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道包装技术发展趋向自动化
——访西赛中国业务总监李学永

2016-12-28喜崇彬林振强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码垛解决方案环节

本刊记者 / 喜崇彬 林振强

后道包装技术发展趋向自动化
——访西赛中国业务总监李学永

本刊记者 / 喜崇彬 林振强

李学永西赛中国业务总监

放眼当今众多制造行业的发展,其后道包装工序的变化十分显著,对整个企业的物流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道包装已经不能被看作生产的附属环节,而成了专业的技术领域,有着大量高新科技的渗透,出现了无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总部位于荷兰的西赛工业集团公司(CSi Industrial B.V.)专注于产品码垛及搬运领域,在后道包装方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经验,可为用户提供整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为了对后道包装和西赛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特意来到西赛中国公司所在地,对业务总监李学永进行了采访。

记者:请您对“后道包装”的概念进行下简单介绍,“后道包装”与生产和物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李学永:后道包装的概念其实借鉴了制造业中“工序”的概念。在制造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各工段加工产品的次序,就是“工序”。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加工,最终成为产品,加工是有顺序的,不能混乱。对于其中一个加工环节来说,前面的环节可以称为“前道工序”,后面的环节就称为“后道工序”。

在一些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中,大多数都有两个或以上的包装环节。做出来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产品,通常都有一个包装,称为初级包装,例如食品包装袋、真空膜、化妆品瓶子等等。但产品有了初级包装后,也不可能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还需要经过多次流通,这就需要进行产品的二级包装。物流环节涉及到的包装都是后道包装、二级包装,大体指从产品放入物流纸箱开始到进入仓库之前这个阶段。后道包装是衔接生产与物流的环节,它本身既是生产的最后一个阶段,又是物流操作最初的阶段。

初级包装一般和生产环节联系更密切,是产品生产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具体要求与产品性质有关。例如食品行业的初级包装,由于直接接触食品本身,对包装的材料、工艺、卫生等等,有着行业本身特殊的要求和标准。但后面的包装,由于不与产品直接接触,因此不会有太多行业的规范和标准,而更多考虑的是物流操作便利的需要。

记者:在后道包装环节,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在哪里?

李学永:要谈到客户对后道包装技术的关注点,首先需要认识后道包装的特点。其实从初级包装和后道包装这两个环节的对比中,就能认识和理解这些特点。

初级包装都是和所生产产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在现代的生产过程中,初级包装基本都是由专业设备同步完成的,是人工无法替代的。而后道包装不同,除了极其特殊的行业如化学、危险品等,大部分后道包装环节都可以由人工操作完成,设备并不是必需的。因此,做后包装设备的企业都明白,跟自己竞争的不仅仅是其他厂商,还有一个更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体力劳动者。

后道包装的常见设备包括:封箱机、码垛机、打带机、输送机、周转车、计重分拣设备、智能筛检设备等。大多数客户在选择时首先关注的是和人工比较划不划算,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工成本非常低,客户是没有动力去购买后道包装设备的。但是,随着国内人工成本逐年提高,后道包装设备会越来越有吸引力。因为这个环节即使能依靠人工操作,但是也会遇到问题,比如:人都需要休息、甚至会偷懒,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效率比机器低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总会犯错,如错装箱的情况;简单重复长期的体力劳动会给员工健康带来伤害,有时不规范的操作更可能给劳动者身体带来危险和伤害;人员流动率高导致管理、培训、保障成本的浪费,等等。因此,客户在考虑后道包装设备时,还会权衡设备的生产效率、稳定性(可靠性)、操作简易性、以及对员工的安全保护措施等。包装设备企业若想取得成功,需要在上述几个方面都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记者:在后道包装环节,客户的需求和关注点在哪里?

