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爱生命》教学案例与分析

2016-12-27陆绍琼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预设日子生命

陆绍琼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习惯和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在教育急功近利的今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考试题目转,课堂教学多数时候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担心课堂出现与预设不一致的问题生成,因而在实施教学预设时,尽量避免出现与自己预设不一致的课堂生成,忽略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训练。基于这个教学现状,笔者就一次探讨课《热爱生命》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如何处理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一、课堂情景再现

1.情景导入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指名朗读。你认为本文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生1:作者对虚无主义的“生”与“死”的看法是什么?作者在本文想要表达什么?怎样才能算热爱生命,对得起自己?

生2: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如何热爱生命?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生之本质在于死”?

生3:为什么题目是“热爱生命”?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生活中如何做到热爱生命?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如何看待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看待生命?

4.引导学生赏析课文

剖析第一层面:常规生命形态——活着。

师:作者在谈活着时用了什么方法?怎样活着?

生(集体):用对比。用度日作为例子来对比。

师:作者对好日子和坏日子分别是什么态度?如何对待好日子和坏日子?

生1: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师:什么是好日子,什么是坏日子呢?

生1:好日子就是一天中心情好的时候,比如帮助了别人,自己感觉很开心。坏日子就是一天心情烦闷的时候。

生2:刚考过试,我们班考不好,心情不好。

剖析第二层面:特殊生命形态——死亡。

师:为什么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生3:生是生命的起点,死是生命的终点。

师:既然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死亡,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死亡呢?

生(集体):只有乐于生的人,才不真正感到死之苦恼。

总结,出示主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享受生活,让生活过得丰盈充实。对于死亡也不会感到苦恼。学生读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读原野的《人生》。

5.练笔

请以“——生命”为题写300字以上的小作文。

二、问题分析

综观本节课,教师的预设是非常细致的,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也注意和学生互动,但对学生的生成的关注却少了一点。

首先,本堂课第一个有效生成点是学生上台板书的9个问题。遗憾的是,教师在出示自己的问题时不做任何评价就把学生的9个问题给擦掉了,学生的思维认知又统一到了教师预设上来,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思考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其次,在处理“什么是坏日子”这个问题时,学生联系实际,谈到了考试不好心情不好的日子就是坏日子,是第二个有效生成点。教师未及时引导和点评,就回到了自己的预设上来,“遭遇痛苦挫折的日子就是坏日子”,这样抽象的灌输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第三,结尾练笔时,教师的预设关注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在写的过程中,却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要求过多,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在检查学生成果时,有两名学生的练笔与朗读非常精彩,这是第三个有效的生成点。课上到这儿,应该是进出精彩火花的时候了,教师却没有及时给予点评与鼓励。那么,面对课堂上那些非预设性的又是有效的生成,教师应怎样来处理呢?我们应该摒弃浮躁和功利,回归教学规律,给学生一点时间,留给学生一些空白,静待花开。

三、解决方法

1.摒弃功利主义,回归语文本真

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很多一线教师都感觉到它已不再姓“语”了,面对现在以分数来评价老师的尴尬现状,人们深深感到,语文教学的步子迈得太快,灵魂已经跟不上了。而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门“慢”的艺术。因此,我们只有摒弃一切浮躁和功利,回归语文教学的规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2.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

许多教师认为,上课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的过程,“预设”与“生成”虽然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但更应该是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只有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辅之以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评价方式,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加稳健踏实。学生主动学习以后会提出哪些问题,发表哪些观点不能完全预测,学生之间的讨论会在哪些方面发生争执,产生困惑,是否会产生非预设性的生成,同样不能完全预测。因此,给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热爱生命》教学中的第一个生成点,授课教师应及时整合学生思考并整理出来的9个问题,把相同的问题合二为一,梳理下来,这9个问题可归纳为:(1)作者是怎样看待“生”与“死”的,他的看法与虚无主义的“生”与“死”有什么不同?(2)生命的意义是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如何才能做到热爱生命?这三个问题,刚好贯穿全文内容,这时给学生一点时间分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认识,达成共识,并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在检查成果时适时精当的点评,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作用,在讨论一点评一激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再如本堂课第三个生成点,教师也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时间练笔,却不断强调写作的要求,扰乱了学生的思维,没有给出应有的空间。而在学生汇报成果时,教师未做精当点评,只是轻描淡写地用写得好不好来评价作品。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完全可以通过习作来体现。

因此,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吃透教材,结合学生可能需要的问题来设计教学,依“问”定教。课堂上,细致耐心,大胆放手,给一点时间,留一些空间,相信学生,随时发现问题,借助问题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降低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负面效应,同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由此更好地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猜你喜欢

预设日子生命
云上的日子
逝去的日子不说谎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