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关键技术探讨

2016-12-28吴协保但新球戴晟懋吴照柏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4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石漠化岩溶

吴协保,但新球,戴晟懋,吴照柏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国家林业局石漠化监测中心,长沙 410014; 3.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北京100013)

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关键技术探讨

吴协保1,2,但新球1、2,戴晟懋3,吴照柏1,2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国家林业局石漠化监测中心,长沙 410014; 3.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北京100013)

阐述了编制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的目的,提出了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与文本的基本构成,从公园选址与规划范围确定、基础资料、建设条件分析、总体布局与发展策略、专项规划、支撑保障与附件资料7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规划编写的重点内容、规划深度与要求,为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技术指导与规范。

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关键技术;探讨

石漠公园是我国岩溶地区尤其是石漠化区域实施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一种创新性举措,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途径。但石漠公园现阶段仍处于建设初期,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本人根据多年从事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经验,结合湖南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案例,提出了我国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的关键技术与要求,期望为我国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1 总体规划目的与任务

在石漠公园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与生态环境状况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石漠公园的规划范围、规模、性质与主题,科学开展功能分区、总体布局和专项建设内容规划,为石漠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行动指南与技术保障,同时为其申报国家石漠公园提供规范化的技术性文件,并为中期检查与验收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 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流程

为规范总体规划编制流程,实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任务,提出了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详见图1。

图1 石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流程图

3 总体规划基本构成

从规划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出发,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文本可分为基础资料、建设条件分析、总体布局、专项规划、支撑保障规划与附件资料6大部分。各部分涉及的主要章节、规划重点及要求见表1。

表1 国家石漠公园总体规划基本构成类别章节主要内容与要求基础资料基本概况、资源状况阐明石漠公园的选址原则、交代公园的区位、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旅游开发等基本情况,对岩溶与石漠化、生物资源、景观资源等现状进行说明建设条件分析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与优劣势分析从公园建设背景、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与优劣势进行阐述,为国家石漠公园建设与总体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总体布局指导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阐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与总体布局,确定其功能区划,并分区介绍规划内容专项规划保护、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合理利用、协调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规划确定各专项规划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提出规划方案与建设思路,明确规划目标、具体建设内容与重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要有建设地点、规模与建设要求和关键技术措施支撑保障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与保障措施科学测算投资与资金筹措渠道、分析其生态效益为主的综合效益、分析对环境的影响及对应措施、明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附件资料附表、附图、附件土地利用现状表投资估算表、全套图件及申请表与申请文书、土地权属、相关利益主体、管理机构、科学考察报告等

4 规划编制的关键内容及要求

4.1 选址与规划范围确定

石漠公园选址应在岩溶区域,其地质地貌特征与岩溶生态系统典型,生态区位重要,生态保护与科研科普价值重大、自然风景资源观赏与美学价值较高,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并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基础条件,公园范围四至清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属清晰,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当地政府与社区居民高度支持石漠公园申报与建设。

规划范围以保持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与周边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的连通性为原则,根据山脊、水系等自然地理因素,结合行政区划、生态公益林区划、道路、防火林带等因素综合确定,将区域内对保障岩溶生态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各种土地尽量纳入规划范围,特别是区域内的生态公益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资源,尽量减少农村居民用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高等级道路用地(县道以上)、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等人为因素对岩溶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石漠公园规划面积原则上不应小于200 hm2[1]。

4.2 基础资料调查

依托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和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石漠公园的区位条件、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与生物等自然环境与特点,指出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与制约因素;摸清区域人口、经济发展、土地状况、土地权属与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调查不仅要有石漠公园所在县级区域基础资料,还要有石漠公园所在的乡镇与行政村的相关基础数据;掌握公园规划区域及周边乡镇与城市的水电、食宿、交通、旅游设施等开发利用与基础设施条件;对区域岩溶资源与石漠化问题、植被、植物、动物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与地文、水文、生物、天气与人文等风景资源要组织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摸清石漠化问题的危害与分布特点,对植被状况要分析其自然地理区划与特色,对动植物资源不仅要有种类数量,还要调查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物种状况、区系特点等;针对自然风景资源则要分地文、水文、生物与天象归纳各类资源的主要特征、特色、观赏与美学价值,对于人文资源则要归纳其分布、规模、特征、人文历史内涵及观赏体验价值等。