李学永:如今,后道包装无人化解决方案十分流行,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码垛机器人的兴起和应用。从全球市场来看,采用机器人码垛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在这方面,中国企业赶上了这波潮流,应该与世界是同步发展的。

以往机器人自动化更多是运用在前工序生产环节。20世纪90年代后期,智能机器人开始逐步运用到了后道包装环节,这其中的关键技术突破是研发出了负载量更大的多关节机器人。这一时期,在欧洲率先开发了利用此类型机器人来实现物流搬运、码放功能等应用软件技术。

对西赛公司来说,我们是欧洲最早开发该技术的厂商。最初我们公司是做产品输送生产线,同时也研发一些传统的后道包装、码垛处理设备等,随着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进步,我们将重点放在智能化机器人码垛及产品处理这一方面。如今,这类产品已经被客户广泛接受。

记者:请介绍一下西赛的后道包装产品与解决方案有什么特点?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李学永:西赛公司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能够提供后道全体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尤其专注于智能码垛这个操作环节。也就是说,我们的专业优势在于产品放进纸箱之后、进入物流配送中心之前这一个物流环节。我们能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物流解决方案,具体包括:纸箱的自动识别、输送、码垛、分装等,还有码垛完成以后的缠膜、贴标、捆扎打包等。

我们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快消品企业,包括家庭日化、护理用品、乳业、食品、饮料、糖果、烟草等,像宝洁、联合利华、百事食品、玛氏等世界500强企业都是我们的主要客户。西赛在全球范围内与快消品生产商、经销商和包装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有着稳固的市场地位。

从荷兰鹿特丹创业至今,荷兰西赛工业集团公司已经有超过50年的历史,我们最初只是一家小规模的输送机供应商,随后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正努力成为智能化产品搬运领域中最受尊敬和最有价值的供应商。这些都要归功于我们的产品与服务的可靠性、定制解决方案的能力,创新性和专业性,以及始终让客户满意的承诺。

最近几年,在市场需求拉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快速。根据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6.7万台,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在如此迅猛的发展趋势下,后道包装环节无疑也将引入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设备,据我们评估将占到工业机器人总拥有量的3%~5%。作为一名交钥匙的供应商,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整套的后道包装智能解决方案,从咨询和设计,到生产、组装、运送、安装和调试。

记者:西赛公司的后道包装产品与服务有哪些优势?

李学永:我们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优势如下:

第一,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自动化设备来说,这两点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如果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停机、修理,会严重影响客户的生产,根本都谈不上效率高低的问题。我们承诺为全球用户提供三年产品质保服务,这表明了我们对于产品质量的信心。 同时,西赛公司在荷兰设立了设备寿命服务中心,通过工业以太网的控制软件可以对全球产品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服务,只要是由于软件差错导致的机器故障,都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解决。

第二,质量统一的标准化组件和模块化的系统集成理念,能在最短时间提供给客户高质量的解决方案。西赛在全球有四个PAC,中文叫做“码垛技术应用中心”,分别在罗马尼亚(2个)、墨西哥及中国佛山,这四个基地的组织结构、管理、品控等各方面都高度一致,这保证了每个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是相同的。我们的智能机器都是按模块化设计,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灵活组合功能形成客户需要的设备。之前码垛行业的惯例是每个生产线项目都需要专门制作,需要专门的设计、系统工程、产品工程和项目管理。相对应,这样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都是高昂的。我们通过标准化的组件和模块化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第三,重视客户的投资回报和运营成本。首先,我们的设备稳定性高,让使用和维护费能降到最低,这有助于客户优化投资回报率。其次,我们的设备结构设计得十分紧凑,可以在占用最小空间的前提下完成工作。此外,我们还能为客户提供灵活的财务方案,很多项目都可以采用设备租赁的方式使用,不一定需要直接购买设备。这样,客户就拥有更大的财务自由度、更灵活的处置方式,也可以控制经费投入。

记者:您对中国的自动化物流包装发展,以及西赛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有怎样的预期?

李学永:随着快消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劳动力成本持续提高,中国企业对自动化包装设备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有统计数字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总供给量年均增长速度约为40%。虽然目前后道包装环节的智能机器人应用程度还不高,但最近三年的成长势头有增无减,后续五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在中国设立工厂,也是为了让设备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和国内用户联系得更紧密,让产品真正同时具有欧洲的品质水准和中国市场能承受的价格。 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对于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码垛解决方案环节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可控机构式码垛机器人的运动学误差分析
移动式码垛机器人移动臂的优化设计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GSK工业机器人码垛程序编写技巧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7大睡眠问题解决方案
Moxa 802.11n WLAN解决方案AWK-1131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