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则
2016-12-27原因
●原 因
读书笔记二则
●原 因
缘结诗思心自安
“缘”这个字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效应是微妙甚至奇妙的。譬如有些人或者事物,虽然名头响亮、头脚光鲜,你却不愿与之亲近甚至接触;而另一些看起来平平常常不起眼,你却又不可思议地与之一拍即合,甚至一见倾心。
有时候,“缘”就是风,左右着情感招展的方向。
于我,读诗也一样。
说真的,对于某些以脏丑为美并借此显示视觉的新锐,或者以玄奥艰涩为深刻来炫耀表现手法之前卫的诗,虽然叫好声一片,我却不喜欢读。一是读起来觉得不舒服,二是读起来嫌累。是的,万千思绪中,告别与想念、悸动与平静、哀恸与欢喜、怜悯与自伤,都可各自成诗。但我总觉得,或警醒,或疼痛,或心酸,或悲愤,或温暖,或惆怅,或甜蜜,或五味杂陈,诗给予人的,都应该是一种情感的谐振、心灵的共鸣,一种让人陶然于其中的精神上的美感享受。在对它的阅读过程中,一般是会分泌一种明澈的快意的。如果读起来如同遭罪,那就不如对它敬而远之了。
我喜欢读的诗,不一定是当下那些自诩或者被鼓吹为“改写了历史”的诗,却一定是与我相投缘的诗,就如黎吉珊收编于诗集《遥远的山居》里的这些作品。
当然,喜欢或不喜欢,只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涉,仿佛饮食习惯。我不勉强自己的阅读趣味,也愿意尊重一切有价值的诗文。这种态度,也许能成为我与不同审美向度沟通的钥匙。
诗贵在情真意切,也贵在意蕴悠远。
也许由于他家境贫寒、早历世事,笔墨不经意就染上了风霜;也许由于他有着不安于一隅而浪迹天涯的经历,词句就流溢着漂泊感和沧桑感。我清晰地感觉到,缠绕在黎吉珊诗歌的字里行间的,是亲人的爱和故土的牵绊,如丝如缕,扯不断,理还乱。
这是除夕的黄昏习惯性地
七十岁的父亲……
……
把从供桌上端下来的鸡鸭剁好装盘
儿孙们……
时不时伸手从盘中抓一块肉塞进嘴中
……
不甘落后的鸡狗以及猫
也伺机偷袭被父亲用刀背敲得嗷嗷直叫
在旁边的母亲往灶中欢快地添柴加火?
新年便在锅中冒着腾腾热气芳香扑鼻
……
多么希望这样的情景就像贴春联年年重复
卷一《故园的守望》中的这首《闲记》,用趣味盎然的细节编织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向我们展示出童年在山居生活中的快乐以及昔日情景不再的淡淡惆怅。语言朴素却满带着人间烟火味,特别是结尾一句,仿佛信手拈来,却四两拨千斤,平实中暗藏悠长韵味,我很喜欢。
他的另一首题为《故乡情》的诗写道:
满头白发的父亲
正忙着杀鸡宰羊
母亲也在挑水摘菜洗碗
幸福地忙活着
厨房里飘着炖肉的香味
馋得那条老狗围着转悠
侄儿们不时偷偷地揭开锅盖
焦急地瞧瞧肉煮熟了没有
庆幸父亲母亲都还健在
那些熟悉的亲人们也都还在
我于是才成了这个乡村的客人
故乡啊
那些曾经的往事再遥远
只要围绕在亲人们身边
一切美好的记忆
还是那样真切
那样绵长
这是对一次归乡省亲的抒写,熟悉的场境又春联般张贴在眼前。只是这一次,他蜕变成了乡村的客人。但亲情不逝去,一袭披在游子身上的乡愁就会被捂热,被“疾飞的燕子衔走的童年”就会重新回到心中。
艾青在《诗的散文美》一文中说:“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
黎吉珊的这些诗,不用华而不实的文字作泛滥的抒情,却用口语和精心挑选的细节还原可触可摸的诗意生活画面;不用刻意设置的韵脚增加诗行的音乐感,却有着疏朗的节奏和自然天成的铿锵,散发着诗的散文美。他的诗坚持用本色濡染文字、以真情点亮人心;不以芜杂冒充丰赡,却以表面的清浅传递实质的深厚,恰似一个一见面就让人觉得靠谱、有缘和你成为朋友的人。
黎吉珊毕业于国内一所名牌大学。踏入社会后,多年来一直漂泊在不同都市的浮华喧嚷中。是诗歌,在这个表面繁富而实际凉薄的人世,默默地赠与他缕缕高贵的暖意,让他在精神上获得一种慰藉。缘结诗思,内心的波澜不断拍击忙和累的间隙,催他握笔。
父亲深夜奏响的二胡声;母亲的白发和她因儿子的归省而产生的喜悦;老屋的门槛,屋前的那棵苦楝树……时间之河向远方流去,一个被山村的宁静喂养的少年就被抛弃在了遥远的过去。他流过泪,这泪水干净如滚动在树木、庄稼上的露水;他怀揣梦想,这梦想闪亮如山村、小镇的灯光。在时间的河岸行走,他拾取了了很多也丢弃了很多。他不能不用漂泊的苦涩来酿制忆念的甜蜜,不能不用在流浪中抒写的文字来与心灵深处的伤痕抗争。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疼痛,又是怎样的一种诗意情怀?
