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2016-12-28刘小平
刘小平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以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参与意识
随着我国对小学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尊重和相信学生,并且通过启发和引导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交流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和主动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中,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以“灌溉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参与意识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有效地弥补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有效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师生的双向发展与全面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2.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语文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提高自身语言交往能力和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途径
1.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思维,不能仅仅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敢于对一切知识说“不”,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面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参与意识,这是求异策略中的重要理念。由于僵化保守的语文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对行为的创新更是比较肤浅。与此同时,教育阶段关键是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更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教育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包括小学和中学的现行教育是为了应对考试教育,盲目追求速度的教学理论导致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被完全抑制。因此,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站在小学生的角度鼓励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小学生提供更广阔地展现自己的空间,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渐形成良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为之后的创新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质疑战略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教学质疑,小学生一旦有质疑就会增加语文知识的探索,进一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另外,在实行质疑策略的过程中,要结合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熏陶作为质疑依据,这样才会有更规范和科学的质疑教学行为。培养小学生的参与能力不仅要此知识为重,知识水平并不能决定文化素质,只能起到优化本体结构的作用,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更好地掌握创新理论。
3.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模式比较单一,氛围非常古板,对于小学生来讲,经常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出现厌学现象,上课也不会认真听讲,更不用提参与意识的培养。我国各阶段的教学,均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往往容易被忽视,主要原因是追求完成教学指标、提升分数,这种情况的最大弊端是使小学生的思维固化。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进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乃是必然,而实践能力的养成重在实践教学,语文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最关键因素是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创造出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还要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慢慢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以便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未来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挥出学生主体性作用,让他们自由的在语文课堂中飞翔。
参考文献:
[1]李翠红.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意识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
[2]张耀强.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J].世界教育信息,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