通过资料收集、座谈交流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取得公园规划区域完整、准确的现状和历史基础资料,做到统计口径一致或具有可比性,为建设条件分析与规划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4.3 建设条件分析与评价

首先从石漠公园提出建设背景入手,分析国家政策、区域生态环境、石漠化防治及建设石漠公园的现实意义、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尤其是要分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示范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与现实意义。

然后根据开展的资源调查现状,结合石漠公园建设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从岩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典型性、独特性、脆弱性、物种多样性、森林覆盖率与面积适宜性等,从区域的水、土壤、空气、噪声、空气负氧离子、空气细菌含量等,从景观资源的稀缺性、典型性、科学价值、整体风貌、科普宣教价值、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等,从开发利用条件的旅游适宜期、区位条件、交通状况、土地权属、相关利益主体、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和科研科普等条件进行科学、精准、客观地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标准进行打分,系统评价其建设条件与可行性状况,明确其是否具备建设国家石漠公园的自然资源、建设与和管理的基础条件。

最后,采用SWOT分析方法[2],对石漠公园的建设条件的优势、机遇、威胁、劣势进行系统与客观分析;针对各种因素特点,构建SWOT战略分析矩阵,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对策,为石漠公园总体规划提供指导与依据。

4.4 总体布局与发展策略

4.4.1 建设思路与规划目标

根据石漠公园定义与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方针政策,制订以区域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公园的规划遵循“师法自然、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总体原则,同时还要考虑“面上保护、点上开发、以点带面”、“协调、文化、可操作”等具体实施原则;明确其为生态公益性公园,是我国岩溶地区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创新性举措,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并根据其资源特征、发展定位、社会需求与投资,总体规划建设期限原则上不小于10年,制订中远期与近期发展目标与任务,近期目标与任务应详实、可操作性强。

4.4.2 功能分区

根据公园不同区域资源特点、分布特征及其环境状况、最大化的生态功能需求及合理组织游览线路的需求,且保持自然、人文等单元界限的完整性,并能满足未来发展的实际,通常可区划为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生态修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大主体功能区,在各功能区中可根据其资源特色、主题定位、建设内容、地域等差异亦可划分功能小区。

1) 保护保育区是指拥有典型与代表性的岩溶生态系统与地质地貌、重要植被群落或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等保护价值,必须进行严格保护的区域,是石漠公园的重要生态基质。除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岩溶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2) 恢复重建区(生态修复区)指针对公园内极为脆弱的或已退化的岩溶土地(石漠化),并对石漠公园整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区域,采用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持续提高石漠公园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3) 科普宣教区指开展以岩溶生态系统展示、石漠化防治与人文资源展示、科普教育为主的活动区域,区内可以规划游憩休闲、科普宣教、服务接待与基础设施等。

4) 合理利用区指在不损害岩溶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对岩溶景观资源进行适度利用的区域,可供开展岩溶地貌与生物景观为主的生态旅游、生态种养殖,以及其他不损害岩溶生态系统的利用活动。

5) 管理服务区是指为满足石漠公园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务需要而划定的区域。管理服务区内应当规划入口管理区、游客中心、停车场和一定数量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管理和职工生活用房。

功能分区应明确其具体界线,摸清各个功能区的资源特点、面积与制约因素,针对资源特色与制约因素,制订相应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明确功能分区的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落实主要建设内容。

4.4.3 主题定位与发展策略

根据石漠公园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及资源优势等,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石漠公园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进行统筹谋划,明确公园发展的主题及重点旅游产品,石漠公园主题可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经济型、科普宣教型、综合型等,并制订相应的资源利用的发展策略与方法,以提高石漠公园的游客量和综合效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4.5 专项规划

