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委己待人”,给心灵自由
2016-12-27乐颖
乐颖
尽可能给别人提供便利、总是想要讨好别人、知道别人不喜欢自己会很惶恐……如果你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些行为和想法,那你就要警惕自己是否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在“讨好”的背后,可能是你心里有个错误的观念:“我不重要”,至少,“我不如别人那么重要”。如果不加以注意,很有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对生活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从现在开始,每当无法拒绝别人无理要求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也有好好爱自己的权利啊。
★Psychological Card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本质上类似于商品交易,付出是期待回报的。为别人做事,感激和赞扬就是一种反馈,而为自己做事有时候反而没反馈。在“讨好者”的认知中,对于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赏的途径,只有“讨好”别人这一个方式。在他们看来,“讨好”别人是获得别人认可的最容易的途径。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容易发展出讨好型人格,他们的自我的价值都有赖于别人的肯定,他们会有很多过度的助人行为。但也有一些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自愿的。他们甚至会厌恶后悔自己的付出,可下次遇到了类似的请求,他们仍然很难拒绝。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1.内心敏感,很会为别人着想,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了别人的帮助时总会受宠若惊。
2.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绝对方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的愧疚与惶恐。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4.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很少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好形象。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自己的“逾规”行为。
★Psychological Story
案例:
麒麟熊:在我过去十九年的生命里我一直是一个“讨好者”。说起我的讨好型人格,那真的是历史悠久了。因为妈妈的情绪阴郁多变,我从小就学会了根据各种小细节来判断她的心情,从而决定我的行为和语言需要多么的小心翼翼。也就是传说中的看眼色啦。可能从这开始我就走上了我讨好型人格的不归路。对身边的朋友们,我都会尽量去做让他们开心的事,说让他们开心的话。当然,这些都是从我的角度去猜想的。所以其实我十分痛苦,我要不停去观察别人的言行和表情,接着揣测他们的想法,这是一件非常累的事。而别人的情绪和行为很难会因为我的言行而改变,这样有时候我就会很挫败很抓狂。
因为不太敢得罪人,所以我会不自觉的压抑自己成全别人,但大多数时候,也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的理解。我也想不喜欢就说不喜欢,不想做就说不想做,可是一旦事情发生后,我的第一反应就会选择怎样不得罪人,很苦恼,也很讨厌自己这种想太多顾虑太多的性格。
我觉得自己是活在别人对我的期待中,总是在不停追逐着别人对我的认可,总是像个卑微的奴才一样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但事实上,我已经意识到我越是寻求别人的认可,越是讨好别人,就越是会被别人不当一回事,越是会被别人看不起,越是会觉得自己一文不值。我该怎样改变自己呢?
心理急诊室:
首先,你需要意识到,做一个“讨好者”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也是对自我价值、对自己的生命最大的践踏。我们没有必要去讨好任何人,我们凭什么要对别人低声下气?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理直气壮的做自己?
当然,要做出改变,先要了解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1. 讨好型人格之所以会像上瘾一样不断地讨好别人,在潜意识中最大的一个动机其实是:期望他所讨好的对象能够对他的这种讨好给予相应的回报。在讨好对象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只会付出更多的讨好,投入更大的付出,期望讨好对象能够觉察到他们的需求。随着讨好者对讨好对象的付出越来越多,就更难停止讨好,就如同买彩票的心理一样,讨好者投入了太多的“沉没成本”,他们往往“不甘心”令自己所有的付出和讨好都化为幻灭,因此只能陷入“无休止的讨好并期盼着别人永远不会到来的回报”之中。2. “讨好者”的内心是空虚的,因为他们将全部的关注都投放在外界和别人身上,他们只能通过不停的“乞求”别人关注与赞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因为没有建设自己强大的内心,没有来自内心深处的力量给予自己滋养,所以当他们与人交往时,为了避免冲突和被别人否定,会在一开始就完全放弃自己的主动权,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望,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对方的感受,生怕对方稍有不顺便会否定或离开自己。
