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客户需求提供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访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怀勤、销售总监王磊
2016-12-28林振强
本刊记者 / 林振强
围绕客户需求提供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访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怀勤、销售总监王磊
本刊记者 / 林振强
郑怀勤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 磊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在物流业由传统运作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当中,物流包装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使用相应的包装机械,设计合理的物流包装解决方案,成为生产与物流系统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元旭包装”)多年来专注于自动化物流包装领域,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后道包装与物流技术解决方案,其拳头产品缠绕机更是受到各行业用户的青睐。结合行业特点与自身经验,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怀勤和销售总监王磊就物流包装解决方案的相关话题,为我们做了介绍。
记者:元旭包装发展情况如何?在后道包装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郑怀勤:元旭包装(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端后道自动化包装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缠绕机、开箱机、封箱机、装箱机、套袋机、打包机和码垛机等十几个系列,共100多种产品。其中,缠绕机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只要是与用膜缠绕产品相关的包装作业,我们都有相应的设备和方案。因此,元旭包装在行业内享有“缠绕包装专家”的美誉。
实际上,元旭包装最初主要从事包装机材的批发经营,2006年才正式开始自主生产缠绕机,此后公司不断引进行业资深专家,发挥专业特长,大力开发、研制各种满足客户需求的包装机械设备。在2012年,我们再次实现转型,开始整线发展,并由仅仅提供单一设备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后道包装解决方案转变。公司战略的转型,与物流包装特点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
“后道包装”其实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始,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端。近年来,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发生转变,越来越强调包装的自动化。因为传统的人工操作,不仅人力成本日渐提高,而且管理方面存在太多意外因素,采用机器来替代则更加容易管控,并且能保证产能稳定。因此,企业现在都在核算成本,只要引入设备的成本在其可承受范围内,都会积极使用包装机械来替代人工。这为元旭包装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促使我们在2012年由后道包装的单一设备向整线产品发展,并开始为客户提供从咨询服务、自动化方案设计、包装应用、产品制造及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和后续跟踪为一体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记者:针对不同的客户,元旭包装如何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请结合案例简单说明。
王磊:元旭包装的产品和服务现在已经赢得西门子、可口可乐、雪花、江森、康师傅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客户遍布诸多行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客户,我们在提供相应方案时,也会进行针对性的考量。
例如可乐、啤酒等饮料酒水行业,其最大特点是特别注重产能,要求设备能够24小时运作。特别像啤酒,夏季的时候产量非常大。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导致产能跟不上,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后道包装仅仅是生产之后的一个环节,最多影响产品外观而已。实际上,包装环节对于保证产能至关重要。如果包装机械经常出现故障,将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损失,因此机器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对于制药行业同样如此。阿斯利康药业、山禾药业在购买打包设备的时候,要求的是能够“快速切换”。也就是,如果某台包装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快速更换另一台设备去替代完成这个动作。对方的目的很简单,并不在意1台机器的成本,甚至可以多储备3台以防万一。因为一旦包装环节故障导致停产2小时的话,其损失将比包装设备的成本大得多。
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在规划物流包装解决方案的时候,元旭包装也会与同行沟通交流,有时会仅拿出缠绕机、打包机等强项产品,其他设备引入其他厂家的优势产品,如自动称重、贴标等设备。同样,我们也与北自所、太原刚玉、大福等国内外物流系统集成商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自己的优势产品与其自动化立体库项目相配套。
在自动化立体库中,对包装环节的要求其实更高。当整托盘货物在缠绕完成进入立体库以后,绝对不允许发生侧倒或松散的情况,对于机械运行和包装效果的稳定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以珠江啤酒为例,整托盘货物在库内长时间存放后,缠绕膜因自身静电导致粘性消失,末端出现脱落,形成一个“小尾巴”。因立体库内都有光电检测,异形检测一旦报警,机器就会立即停止运行,托盘卡在中间无法正常进出。
十几楼层高的立体库,一个托盘至少500公斤,如果人工爬上去处理将非常困难。况且,如果立体库全部停工来做检修,经济损失也很大。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我们想出一个全新的办法——焊接。就是将膜缠绕好、断完膜之后,利用快速烫片,瞬间给温,达到焊接的效果,除非人工拉破,否则不可能出现脱落的情况。当然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烫破。
这样一个简单操作,就解决了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物流系统集成商,会首选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确实能够为他们解决物流包装方面的难题。元旭包装的发展不需要大而全,只是把自己的产品做专就好。只要把自己擅长的领域研究透,再来配套别人的时候,就会各有各的强势,形成良性互动与合作。
记者:元旭包装是如何进行研发创新的?当为客户定制开发产品时都会考虑哪些因素?
王磊:我们的研发创新更多是与客户的需求相结合。例如在快递行业,纸质快递袋封口处的胶条,一直都是人工完成粘贴,效率相对较低。现在我们就尝试着由机器自动完成,新研发的试用机已经开始在某家快递公司内部测试了近两个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自动化立体库内,自动缠绕裹膜设备已普遍应用,但当一卷膜用完之后,还是不可避免地需要人工重新换膜。为此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可以自动换膜的机器,预计明年年中就会推出试用机。
我们能够提供后道包装的整线产品,其中有标准机型,也能为客户提供非标、异形的包装设备。当然异形设备的开发,是有选择性的。一般会根据客户的订量、价格,以及应用前景等各方面来衡量。通常来说,设备越异形,利润就越高,但风险也越高,因此我们会在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再做选择。
当我们接到一个比较新兴类的开发方案,首先会利用2至3天时间到客户现场调研,包括查看其生产线设置,技术人员进行视频拍摄、尺寸测量等工作。然后对同类行业的应用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预估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接下来开始着手去设计。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也会与单机类的同行厂商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像这样一套设备,我们的研发周期并不短。一般从调研到最后出图设计会在半年左右,等机器真正实际应用,基本上也会在一年后了。我们不会将设备研发完成后就对外出售,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通常我们一定会先在关系比较熟的单位试用,等试用一段时间发现其优缺点,没有任何问题后才会推向市场。
记者:展望未来,元旭包装将如何围绕自动包装进行持续发展?
郑怀勤:与生产制造自动化不同,自动化包装系统更关注的是货物的重量、需要多大的动力、如何运行更流畅等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元旭包装十分重视创新研发,目前已取得20多项各类专利技术。从2006年元旭包装自主生产缠绕机开始,就不断推出新型产品,如2008年国内第一台圆柱体自动化摇臂在线型缠绕机在元旭试机成功,2009年开始研发制造自动化包装系统配套机种,2011年元旭第一台高速摇臂机研发成功……
从2012年开始由单机向整线转型后,我们就不断在人员、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元旭包装现在做的是将各种机器结合在一起,将软硬件进行配套。除了注重研发高性能的设备外,更加关注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并且售后服务和现场的反应能力也是一个重点。
元旭包装有一个“三U理念”,即“优质、无忧、优秀”。任何企业的命脉都是产品质量,我们要做最优质的产品给客户,然后通过良好的售后服务使客户毫无忧虑地去使用,从而使我们成为包装行业里最优秀的企业。
随着工业4.0的兴起,各地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机器换人”,例如浙江省从2012年底实施 “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战略,每年都会拿出大笔资金对相关企业进行扶持。这无疑也促进了元旭包装的发展。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方面的实力,引入和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此外,我们还在规划建设自己的产业园区,将与自动化包装系统相关的企业都引入进来。大家互相绑定,抱团取暖,形成一个以自动化包装为主题的产业集群,从而为用户企业提供更好的设备和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