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2016-12-28

金融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权责相关者利益

胡 义

(中石化销售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胡义

(中石化销售公司湖北石油分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企业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市场主体,从注册成立、业务开展到资金回收、利益分配,在整个价值流转过程中建立起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紧密联系,这些对公司现金流有求偿权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权利要求和责任,明确了应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公司目标,并就战略管理过程中和战略评价阶段如何平衡各方权责提出管理建议。

公司战略;利益相关者;战略实施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弗里曼系统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后,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备受推崇。与传统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不同,现代企业在目标设定上越来越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诉求。广义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员工,还包括供应商和客户、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受组织决策和行动影响的任何外部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企业管理或与企业建立各种经济社会联系,从而直接或间接性的影响企业发展。企业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存续,应从目标设定、战略管理、战略评价各阶段上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避免由于一方或多方利益严重受损而危及企业生存。

二、从战略目标设定上协调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1、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责特征

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员工。各方基于资本供给从而形成对公司现金流的求偿权,这种资本包括股权资本、债权资本以及管理者和员工提供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股东基于提供股权资本对公司的剩余权益具有求偿权,因此作为公司战略决策者,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更期望公司能够持续发展、从而获取股息红利;债权人对债权资本的投资收回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能够通过到期还本付息或拒绝贷款等给予公司融资约束;在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者和员工主要是基于市场契约关系,通过参与公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等对公司发展带来基础性影响,从而获得报酬、满足自身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

2、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责特征

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间接层面和延伸层面,其中,间接层面主要是指企业供应商和客户,在与公司经济交往中形成上下游链条关系,其权责产生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市场影响力而建立的契约关系,对公司治理和管理则无权参与;延伸层面主要包括政府和社会公众,这种权责产生是基于法律和道德约束,对企业形成外在监督,此类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涉及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形象声誉的建立。

3、建立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公司目标

在公司战略管理中,相比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公司需要明确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诉求和责任履行,首先应从企业目标设定上协调各方利益,缓解利益冲突,实现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发展。通过建立权力动态性矩阵,对各利益相关者按照行为和权利划分不同的层次,从而警惕高度敏感性的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不可预测行为,防御该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建立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公司目标,从而为战略管理过程提供方向性的指引。战略目标的设定从公司整体层面强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能够避免其中一方,尤其是经营管理者和股东,凭借自主强大的管理权和治理权作出损害他方利益的不当行为,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基调,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错失发展良机,保持公司在均衡中得到持续发展,减少利益冲突带来的战略动荡。

三、从战略管理过程角度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1、战略分析阶段

公司的战略分析是基于公司使命和目标了解公司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公司利益相关者,具体来说:第一,在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时,考虑政府政策导向,尤其是税收法律、环保条款等,这些因素反映了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公司提供税收收入、承担环保责任的诉求,而且这种需求具有强制性,处理不当将使公司陷入法律诉讼或行政处罚,损害公司形象和经济利益;第二,在分析外部产业环境时,利用SWOT模型,结合市场地位和讨价能力,适当分配客户和供应商对公司产品和资金的索偿权,满足流动资金需求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公司陷入债务纠纷中;第三,在分析企业内部资源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人力资源中是否存在竞争力低下的情况,通过寻找技能、知识和决策水平较高的管理者和员工,形成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发挥其在知识经济中的创造作用。第四,在分析公司内部能力时,找出核心能力,明确员工管理层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企业研发能力、生产经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适当的薪酬激励和职位晋升机制实现满足管理者和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同时提高和巩固企业核心能力。

2、战略选择阶段

公司在战略选择时,要结合战略分析的结果,并立足公司目标作出恰当选择,在选择公司总体战略时,需要考虑各方利益需求及其对公司的影响程度,比如,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部分业务应采取收缩战略,对新兴高科技产业在有外部政府政策、税收优惠和内部技术、人才等的支持下采取发展战略;在选择竞争战略和职能层面战略时,基于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将管理层和员工的能力素质与公司战略选择相协调,促进共同发展。

3、战略实施阶段

战略实施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最为密切相关,在实施阶段应落实平衡各方利益,缓解利益冲突,具体来说:

第一,平衡员工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员工普遍有追求工资最大化和工作稳定的要求,即要求企业保障较高的就业水平,但如果股东和管理者基于降低成本费用、增加收益的目标,更偏向于将就业水平维持在最佳水平以保证实现较高利润。此时,公司应充分考虑对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并结合员工职位高低、能力大小及对组织忠诚度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对不同层级员工建立相对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应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对高级职业管理层可以通过给予股票期权等方式,参与分享公司经营成果,从而提高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实施良好的经营管理行为,避免与公司目标的发生背离。债权人对企业形成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战略投资,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此时,公司应结合投资需求考虑不同融资方式,对现有债权人的本息偿还要求,可以借助其他的筹资方式和时间,及时满足债权人要求,避免由于陷入财务危机而破坏公司持续经营的能力。在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过程中,通过健全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设置,建立职工工会、风险履约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来保障员工、债权人等相对弱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供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各机构之间的协调和监督,化解利益冲突。

其次,平衡企业内部与外部间接层面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对于公司和客户、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冲突直观反映在对资金的无偿占用上,客户和供应商期望能增加自身价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非零和博弈给双方实现各自的目标创造契机,公司可以基于领先的市场地位对供应商的资金以应付账款的形式予以占用,但应考虑整体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平衡占用资金的收益和供应商流失或信誉受损的成本;公司也可以结合从客户回收资金时间安排和规模大小,与偿付供应商资金的时间和规模安排相统一,保持资金流通。此外,公司应分析供应商和客户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结合公司长远发展,与供应商和客户形成市场集聚效应,实现整体最优。

最后,平衡企业内部与外部延伸层面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配。对此类利益相关者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如按期足额缴纳税金、保护社会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及支持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发展,对此类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造成现金流出,短期来看,会降低利润、增加企业负担、减少资本积累。但是,满足此类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的要求,关系到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企业应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纳入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中,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关注企业价值的增加。

四、在战略评价阶段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责

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及时对战略的实施和运行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评价过程中也应坚持平衡各方的理念,首先,根据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标准,衡量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是否具有一致性,以企业整体利益为主要指标,全面衡量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满足程度;同时,衡量企业战略实施结果是否反映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要求,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的和谐统一;最后,对战略实施的评价应着眼未来,关注长期发展和未来的持续竞争力,衡量企业战略的实施是否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资源发挥极致,并将战略评价结果反映在后续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战略,重点从目标制定和战略管理过程平衡各方权责,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实务发展和理论研究过程中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重视利益相关者,并不是忽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股东财富的创造,而是更加关注企业的社会联系和长远发展,在享受社会资源和市场交流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形成广泛关注利益相关者期望的企业治理思想,拓展公司治理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建立权责对称机制的新模式,增设相关治理机构,保证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实现和职责履行,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降低企业在广泛社会交往中受到利益冲突的可能性,避免陷入财务危机、法律纠纷和道德危机,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

[1]孙君相,邓俊荣.利益相关理论下烟草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第1期).

[2]罗青云.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第15期).

[3]巫云仙.德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历史和实践:利益相关者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4,(第12期).

[4]张华,邹东涛.权责利对称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2,(第4期).

猜你喜欢

权责相关者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权责发生制在会计中的应用探究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利益链与新垄断
论高校辅导员权责不对等及其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