”。

“我希望能在德威工作更长的时间,他们为我提供了很多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我的孩子们在这儿受到很好的教育,她们也都很喜欢这里。只要她们满意,我就会一直在这里待下去。”约翰表示。(苏州市外专局供稿)

猜你喜欢

德威托德约翰
Todd’s New Friend托德的新朋友
约翰·科林斯
论《纳粹高徒》中寄生关系的独特性
第三届“嘉德威”杯全国青少年钢琴大赛圆满闭幕
新电源
“嘉德威”钢琴故事
“嘉德威”钢琴故事
“嘉德威”音乐故事
让孩子买单
风筝终于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