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绿色福祉厚植在巴山蜀水

2016-12-29裴佩

四川党的建设 2016年8期
关键词:全会四川绿化

·文 本刊记者 裴佩

将绿色福祉厚植在巴山蜀水

·文 本刊记者 裴佩

7月27-28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绿色发展”是这次全会重要的关键词。

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总体部署。可以预期,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绿色发展”将成为四川未来跨越发展的重要基调。

理念:将绿色作为全川的底色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动绿色发展,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将绿色发展理念植根干部群众心中,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四川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全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发表了重要讲话,用大段篇幅阐述了关于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万里长江在四川留下了最长的印迹,让四川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为我们涵养了2.61亿亩的广袤森林。此外,她还是全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地区,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特殊恩赐,必须倍加珍惜,世世代代传承、守护好这份宝贵财富。”王东明书记强调。

“四川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树多一棵,进入长江的泥沙就能少一点。”全会上,省林业厅厅长尧斯丹给出数据:四川的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1亿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出台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四川省雾霾污染防治办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护,壮士断腕化解落后产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坚决守护绿水青山。

“推进绿色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从过度重视GDP的传统发展观念中跳脱。”不少与会代表都有类似观点。全会提出,要推动发展观念向生态优先转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正成为我省回应时代命题的创新实践。

行动:生态优先永续发展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绿色经济支撑绿色发展,这是四川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撑点。

全会提出,要推动产品供给向优质环保转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要推动生产方式向节约高效转变,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近年来,我省超前部署、强力推进,做好“加减”两道题,持续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以最严厉的举措防治污染。

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我省先后启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继续实施石漠化岩溶区治理和天保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

减少环境破坏。“十二五”期间,四大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减排量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去年底,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降低1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0.9%,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一加一减,让绿色四川更加美丽。

森林更多了!近3年来,全省造林2706.5万亩,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分别居全国第三、第四位。

水土流失减少了!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减少水土流失1亿吨,固定碳量7542万吨,涵养水源864亿吨,相当于86个大型水库蓄水量。

生态旅游产业崛起了!上半年全省实现生态旅游直接收入374.8亿元,同比增长16.4%,年内将突破750亿元。

绿色生产方式生根发芽了!2013年至2015年,全省累计关停小煤矿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264户,四川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左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建起了!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打造蹄疾步稳。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快马加鞭。

分组讨论会场。图/廉钢

战役:坚决守住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以绿色理念推进绿色经济转型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不容忽视的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以川西高原地区甘孜州为例。甘孜是四川省土地沙漠化趋势最为严重的区域。全州沙化土地974.4万亩,超过全省总量的七成。甘孜州是全省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区重合的典型,全州贫困人口多达40余万,形成了“过度放牧-土地沙化-草场减产-农户贫困-过度放牧”的恶性循环。

针对问题,把脉开方。去年11月起,省林业厅分两批组织省林科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团队对绿化甘孜进行调研指导,明确2016年-2020年间,甘孜将治理沙化土地300万亩,绿化道路507公里,其他地区造林16.5万亩。如今,州财政已安排下达绿化资金1.6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下达防沙治沙资金2.6亿元。

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对此深有体会:去年当地启动全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全面限制矿产、水电开发,经济发展并未因此放缓。“去年,稻城没有挖一粒金,也没新建电站,但生态好了、游客多了,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首破亿元,是2010年的10倍。”

如今,四川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三大战役”,重拳出击,防污治污。新一轮绿化美化热潮在巴蜀大地蓬勃兴起。

成都主城区,通过城市中轴线、水系、道路以及生态用地构成基础骨架体系,以重要景观点(节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特色街巷为集中展现点,构筑“一轴一区一带、五环七河多廊、园巷点网密布”的总体绿化美化布局。

资阳市拟用3年时间推进森林城市建设、通道绿化、水系绿化、产业绿化、集镇村庄绿化、森林精准提质和森林资源保护“七大重点工程”,实现城市、集镇、农村“三位一体”全域绿化,林网、水网、路网“三网同建”,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造”,最终把“绿”字做足,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1%以上。

东坡故里眉山,全市新增绿化面积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08个百分点,达到48.08%,比全省高出10个百分点;城乡绿化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50.81%;两区四县“一城一水体湿地”全面建成,水域面积达550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8%,是全省占比的3.4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下旬,全省完成营造林502.65万亩,为省政府下达600万亩营造林目标任务的83.8%,同比增长56.4%,其中人工造林306.64万亩,同比增长81.2%。

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还有赖于方式方法的转变。全会提出,要推动治理方式向依法治理转变,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内江市市长任晓春建议,“要提高破坏环境者的违法成本,尤其是经济上的处罚要有‘痛感’”。“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让我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时有本明白账。”广元市委书记王菲说。

愿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绿色GDP,更是让民众得实惠。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相融共生,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广大川人的美好愿景。

全会提出,要推动城乡建设向和谐相融转变,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家园。城与乡和谐相融的表述,让资阳市市长陈吉明眼睛一亮,“乡镇夹在城市和农村中间,过去在城乡建设中常常是‘被遗忘环节’。”

他说,因人口集聚,乡镇成为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生态“短板”。之所以如此,源于“形”和“神”的缺失——一方面城乡建设失衡,撑不起绿色发展的“形”;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活方式没有形成,聚不拢绿色发展的“神”。

如何才能“形神兼备”?就“形”而言,全会提出,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加快建设美丽城镇,让城镇生活更加贴近自然生态。

遂宁市委书记、市长赵世勇介绍,近年来当地为保障生态功能区建设,婉拒逾60个环境不友好项目。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倒逼遂宁率先转型发展,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

就“神”而言,全会提出,要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全社会都要动员起来,大力开展绿色健康生活行动,把绿色低碳理念渗透进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才能让绿色发展可持续。”与会代表有这样的共识。

理念、行动向“绿色”转变的过程中,政府起到的作用也很重要。全会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推进绿色发展负总责,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省环保厅厅长姜晓亭认为,政府不仅要“管”,更要“引”,引导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和知识,引导企业在环保产品上攻关。成都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表示,将通过提供绿色公共服务助推转变。到2020年,成都市民出行的70%将靠环境友好的公共交通承担。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汪明义认为,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推广垃圾分类等绿色发展理念。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上河街社区党委书记黄巧则表示,将通过搭建举报浪费行为的公共监督平台、设置垃圾分类装置等,让绿色发展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绿色发展的方向已定,生态文明体制正在建立,一幅美好的“绿色”蓝图正在巴蜀大地铺开。我们相信,经过持续努力,四川山清水秀的底色定会更加鲜明,美丽四川的魅力定会更加显露,百姓的幸福指数定会持续提高。

(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全会四川绿化
A gift I treasure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全会表情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