现在,请你认清关于你自己的这样一个事实:你从来不关心“你自己”,你从来不主动的培养“你自己”的内心充实——所以你的内心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匮乏的状态——因此你只能通过追逐外界的认可和关注来“暂时”填补你的空虚。但是你必须要意识到:内心的空虚永远都无法被外界的力量填补。外界的力量,别人对你的关注那都是你无法控制的,你只能对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是要建立在你的自尊自爱,建立在你内心充实,不再向外寻求的基础上。任何“讨好”他人的行为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帮助和满足。
爱己是要排在爱人之前的,我们爱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我们自己有余了,才能给别人。尤其不应该为同等的,或者别人更小的福利来牺牲自己更大的福利。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有些人觉得,跟别人保持合适的边界,判断什么时候该帮助什么时候该拒绝太累,所以要么干脆来者不拒,成了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老好人,要么干脆当孤家寡人,直接远离人群,既不接受帮助也不帮助他人。
反之,如果你能够正视自己的价值,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肯定自己,认识到对于朋友来说你是重要的,对于团队来说你是有价值的,对于你自己来说更是无可替代的重要且唯一的存在。当你觉得自己重要了,对于该不该帮别人,该帮到什么程度,也就容易判断了。
而且,你必须意识到:社交关系中,对方会如何看待你、如何对待你,本质上只是取决于你个人的价值,你对别人的任何讨好行为不仅不会令你和对方的关系变得更好,反而会降低你在对方心目中的价值。社交关系绝不仅仅是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对别人的付出能否获得别人的回报,最根本的是取决于你是谁,你是否有足够的价值。
所以现在你是否明白了?你根本完全不需要在意别人会如何看待你对待你,你也完全没有任何必要讨好别人,你需要做的只是关注你自身,努力去提升你自己的“价值”。你拥有了足够的价值,别人自然会尊重你,或者说在这个时候你为别人的付出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你希望别人满足你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你没有足够的价值,再多的讨好不仅没用,反而会令别人在心里贬低你。
★心链接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
1.停止讨好任何人。
从现在起,不再讨好别人。也许你已经在心中不住的盘算并给自己找借口:我很珍惜我的朋友,万一我不再讨好他之后他离开我了怎么办,我岂不是会变得非常孤独?首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对于“不讨好别人”的定义理解是错误的,你以为不讨好别人就是完全走向讨好的反面,不讨好别人就是对别人冷若冰霜,就是不再帮助别人。
No,不讨好别人的意思是说你要用一种正常的方式去和别人交往。该笑还是笑,该帮忙还是帮忙,只不过是你该反对的时候就反对,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你只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再摆出低姿态讨好别人了而已。这样你才能逐渐从讨好模式中走出来。而且,当你是一个“讨好者”时你所建立的一切人际关系90℅以上都是无效的,因为你是一个讨好者,别人都不会把你当回事,这样的人际关系根本不会在未来带给你什么实质性的利益或帮助。你首先得拥有放弃无用的东西的勇气,才能获得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果断和能力。
2.培养内心的充实感与富足感。
讨好者一切讨好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内心的空虚与匮乏,所以不得不不停地从外界寻求关注和赞赏来填补。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颗强大的,温暖的内心,能够时时刻刻获得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的滋养和支持,就不会害怕孤独,不会陷入迷惘,也不会被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影响,就能坦然的接受无论是外界的赞美还是贬低。坚定而果断地做自己,成为一个内心真正强大的人。
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反复暗示自己,自己有力量的,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态。在参与讨论的时候也要多争取机会说出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不讨好别人的后果没有那么可怕。毕竟在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就会自带光环,不需要去讨好太多人。不要总是想别人会怎么想,其实一般来说讨好型的人格的人因为顾虑比较多,做事情一般会比其他人有分寸。其实每个人都有想要讨好的人,但是没有必要讨好所有人,爱憎分明很重要,人交朋友靠的是相互吸引,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不要强求所有人都喜欢你。
3.培养一件能带给你成就感的爱好。
虽然理论上来讲我们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内心力量就不会再去讨好别人了,但是在你还没到达那个状态之前,你的内心还会一直是空虚和匮乏的。为了防止你忍不住又想讨好别人,所以能够从一个你“可以控制”的事物中获得力量是令你度过这段过渡期的一个比较理智的选择。无论是一个爱好、兴趣,还是学一项技能等等,这些都能够带给你成就感,自我满足感,自我确认感,或是别人的关注与赞美等。
而这时候别人对你的关注和赞美不再是你通过“讨好”得来的,而是因为你为你的爱好、技能等付出了努力,你在这些方面证明了你的价值与能力,所以别人自然而然的给予了你关注和赞美。
最后,希望你能够真正的理解并付出行动,希望你不要再追逐别人的认同,希望你停止对自我的贬低,希望你学会真正的爱自己。不要让本该属于你自己的灿烂生命,在对别人的“讨好”中被埋葬和虚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