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马干部告诉我:坚定理想信念何其重要!”

2016-12-27唐余方

当代党员 2016年23期
关键词:广平李兵王阳

唐余方

每隔一段时间,渝都监狱第九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聂广平的办公桌上,就会出现一沓厚厚的材料。

那是服刑人员交来的认罪悔罪书。

坐在被高墙围绕的办公室里,聂广平一次次翻看这些材料。

最让聂广平刻骨铭心的,是那些因职务犯罪而入狱的落马干部的材料。

那些写满了悔恨的纸张很薄、很轻,但每翻一页,都让聂广平觉得异常沉重。

“我本有着美好前程,但在主观上放松了学习,忽视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遵循的党性原则,丧失了自律。”

“尽管从表面上看,我的工作态度一贯比较端正,但思想深处却发生了常人难以觉察到的细微变化,更准确地说,是已经生成了一些‘霉点和‘斑点。”

…………

长期接触这些落马干部,在聂广平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那是对于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思考。

坍塌

“思想的防波堤出现了小小的裂缝,在更大的洪水冲击下,必将出现决堤。”

——摘自第九监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材料

聂广平的梦想,其实是当一名教师。

1999年大学毕业后,专修教育心理学的聂广平被分配到重庆市监狱(今渝都监狱),负责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

“帮服刑人员打开心结,让他们更好地进行改造,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这样,聂广平成为渝都监狱里的“特殊园丁”。

那时,渝都监狱是重庆关押落马干部最多的监狱。聂广平最常接触的,就是这类人群。

在聂广平面前,常常出现这样的谈话对象——

他或她,曾经大权在握、志得意满,如今却终日面容憔悴、意志消沉。

他或她,曾经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如今却见人唯唯诺诺,仿佛再也直不起腰杆。

他或她,曾经荣誉加身、光芒耀眼,如今却身陷囹圄、自卑自叹。

…………

“这些服刑人员的人生,仿佛从云端骤然跌入深渊,其改变之剧烈、结局之悲凉,常常让我唏嘘嗟叹——而他们人生的‘坍塌,无一例外都从理想信念的动摇发端。”聂广平说。

李兵的人生,就是这样“坍塌”的。

服刑人员李兵曾担任涪陵区某局局长。军人出身的他不仅工作业绩突出,而且作风优良,在群众中的口碑也极好。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干部,却因为“一念之差”,最终晚节不保。

李兵快退休时,托朋友给自己的新家装修。

“柜子本来说好一万元,开的发票也是一万元,但对方用的材料却是两万元的。”李兵这样对聂广平说,“当时觉得这点东西没什么,于是就接受了。”

有了第一次,也就有第二次。

后来,不断有人给李兵送“好处”。抱着“自己就快退休了”的侥幸心理,李兵将“好处”悉数笑纳。

东窗事发后,李兵被判处无期徒刑。

“人的贪欲是止不住的,理想信念一旦动摇,就会有坍塌的危险。就像是被白蚁侵蚀的大树,一旦白蚁进入了,大树很快就会倒塌。”聂广平说。

换“水”

“我的心中产生了不知足、不平衡的畸形心理,对金钱拥有的欲望增强,对政治学习和对自己的要求逐步放松。”

——摘自第九监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材料

服刑人员杨庆,仕途顺风顺水,最终进入巴南区某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在任职期间,杨庆接触了各类人群,其中不乏坐拥香车宝马的大老板。

对比他们和自己的生活,杨庆心里渐渐生出了“委屈”。

“身边的好多人都发了财,他们拥有别墅、名车,还整天抽名烟、喝名酒、穿名牌。相比他们,我是个大学生,学历高,手中还有一定的权力,每个月却就只有那么点工资,心里难免失落。”杨庆这样对聂广平吐露心声。

随着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杨庆的心态也不断变化着。

原本严于律己的杨庆,开始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后来又发展到收受他人钱物。

五年间,杨庆累计收受贿赂上百万元,也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和落马干部接触多了,聂广平也总结了他们身上的一些相似点——这种心态上的微妙变化,就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聂广平将这样的变化比喻成一杯水。

