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社会化构想在高中语文课的生成
2016-12-27丁雪霞
丁雪霞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围绕性别做了社会性的解说:“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自身的个性。”和睦相处即表现出一种社会性,而保持自身的个性是实现这种社会性的根本。这里所说的个性无非是男性别于女性,女性别于男性的一些性别上的独特点。这些独特点有生理、心理、行为、社会性等属性,是可以被左右的,或“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或“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但同时也是可保持和矫正的。保持人格的纯真,予以行为到心理的矫正。尤其是对学生个体性别社会化、人格塑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校教育,应当承担此重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显现出一种“性别特色”,这种“性别特色”的消极和积极之处都由作者的文本而定,但教师可相应地运用之,将隐蔽在教材中的两性特征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以此来教育学生将自身性别社会化。
一、挖掘性别社会化的意识
在学校学习中,男女同学要预先有以何种力量、色彩注入社会的构想,并为之努力,以所构想的方式投入社会怀抱,彰显个体特有的性别特色,这便是性别社会化的具体说明。学校这样的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包括高中语文学科。教师要把握好高中生这一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围绕教学文本内容,有意挖掘学生的性别社会化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个体拥抱文本中的性别,然后以理解的姿态与文本中主角性别的积极社会意义水乳交融,感受行为,模拟行为,呼唤出点染自己特色的性别社会化魅力。
例如,在学习舒婷《致橡树》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每个意象的表层意义,还应让学生挖掘每一个意象背后的性别意义,并加以理解,从中获得启发,呼唤自身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意识。在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本诗中找一些表现性别意义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并探讨一下自己看到的性别角色及其社会化是怎样的。
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一句使“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等句有了归属。学生纷纷道出所表现的性别社会化特色,即婚姻、爱情中,女性的自主、独立、平等、分享、承担等精神。当然,这首诗绝不是女性的自言自语,一个“致”就说明了这点。教师还要请男生做一下说明,“看到这样的致辞,作为男性,你是怎样看待的”,这样的问话会激发男同学对诗的参与度,同时,也开启他们的性别社会化意识,即如何对待女性。
二、读人观己
在各大书店的畅销书籍中,“心灵鸡汤”的比例占很大部分,学生经常用这些书来治愈自己惰性、悲观等消极的情绪态度,效果也十分明显。这就涉及到“读人观己”,通过读人,读他人的人生、态度、行为,反观自己。这也可以运用到性别社会化教育上,以语文教材文本作为教育蓝本,用读人观己的方式剪断个体性别意义上的“毒针”,这是矫正和保持的过程,是使学生正确对待性别特点,并使之社会化的必要阶段。
以汪曾祺所写的《金岳霖先生》为例,该文章是描写人物的上乘之作,笔法幽默,全文贯穿一个“趣”字,包括外表穿着、学科、提问、讲学、爱孩子的方式、爱人的方式、接触社会的方式都表现了特有的“趣”。当然,金岳霖不仅是一个患眼疾的哲学家,他还是一个男人,身上散发着男性应有的性别气质,这种性别气质是社会化的,具有十足的魅力,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去探讨自己认为最能感动自己的性别、品格魅力,诸如真诚、坦荡、热情、热爱生活等,这些都使人难忘、感动。经过学习,男同学会在心里反观自己,摆正对生命的态度。
三、向现实生活延伸
性别是社会性的,同样也是个人性的,只有处理好生活中表现的性别意义,才能更好地回归社会,闪烁性别的社会意义。所以,教师需要运用特定的教学环节将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让知识成为引导学生更好生活的指南。教师还要带领学生由课堂“打人”生活,真正以实践的方式重塑性别意义。
例如,在学完舒婷《致橡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将来的爱情、婚姻写首明志诗,陈述自己在未来生活中要显现的性别特色。他们在写的过程中,是不断思考的,脑海中也必然呈现出自己所构想的现实画面,这对于其性别意义社会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性别,导致学生性别个性缺失,这不利于学生社会性的更好发挥。因此,在频繁涉及性别特点的语文学科中,教师要重视这种教学,予以学生性别社会化意识的启发,剪断学生性别意义上的毒针,并予以延伸,让性别生活化,为更好的社会化呈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