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
2016-12-27陈燃
陈燃
摘要:结合现状,针对目前我们所需要的一些电子信息工程培养目标,就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体系重新调整与优化,为了构建一个更好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平台,目的为在各个院校能够培养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提出了院校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一、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国家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我们把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列入到提纲,并且重点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模式下,社会非常迫切的需要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的人才,而且各个各个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也给予了非常大的期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路
1.明确培养专业和人才发展的目的
各高校在设置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和构建丰富的课堂体系中,应该特别注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要重视学校所能利用到的各种资源一起来自不同层次的学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通过原有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和规划而构建的一门新颖专业。通过对社会发展调查,结合实际我们得出了学校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整体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各个课程内容,我们在单科轻重整合方面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调整。综合课程方面的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点足,内容丰富的一个课程体系。对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课本内容的相互联系,还要避免改革后书本知识点重复机率过大。整合课本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个更加完整的基本理论链,让他们对基础东西有一个广泛了解。
3.重点强化教学的实践环节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中,学校应该把所做的实验验、学习、和安排的课本内容结合为一体,采用层层提高的办法,使得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同时进行,而且还要注意课内外互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空暇时间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创新能力。在构建新课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应该重点体现能力本位理论,强化专业方向,体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色。在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方面,各个高校还应该注意到学生就业范围,针对性的开设一些就业方面有关的技能培训。
三、优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注重实践
1.重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与职业和各个工作岗位、能力相互统一起来。围绕把培养目标设定为电子信专业人才,以理论知识够用作为他们的基本原则原则,不能够单纯追求书本上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成性,更重要的是还要突出学生该专业方面应用能力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选出与电子信息方面有关的专业,形成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还要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来设置部分课程和精选一些重点内容。
2.加强与电子信息专业有关的技能训练
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内容要能够反映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获得的基础知识,也需要符合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技能。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这一改革思路,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了一些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素质课程、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课程和校本素质课程群,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能力。
3.增强学生专业适应性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单一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划分更细,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缺乏创新意识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新时代的需要。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适应性能力,扩大学生知识层面的素养,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可以更系统的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几个主干学科类的的基础知识点和基本理论,改变原有教学内容过度狭隘,专业理论不齐全的倾向,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四、结语
立足于社会的需求,了解社会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紧紧靠牢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整体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和重点改革实践体系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具特色的专业,还能够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王能河,但汉久,张志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影像工程)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0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