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航空企业
——大型客机项目的创新实践
2016-12-28金壮龙
金壮龙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航空企业
——大型客机项目的创新实践
金壮龙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支持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战略性产品、战略性产业,在“十三五”取得一批丰硕成果。
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综合国力竞争、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把创新作为应对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竞争的国家战略。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企业创新为主线。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我认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一是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部分行业领军企业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如中国中车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迅速崛起。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承担的一批重大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效显著。如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探月工程(嫦娥号)、载人深潜(蛟龙号)等重大项目带动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高速铁路、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三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与此同时,对标发达国家,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较为薄弱。许多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中国制造”缺乏“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核心竞争优势。二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高水平人才,特别是能够在关键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持续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三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意识还需强化。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在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机制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动性还不够。四是政府政策引导还需加强。要加快形成政府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服务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
发展中国自己的大飞机是国家意志、民族梦想和人民期盼,组建中国商飞公司是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商飞公司是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实施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公司自2008年5月11日成立以来,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始终把大飞机事业扛在肩上,全身心投入到大飞机事业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理念,把创新贯穿到大飞机研制全过程。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边规划、边建设、边研制、边引才、边探索,全力推进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和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研制,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航空企业新进程,积极探索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路子,奋力开创民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第一,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公司作为承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中央大型企业,在股东构成上率先突破了由国资委单一股东构成模式,开创了由中央与地方、相关行业旗舰企业共同投资的多元组织模式,建立了主要由外部董事构成的董事会科学决策制度,形成了具有中国商飞特色的科学决策机制,着力构建高效的运行体系和有效的监督体系。公司按照“主业突出、结构清晰、精干高效”的原则,实行“统一经营,两级管理”的母子公司体制,努力发展成为治理结构完善、战略管控有力、资源配置高效、体制机制灵活、基础管理扎实的民机主制造商。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班子,国资委向公司派出监事会,形成了“权责明确、监督健全、有效制衡、协调运行”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
第二,创新企业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全球、全程、全员”三大理念和“质量、适航、安全”三大意识,实行“计划、技术、质量、适航、经费、人员”六维管理。创新项目管理体系,推进项目组织变革,建立多型号并举的项目管理体系。适应多品种发展,提升系统工程管理能力。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打造“以客户为中心,围绕产品实现过程,坚持自主创新,整合全球资源,协同高效运行,持续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中国商飞公司(COMAC)管理体系。
第三,创新技术创新体系。以大型客机项目为引领,构建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民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多专业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科研平台,打造国家大型民用飞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平台。国内36所高等院校参与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有效形成了成果快速转化机制。通过大型客机项目研制,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C919大型客机突破了100多项关键技术,ARJ21新支线飞机突破了130多项关键技术。
第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确定了“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发展原则,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坚持“主制造商—供应商”发展模式,坚持“小核心、大协作”,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最大限度地聚集和利用国内外资源,着力构建“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中国民机产业体系。加强与国内外供应商、航空公司、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广泛、多元、深远的合作,形成协同研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带动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目前,国内有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16家国际供应商参与了大型客机项目。促成了航电、飞控、电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扩散、溢出,提升中国民用飞机产业配套能级。
第五,其他重点创新。一是凝聚创新人才,打造民机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依靠人才发展项目,依托项目培养人才”的人才理念,推进“百人计划”“领军人才工程”“人才集聚工程”和“青年英才工程”。实施面向70后、80后科技骨干和管理骨干的“商飞之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实施“全球民用航空人才培养计划”。长期聘用海外人才和外国专家128人,中央“千人计划”40人,引进培养飞行员22名、试飞工程师41名。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甘于奉献、勇于攻关、敢打硬仗、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机人才队伍。二是培育创新文化,打造大飞机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航空报国精神,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培育了“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大飞机创业精神。坚持“安、专、迷”,安下心来,专心致志,迷恋大飞机事业。三是研制创新产品,打造自主品牌。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全力推进型号研制。ARJ21新支线飞机于2002年立项研制,2008年成功首飞,2014年12月30日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型号合格证,2015年11月29日正式交付成都航空公司,是中国航线上首次拥有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标志着中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为C919大型客机和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C919大型客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2015年11月2日实现总装下线,累计订单514架。标志着项目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未来新型客机项目研制同样取得了重要进展。
大飞机事业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探索性的工程,研制一款国际标准的民用飞机,风险大、任务重、周期长、挑战多,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型客机项目和公司建设发展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长期奋斗、长期攻关、长期吃苦、长期奉献”,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能力,使自己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作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