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幸福文化内涵及建设路径研究

2016-12-28王琼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师生大学精神

摘 要:在国家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文化冲撞和挤压着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因此塑造健康和谐的高校幸福文化成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和谐校园建设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幸福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知,幸福危机逐渐成为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的热点,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其师生幸福感水平尤为受到关注。在经济改革的转型期和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下,高校师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塑造健康和谐的大学幸福文化,提高师生幸福感,对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和谐校园建设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幸福文化的内涵

幸福,是基于对美好人生的追问,自古以来,就是专家学者孜孜不倦探求的对象。我国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构成了幸福的五个要件。传统儒家幸福观强调德福一致,仁爱幸福,指出人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对他人施与善心,幸福来自于帮助他人的回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找到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后目的,所以是最高的善。”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方程式”对幸福做了高度概括,即幸福=效用/欲望,效用越大,欲望越小,一个人的幸福感就越强。中国著名“幸福学”研究学者孙英指出:幸福是人生重要需求、欲望、目的得到实现的快乐的心理体验,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快乐的心里体验。

传承中国传统幸福感中关注道德与幸福的相互关系,综合中外专家的理论成果,幸福应该是人们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秉承真善美的品质所追求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高度满足感,它是每个人通过自己选择的行为方式体验不同生活价值的快乐感受。而幸福文化,则是人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由意识、精神、物质等诸多方面所形成的综合。把幸福文化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就形成了高校幸福文化,它反映了高校师生在精神、制度、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幸福感所体现的整体状态。在国家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文化冲撞和挤压着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因此塑造健康和谐的高校幸福文化成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幸福文化的价值取向

1.责任与追求。

大学幸福文化强调大学和大学人“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立足本职、尽心履责、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的永恒主题。引导师生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努力办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能带来文化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和心灵愉悦感的大学,不断深化大学和大学人的使命和责任自觉,让其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并成为大学文化的核心。

2.感恩与知足。

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总要组成元素,感恩思想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明显的断层,一直占主流的感恩文化日渐被鄙弃和遗忘。大学幸福文化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历史重任,倡导师生感恩与知足,树立起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对社会的热爱与奉献、对自然的亲近与保护、对集体的信赖与维护、对师长的尊敬与感激、对父母的理解与孝顺、对同事同学的坦诚与关爱,对生命的敬重与珍爱。大力弘扬与实践感恩文化,培养恒怀感恩之情、长揣感恩之心、永践施恩报恩之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3.尊重与宽容。

高校幸福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海纳百川”的学术民主精神,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营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氛围,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鼓励师生自由探索、勇开新风。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因此要引导学院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

三、大学幸福文化的建设路径

1.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大学知识文化。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被引进大陆高校是近三十多年的事情,将幸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并专门在学校开设幸福课,也是近十年的事情。包含幸福课在内的通识教育与现阶段高校出现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和实证主义教育观截然相反,它强调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师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它的目标是培养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全面发展、能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构建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文化。

德国教育理论家雅斯贝斯认为:“大学是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的研究机会都为而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探索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求真务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在大学里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既是大学的学科性质和中心任务的本质要求,也是大学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客观需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价值选择,这样的价值选择是有助于培养大学人健康的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程度上亮化了大学精神文化的魅力。

3.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制度文化。

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做到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理念,以师生的发展为重,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学生的个性,让教师、学生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使师生都有机会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特别要对师生有足够的关怀、包容和理解,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构建和谐、以人为本、服务型的大学制度文化,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位大学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不断促进大学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尽可能地保障大学发展环境的外部和谐,实现大学内和外顺的发展。

4.构建和谐向上的大学行为文化。

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着每一位大学人的行为。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的中,不仅需要大学管理者亲力亲为的引导和推动,而且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尊重师生不同层次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营造和谐学术氛围,搭建学术科研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合作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工活动中心,组织好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和设施,依靠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艺术等活动,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开展高品位文化活动,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师生身心发展。

5.构建特色鲜明的大学环境文化。

大学环境文化是处于大学文化的外层,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具体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啃着面包在读书的学生雕像。座下刻着一行字:没有免费的面包。这尊凝固的雕像就将现实的拼搏与未来的成功思辨地连接了起来,从而提升了年轻人对于社会和人的生命意义的认识。塑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就是要使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建筑都会“说话”,都打上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功能。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大学环境文化的有机整体,并且发挥着环境育人的独特功能。强化大学文化的思想修养功能。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玉柱.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

[3]戴军.娄小平.中国古代的大学文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

作者简介:

王琼(1977-),女,南京理工大学组织部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党建理论。

猜你喜欢

师生大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