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析

2016-12-28苏苗苗

金融经济 2016年16期
关键词:陷阱常态经济

苏苗苗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新常态下中国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分析

苏苗苗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存在着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比如在经济发展的潜力、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等等。要想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和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发挥政府的作用等等。为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健康持续发展和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开辟道路。

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优势;挑战;对策

一、对新常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新常态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状态,新常态最为鲜明的特征是: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由原先的做大存量到做优增量、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外界宣称中国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噪音、杂音越来越响。我国经济领域的新常态表面上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实质上国家的经济结构却实现转变和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换挡。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平衡、人口红利锐减、收入分配不均、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因素使我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因而防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之后,就很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除了具有经济增长停滞的特征以外,还具有收入差距大、就业机会少、政治乱象、腐败多发等一系列显著特征。习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1]

二、新常态下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分析

(一)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发展潜力优势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总体上经济发展仍然保持增长的速度。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逐渐提升。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如“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等。这些都为我国塑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打开了经济增长的空间。在科技创新领域,我国的“神州”飞天、“蛟龙”探海,高铁、动车逐渐走向世界,为经济增长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的实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规模优势

我国人口众多,因而产生庞大的消费需求。城镇化的发展也促成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市和农村消费市场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在区域方面,我国继续实施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战略,形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局面。我国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得以凸显。

(三)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优势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防止落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中去。经济制度方面,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力的防止市场失灵、失业人数激增等问题,也有力的激发市场活力。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防止政治腐败、民主乱象,为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政治保障。在文化方面,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文化保障。在社会制度方面,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期,社会制度逐渐完善。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社会矛盾,为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社会制度保证。在生态方面,坚持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为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优势。

三、新常态下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减弱

从经济增长方面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要想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整体上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增长创造稳定的人才后备军。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因此,我国要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过去,我国依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带动经济的发展,现如今,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要实现经济长期向好发展,必须要向创新驱动转换。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不可持续等特征,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的方式还要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

(二)人均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为“金字塔型”,主要表现为中高收入阶层相对于低收入阶层比重逐渐扩大,这表明人均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差距较大。在收入差距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城乡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我国现阶段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为“橄榄型”,要想实现这样的收入分配格局,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水平的人数,缩小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的人数,实现居民收入差距合理化。再分配方面,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要重新构建,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三)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

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从经济增长动力的要素来看我国在劳动力、土地、资本的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很难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高强度的能源消耗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数据爆表,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过高消耗,使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受阻,也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和谐。

四、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

(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调整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解决三者之间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提升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要加强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朝着节约型、集约型方向发展。要推动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深化,具有传统优势型产业和新兴的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制造由低端转为高端。全面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推动精致生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局势没有改变,完全有可能在未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二)牵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营造创新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牵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抓好创新驱动的“先手旗”。在我国,“互联网+”、“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计划的实施有力的提高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良好的环境。在创新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如降低对原先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产业的支持与投入,加大对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促进我国在创新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利用好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一特点,顺利实现从“人口数量”向“人口质量”转变。

(三)促进城乡、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城乡朝着互联互通的网络型方向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调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要素流动,打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区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解决因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原因造成的区域之间不协调问题。如国家重点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是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出台的,目的是为了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推动城市功能疏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群带协调发展。

(四)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为投资创造一个稳定开放的环境

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政府应积极主动的为外商投资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改变原先单纯依靠土地、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为外资创造一个安全、平等的投资环境。但政府在工作重要注意守住底线,优化政治生态环境,一方面,将“权力要关进制度的‘笼子’”,另一方面要“保护私权,规范私权”。[3]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服务型政府。

[1] 张军.适应新常态 开拓新境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3)

[2] 钱彤.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N].光明日报,2014-11-11(1).

[3] 刘伟.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前瞻[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1).

猜你喜欢

陷阱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陷阱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陷阱2
陷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