通常可分为保护(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合理利用、防灾应急、协调发展、基础设施、管理等专项规划章节,各章节要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建设思路与目标,落实合理的建设项目与技术措施,各专项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

4.5.1 保护(恢复)工程

针对石漠公园的重要地质地貌、水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栖息地、重要风景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及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等进行规划,该章突出构建完善的保护管理网络体系和保护管理能力水平建设,消除或降低对资源保护的制约因素,制订科学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与工程项目,全面提升保护的整体性与综合效果。如石漠公园存在生态环境较脆弱、岩溶生态系统或植被群落退化区域,可将该区域单独区划为恢复重建区,并将恢复规划单独成章,否则可在保护工程中一并体现。

4.5.2 科研监测工程

根据石漠公园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规划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考察培训,设立科研课题与试验基地,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到石漠公园保护、建设与运营之中,提升公园的科技水平。针对重点保护对象、岩溶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游客量等合理开展监测,准确掌握公园内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动态变化状况,重点是规划科研监测中心、监测站点等科研监测设施及设备,为石漠公园的科研监测工作开展提供支撑。

4.5.3 科普宣教工程

要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挖掘公园内的石漠化防治与生态文化资源及其内涵,明确公园的生态文化与科普宣教主题、科普宣教对象与内容,通过建设科普宣教中心、标识系统和解说体系等设施,以室内与室外、图片视频与实地科普宣教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宣传的高地。

4.5.4 合理利用工程

明确区域合理利用的途径与主要方式,根据不同合理利用途径制订其利用的主要支撑工程与关键技术、规模等,在保障石漠公园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重点规划依托区域景观资源与现有基础设施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旅游规划要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与主题定位,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科学测算公园的日环境容量、年环境容量等生态环境承载指标,并对公园的游客来源与规模进行合理测算,保证生态旅游不会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根据公园定位与主题,科学规划游憩休闲项目,完善公园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公园知名度;同时,根据公园内年游客量,合理测算公园内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的规模与体量,落实建设地点与风格,体现其地域与文化特色,提高公园内的接待与服务水平。

4.5.5 防灾应急工程

重点从有害生物防治、地质灾害防治、防火、洪涝、雪灾、地震、安全与应急预案等方面着手,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灾害及形成原因,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治理”的原则,制订灾害防治目标、对应措施、重点建设工程与应急预警方案等,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小。

4.5.6 区域协调发展

从区域土地利用、石漠化防治、社区发展等进行规划,体现规划实施后区域的土地利用、石漠化与社区经济的预期状况,总结规划实施后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影响与评价,并制订相应对策措施。

4.5.7 基础设施工程

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立足现有设施设备,遵循生态、绿色、环保、安全的理念,对公园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与适度建设的原则,改善公园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公园安全、高效与可持续运转,提升公园接待与服务水平。

4.5.8 管理服务工程

从公园的管理运行机制、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能分工、人力资源需求与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构建公园强有力地组织保障体制,为公园的正常运转提供组织与人才保障。

4.6 支撑保障规划

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保障措施三部分。

4.6.1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范围是指建设期内的工程建设投资、其它费用与基本预备费等;资金筹措应遵循政策引导,多元投入的机制,对体现其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特性的生态保护、恢复与科普宣教等建设项目应以政府及社会公益基金投资为主导,对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等经济型项目实施“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投融资模式,采用承包、联营、租赁等方式进行运营。同时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石漠公园建设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重点从岩溶生态系统安全、林草植被面积与质量的提升、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草植被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降低扬尘、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有益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各种效益。社会效益重点从普及科学知识、科普宣教和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实验;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社会安定、社会福利、社会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评价重点从生态旅游业的门票、交通以及食宿等直接收入,以及区域土特产、工艺品等生产与销售入手进行分析。

4.6.2 环境影响评价

首先要公正、客观地分析石漠公园建设对区域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噪音等的影响,并对建设项目在建设与运营期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正、负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尤其是针对永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娱乐游憩性项目等对区域的长期性影响进行重点分析,并根据其影响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保护与恢复对策,将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综合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建设影响及对策措施,明确提出石漠公园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结论及建议。