“这些人曾经就像一杯白开水,清廉纯洁,信守党员的理想信念。然而,随着权力的膨胀,他们在‘落差很大的环境里呆久了,就逐渐把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丢了——就像把杯中开水倒掉,而装入了污水。”

十几年前,渝都监狱成为警示教育基地,每天都有单位组织干部来这里接受教育。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聂广平开始着手收集服刑人员的警示教育材料。

“我还到你们监狱来接受过警示教育,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进来!”在渝都监狱,聂广平常常听到类似的话,这让他越发觉得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来接受警示教育的人,但凡能听进去一点,也不至于有这种结果。”聂广平说。

为了帮助这些服刑人员倒掉“污水”,聂广平和同事们会定期开展专题教育,通过讲座、心理辅导和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引导他们悔过自新。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让聂广平心里持续回荡着“警钟”的鸣响。

心殇

“一人犯罪,苦果全家品尝,坐牢的痛苦莫过于此。”

——摘自第九监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材料

聂广平的老家在河南濮阳农村。

由于家里负担太重,聂广平是家里四兄妹中唯一完成大学学业的。

成了一名监狱民警后,这个在黄河边长大的汉子,更加深刻领悟了什么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的道理。

在监狱,聂广平认识了不少和自己经历相似的服刑人员——他们也来自农村,也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

唯一不同的是,这些人在命运改变之后迷失了心智,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王阳就是这样一个服刑人员。

王阳曾是某单位“一把手”。因职务犯罪入狱后,他儿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情绪也糟糕到了极点。

有一次,王阳的家人来看他。

探视结束后,聂广平发现王阳的情绪非常低落。

“你怎么了?”聂广平关切地问。

“担心孩子。”王阳冒出这句话后便不再言语。

后来,聂广平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王阳的儿子染上了毒瘾。

“我原本想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却不料竟亲手把家人的幸福给毁了。”王阳懊悔不已。

服刑人员唐开明也是如此。

唐开明有个天真活泼的女儿,他因职务犯罪入狱时,女儿只有7岁。

因为想念女儿,唐开明曾打过一个电话回家。

“爸爸,你在哪里?你什么时候回来?”女儿开口就问。

这一问,问得唐开明泪水涟涟。

“什么时候能回去呢?我也时常这样问自己。等我回去的时候,女儿应该已经18岁了,那时,她还会叫我一声‘爸爸吗?”唐开明对聂广平说。

看着这些即将进入暮年的服刑人员,聂广平心里并不好受。

“人一犯罪,伤害最深的,往往是自己最亲的人!”聂广平说。

坚守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的只有几步——不贪不占,心安理得,自己轻松,家人安稳,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摘自第九监区服刑人员警示教育材料

聂广平每天的活动范围,主要在六米高墙围绕的区域内。

而服刑人员的活动范围,只有自己所在的监区。

“当日复一日待在一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你才会觉得自由可贵。” 聂广平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不会去苛求什么,能够本本分分做好党员该做的事,就很好了。”

这些年来,聂广平在这样的想法支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踏实、知足、乐于奉献的心境。

聂广平觉得,人一生值得追求的生活,无非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值得付出的工作。

而得到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聂广平肠胃不好。记者采访他的前一天,他正在医院检查,原本打算第二天再去复查,但考虑到监区还有工作要处理,他又把复查时间往后挪了挪。

采访当天,聂广平一直忙到中午。

其间,“警务通”电话不断响起。午饭时,聂广平三两口就吃完了从食堂打来的盒饭,便迅速投入到监区的工作中去了。

这两年,第九监区新来了六名年轻民警。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聂广平总是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帮到这些年轻人。

于是,聂广平主动给新入职的民警讲授专题教育课,还会私下找这些年轻人谈话:“作为党员和监狱民警,我们心中要有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每天,聂广平都会沿着这样一条路线下班——从办公楼下来,穿过监区,经过一道道安检,再从大门走出。

对聂广平来说,每天最温馨的时刻,就是下班回家。

而在聂广平身后的监区里,那些服刑人员,也许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幸福时刻了。

(文中服刑人员为化名)

猜你喜欢

广平李兵王阳
“广平建行乡村振兴杯”首届微型小说征文获奖名单
Digital synthesis of programmable photonic integrated circuits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影子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ative Person
《魏书·广平王元怀传》补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