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的视点分析

2016-12-28魏征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视点

摘 要:视点(point of sight)是叙事视角中的核心问题,狭义上主要指叙述聚集,对叙述语言中的故事内容进行相应讲述和观察等。叙述视角被兹韦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分为以下三个视角:(1)外视角;(2)内视角;(3)全知视角。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的小说在叙事话语中以及人物话语描写方面中具有鲜明的特点,乌斯宾斯基对视点也作出相关卓越研究,在语言、心理状态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视点较为突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的小说叙事研究被乌斯宾斯基学者总结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的视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双声语的基本含义和叙述话语的基本概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著名符号学家——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特点。

关键词:乌斯宾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视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46年发表的《穷人》小说受到的评价极高[1]。在19世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作品,如《白痴》、《罪与罚》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道路异常艰难,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因此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在当时的俄国社会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文学作家的精神粮食,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灵魂和思想在当时来看是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可以比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叙述话语方面和任务话语方面的特色也值得让人们一探究竟,视点是现代叙事文学中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笔者将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的特色角度入手,继而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话语层面,以期能够让读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特点的理解和认知。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基本概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齐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比较艰难,他本身患有癫痫,曾经在瓶颈期试图通过赌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专制且蛮横,在其父亲死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还要承担父亲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因此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很多人物身上均能够看到其家庭成员的影子。举例来说,《白痴》作品中患有癫痫疾病的主人公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翻译过《欧也妮葛朗台》,但是由于受众群不多,因此没有受到广泛关注[3]。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叙事特点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问题,而更多地顾全了大局,将社会哲学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内容涵盖进去。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不难看出,哲学与社会因素处处可见,在艺术创新方面也可见其新意。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大的一个写作特点就是对人物的心理特点进行揣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过程中可谓是心理学方面的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物细节以及案情方面的描写叙述较少,对人类的社会道德问题研究的颇多。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宗教方面和伦理方面讨论灵魂以及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比较多,在《罪与罚》作品中能够充分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观点[4]。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的视点分析

根据乌斯宾斯基的相应设定不难发现,结构诗学的中心任务是在视点问题研究结构学基础上研究结构。在乌斯宾斯基看来,视点一方面是结构研究的中心范畴,另外一方面是文本结构研究的切入点。乌斯宾斯基对视点的类型分为以下3个方面:意识形态;空间-时间特征描写和心理特点;话语。

1.以命名方式表现话语视点。

话语层面的视点是作者根据不同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人物,也可以说在描写过程中使用的替代语言。作者在文本描述中使用其他话语者进行人物描述时,也就是说作者所描述的话语层面开始发生变化,从一个人物的视点逐渐转向另外一个人物的视点。此种情况的出现在人物命名的过程中非常普遍。命名人物可以作为视点的表象,在视点建构和命名方式之间具有特定的关系,也就是说命名意味着视点的产生。倘若一直更换命名,势必表明了一个视点逐渐转移成另外一个视点。乌斯宾斯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不同人物命名方式指出,在自己的叙述中使用不同的名字可以让作者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人物的视点。举例来说,在《罪与罚》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对于主人公的称呼是不同的,以不同的口吻来介绍说明了作者的复杂心态。

2.以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话语层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以描述人物的心理特点而被广泛熟知,其中还有部分作品涉及到了哲学方面的内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哲学描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哲学容量;哲学思想。

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均由小说的主人公进行谈论,也就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在话语层面的视点上涉及到的哲学内容比较多。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不管是街道小巷还是妓女的卧室,均涉及到哲学方面的观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更为关注人物的思想和灵魂,对于生活细节以及爱情等方面的描写少之又少。不管是哪一种人物的思想观点,还是从《白痴》作品中主人公均出现哲学观点,此类观点均提出了一些较为尖锐的话题和思想,对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矛盾也普遍揭示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根据不同主人公所接受的文化水平程度或者所受到的教育文化背景等,均赋予他们哲学方面的观点,充分体现出了话语层面的哲学艺术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关于哲学的部分就作品形式而言,还是社会问题而言,均称为俄国小说史上一大亮点。

3.从他者话语和作者话语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语层面。

在小说中,他者话语和作者话语有着本质方面的区别,但是他者话语和作者话语之间的对立是相对的,始终互为影响。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者话语和作者话语相互影响这一观点,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来年各个层面来分析:(1)准直接引语——Quasi direct speech;(2)作者话语——Author discourse。从准直接引语来看,主要说的是他者话语对于作者话语的直接影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品中,一般认为复合句是他者话语对作者话语的影响,简单句则是作者话语对于他者话语的影响。从准直接引语角度来看,在19世纪末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作品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话语表达方式。乌斯宾斯基非常重视准直接引语是因为此种语言方式能够存在于说话人本人和他所说人的文本重合,此种重合表现的是不同视点的统一和重合。上述现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在《白痴》小说作品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了主人公癫痫发病之前的一系列思想活动,大部分的叙述均采用的是准直接引语的方式。如:“恻隐之心是整个人类生存中最为重要的主要法则之一,也有可能是唯一的法则”。上述所引用的句子中从表面来看是叙述者的话语,但是,实际上不难发现人物话语和叙述者的话语发生了视点重合情况,叙述者在叙述过程中已经加入自身的体验和情感,视点已经逐渐转移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所使用的逻辑较为混乱的语言很难直接用直接引语表达出来,所以从人称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准直接引语看成为自由间接引语。从作者话语对他者话语的影响角度来看,其影响不是很深远,他者话语的使用与作者话语的使用较为类似。上述情况主要表现在内心独白之处,在《罪与罚》小说中不难发现使用插入语句子虽然使用的动词是不定式的,但是普遍陈述的是客观方面的事实。基于此,人们不应该将主人公内心所发出来的声音进行批判,而应该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经过作者的加工处理后直接将插入语变成了非直接引语。将主人公的第三人称代词替换成第一人称代词之后,可以从非直接引语逐渐转为直接引语。

参考文献:

[1]徐洁,吴春生,王会玲等.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的视点分析[J].山花,2015,15(8):121-122.

[2]吴春生,徐洁,王会玲等.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话语层面的视点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2,19(3):115-116.

[3]刘聪颖.罪与赎:通往心灵花园的天路历程——铁凝小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之比较[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3):80-83.

[4]张竹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孤独意识与对话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0,18(2):30-34.

作者简介:

魏征,1981年9月,女,内蒙海拉尔市,硕士研究生毕业,河南省,俄语语言文化,450000,讲师,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视点
专家视点
专家视点
视点
视点
环境视点
视点
BIM与3D GIS集成中视点统一探讨
信息视点
信息视点
两会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