4.6.3 保障措施

从石漠公园的建设、管理与运营的实际需要,构建组织机构、工程管理、科研监测、投融资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可信、可靠、可操作的保障措施。

4.7 附件资料

支撑附件资源包括附表、附图和附件三部分。

4.7.1 附表

附表主要有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石漠化类型统计表、投资明细表等,其中土地利用现状和石漠化类型统计表应该落实或乡镇或村级单位,投资明细表应有主要技术标准与要求、单价、数量、投资总额及分投资构成、建设期限的投资,并按建设内容进行统计汇总,相关经济技术指标要遵循国家与地方相关规范,与当地实际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吻合,具有可操作性。

4.7.2 附图

附图要体现石漠公园的区位状况、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分布状况、规划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状况、专项规划等整套图件,图件应与规划文本、实地等形成对应,充分体现基础资源的现状、规划设计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通常应有包括石漠公园位置区位图、交通位置图、水文环境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石漠化分布图、植被类型与珍稀动植物资源图、风景资源分布图、功能分区图、总体布局图、保护(恢复)工程规划图、科研监测规划图、科普宣教规划图、合理利用工程(生态旅游)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基础设施规划图、分期规划图等。

4.7.3 附件资料

附件资料主要包括石漠公园的申报支撑文件、科学考察报告、批复文件等。申报支撑文件通常包括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的请示、县级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国家石漠公园的批复文件及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请示、土地权属与相关利益主体的证明、国家石漠公园管理机构设置的承诺函、专家评审意见与名单以及领导小组等相关文件;科学考察报告是国家石漠公园规划的最核心基础资料,必须由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承担,科学考察报告至少应有植被与植物资源调查报告及植物名录(至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省市自治区保护植物名录、CITIS公约名录植物、濒危植物名录(红皮书))、脊椎动物调查报告及动物名录(至少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ITIS公约名录动物、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省市自治区保护动物名录、“三有”动物名录)、岩溶地质地貌与石漠化调查报告、风景与文化资源调查报告等,专题应有一定的深度,且具有科学性、可靠性、通俗性等特征,实现图文并茂,能准确反映石漠公园区域的资源特征、体量与规模,科学评价区域资源的科学、利用价值,阐述资源保护、恢复及利用的科学途径与手段,为石漠公园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5 结语

石漠公园作为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创新性举措,石漠公园规划设计阶段可以参照国家沙漠公园的相关规程规范进行编制,但又不能拘泥于国家沙漠公园、湿地公园等规范标准。而应根据石漠公园的资源特色、主题定位、发展目标等具体情况,突出生态优先和地域特色,将创新性和规范性结合起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为国家石漠公园的建设与可持续运转提供行动指南。

[1] 马国青,李云,刘勇,等.LY/T 2574—2016国家沙漠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 吴协保,潘高,吴健,等.基于SWOT分析的湿地公园建设条件研究——以贵州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4):67-71.

DiscussionontheKeyTechnologyoftheOverallPlanningofNationalRockyDesertParks

WU Xiebao1,2,DAN Xinqiu1,2,DAI Shengmao3,WU Zhaobai1,2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 Hunan, China;2.Rocky Desertification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 Hunan, China;3.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Manangement Center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13, China)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purpose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rocky desert parks, and put forward the basic process and text structure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also proposed the key content, vertical extent and requirements from the park site selection, theboundaries determining, basic data,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overall layout, development strategy, special planni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to attachment data when compil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technical guidance and standards for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national rocky desert parks.

national rocky desert parks;the overall planning;key technology;discussion

2016-02-01

吴协保(1972-),男,湖南安化人,高级工程师,国家林业局“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主要从事石漠化、湿地、湿地公园等资源监测与规划设计工作。

X 171.4

A

1003-6075(2016)04-0065-06

10.16166/j.cnki.cn43-1095.2016.04.014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石漠化岩溶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