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6-12-28聂松竹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存在问题素质教育

聂松竹

摘要: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信念迷失,理想信念淡薄,自我主义突出的现状,利用和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构筑大学生精神支柱,增强他们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寻求积极有效的教育途径,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来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作为高职院校要还原教育本质,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还要培养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良好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1、忽视传统文化,道德信念迷失。道德理想教育是道德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导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建塑。新形势下,面对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大学生道德建设出现了触目惊心的滑坡现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当官就能发财”, “有钱就有一切”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观念使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呈现出模糊性。与此同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创业、发展等问题,功利性往往在很多时候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因为他们迫切需要解决许多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2、理想信念淡薄, 道德认知分裂。道德判断是所有高校大学生均需面临的价值判断之一。中国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一直呈现为正面判断,即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德育教育以弘扬正面道德教育为主,主要体现为是非、善恶、美丑等标准的判断上。然而,理论教育与具体实践之间呈现为不同步性或者说是分裂性。理论教育中的判断标准在遭遇现实实践时,其判断标准会时不时地遭遇尴尬,如 “老实人”总是吃亏、赏罚不明,重权利轻义务等现象普遍存在,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社会非道德行为沉渣泛滥等,使得大学生对既定的道德判断标准产生了质疑。由此,在面对理论标准和现实实践时,其道德判断呈现了分裂性。

对事件缺乏明确判断,追求道德功利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的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取舍呈现了日渐功利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注重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当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就业等问题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时,个人生存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则成为他们关注的核心内容。此刻,他们关注个体大于关注集体和社会,集体主义和个人利益产生了一定的矛盾,集体利益让位于个人发展。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把“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为“爱国教育”,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突出“人文精神”。我们今天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强调对学生进行如何做人的“人文素质教育”。“素质”外延较大,内涵较浅;而“人文素质”则外延较小,内涵较深。这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不等同于“爱国教育”。“爱国教育”虽然也重视人文教育,但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做人的教育。通识教育是有益的,应大力提倡,但不能替代人文素质教育。按照这种认识来看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有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地行动起来了,但由于认识或条件等原因,常常只从“爱国教育”上做文章,注重了内容的广泛性,但“人文”内涵尚不够突出,所以,远没有收到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成效。

2、重视学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由于高职院校学生高考成绩与本科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培养目标不能降低,学制又比本科教育短1-2年,这就增加了在校期间专业教育的难度。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常常偏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学习和提高,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殊不知,高职学生业务的学习和提高也必须是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

3、社会因素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社会风气的急功近利,面对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学生更多考虑的是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们会更关注实用性强的学科。

三、提高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1、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不仅要创造条件开设文、史、哲、艺术方面的选修课,而且要着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办学思路上要确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 要确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四个方面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摒弃“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观念, 确立“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和培养目标。首先,要端正办学思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克服以往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淡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转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和“职业能力至上”的功利主义办学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把培养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操的培养教育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2、要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是其思想的灵魂和行动的标尺,是影响和左右他们价值取向的内在动力系统,是其价值取向的重要支撑点。针对大学生道德理想模糊、困惑的状况,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首先需要大学生个体从内心里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认同信服、尊重和崇尚。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谈到道德教育时也曾说过: “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成为个人信念的时候 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3、加强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道德判断与形成的引导作用。中发〔2004〕16 号文件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社会实践对于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判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指开展的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活动。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标。特别是各类志愿者服务,对大学生的实践功利思想影响深刻。每逢国家重大事件,都有上百万的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目前,全国已建立了 40余万个志愿者组织,常年开展活动的志愿者超过 6000 万人,注册的志愿者达二千余万人。蔚为壮观的志愿者队伍,已成为今天中国社会一道真善美的风景线。志愿者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赤诚心,折射出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

4、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应高度重视教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提高,特别是重视人文课程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补充、选聘和培养教师的时候,要加强人文素养的训练和考核,以此强化教师结合课程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同时采取多种办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考核,促进教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其善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人文因素,把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所有的课程中去,打破狭隘的专业限制,拓展教学内容,注重在专业学科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总之,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涉及办学思想、育人环境、专业建制、课程开设、督导管理、师资素质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学校,要办出特色,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必须在人文环境建设、设施配备和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方面常抓不懈,而且要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抓出特点,抓出新意。而采取的方法最好是“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式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人格素养和人文素质都得到很好的渗透和熏陶。还可借鉴一些普通高校的做法,规定学生一些应知应会的内容,如规定读几部中外名著,学会唱歌跳舞,会玩一种乐器,会讲演,会辩论,会毛笔书法等,并对规定的内容进行考评,成绩如选修课一样记入档案。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备受社会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课题。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我们更应当努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实践,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通过这些努力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既具有过硬的职业技术,又具有优良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 高锦花,杨宇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0).

[2] 余国政,彭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

[3] 余吉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4,(3).

[4] 张喜梅,张雪菲.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对理工大学课程设臵的启示[J] 中国冶金教育,2005.(2)

[5] 秦力红.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07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存在问题素质教育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