流云疏淡
轻栖碧柯之上
落霞泛紫
总被鹭影描乱
如练山泉
奏演天籁的和响
古渡空寂
一叶轻舟远去
木桥深深
斜出几处人家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他的故乡却永远在梦里诗中伸枝展叶。在这首《遥远的山居》里,他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安详静谧得让人叹息的世界。我想,故乡在他的诗中是被漂洗得更美丽了。也许这是一个理想国,一个乌托邦化了的故乡,然而,梦在,诗在,人生落脚的基石就不会坍塌,就会有着“……虽然身在异乡/却常常误认为自己正睡在/老屋门前的那张旧稻架床上”的踏实。
在黎吉珊逶迤的足迹中,曾有几枚遗落在昆明。这座秀美的古城,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诗情。“去聆听一下吧/去西山的龙门/众佛就坐在明月下/以千级石阶为弦/弹响万壑松涛(见诗《西山》。”“我相信/在明月如轮的/五百里滇池上/温柔的云朵可以洒落/千年的血泪/如丝的清风可以穿过/铁石心肠(见诗《滇池》。”“只要把翠湖/轻轻一抖/便春满人间(见诗《翠湖》)。”每个到过昆明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昆明。黎吉珊诗中的昆明,月光如泻,柔软、单纯而富有禅意,让人有别开生面的感觉。
就是在黎吉珊客居昆明期间,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终在2011年获得该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曾应云南艺术学院之邀到昆明讲学。我的一位作家朋友与他有一次晤面。他对托马斯说,能够相见,真是有缘。托马斯就问,何谓“缘”?友人答:在时间的长河里于这一刻,在广袤的世界上于这一处,数十亿人中的两个,不可思议却又实实在在地相遇了,这就叫“缘”。托马斯听后感叹道:东方古老的哲学实在太神秘深奥了。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对“缘”心存感恩。黎吉珊与诗结缘不是始于昆明,但在昆明期间,他以诚交友,常与多位当地的诗人(包括我)砥砺切磋、谈诗论文。在这里,他加深了与诗的缘分,遭逢了一个写诗路上的重要驿站。
与他一直保持着联系的我知道,这几年他曾在《诗刊》、《中国作家》(网络版)、《绿风》、《诗词》、《边疆文学》、《云南日报》、《春城晚报》、《语文报》、《三亚晨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诗作,收获颇丰。如今,他的诗作结集出版了,真为他感到高兴。
缘结诗思,黎吉珊用文字建造了一座精神家园。与他一首首以美为美的诗结缘,我沿着他的抒情之路游荡探寻,拉拉杂杂记下以上观感,求教于所有喜欢《遥远的山居》的朋友。
我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有时候,“缘”就是一种情感的投向,决定着我们的一部分行为。
为故乡作传
一个当年曾经在罗坪山麓砍柴拖竹、挖药放牧,在凤羽河畔栽秧割稻、挖田种地的少年,自然看够了山野间的松林塔影、古道上的人往马来、田坝里的灿黄菜花、打场上的高耸谷堆。故土的山水名胜、风俗民情也就在他的耳濡目染中如一幅幅素描写生般熟稔于心了。
滇西洱源县的凤羽镇是杨鲲峰的衣胞之地,也是一方经他的笔悉心描绘而让人心驰神往的暖土。鲲峰写他故乡的文章,已经编辑成册,出版发行,书名为《桃源古韵凤羽》。他嘱我为之写序,诚恳而执着。想到由此又能认真读完一本友人蘸着心血著写的书并从中获益,我欣然答应下来。
其实,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曾在凤羽的一个小村庄住过一段时间。印象中,那里四面环山,坝子里河溪纵横,眼前望去皆绿岭,梦中到枕是水声,很有王维诗歌的意境。读鲲峰《古韵悠悠桃花源》一文,中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驻足凤羽后曾赞叹‘曲峡通幽入,灵泉夹水居,古之朱陈村、桃花源寥落已尽,而犹留此一奥,亦大奇事也’”的记述,这才知道把这里看成桃花源古已有名人。这也许就是在取书名时,鲲峰冠予他的故乡凤羽“桃源”两字的理由。
他的这本书稿,分为五辑进行编排。顺着秩序读下去,我仿佛再次来到凤羽,得以对之有了更深的了解。
花木扶苏的白族庭院,可供人诗意地栖居;遍缀山野的梵宇僧楼,抒发着佛国妙香情怀。道人石松风盈耳,白石江飞瀑轰鸣。神秘莫测的清源洞留下徐霞客寻幽访胜的足迹,松廊桂苑的帝释山写有杨升庵才气四溢的诗文。神奇美丽的鸟吊山世世代代记载着彩凤桥的故事,扑逆迷离的白王庄祖祖辈辈讲述十分水的来由……
在第一辑《桃源景致》的几篇文章里,他以优美的笔触把凤羽最旖旎多姿的景致为我们一一进行了描绘,让人沉迷、陶醉。而接下来的“古驿风情”一辑则告诉我们,这是一座古风犹存的小镇,民情风俗色彩斑斓。辞旧迎新,人们在春节耍狮鹤、舞龙马、荡秋千、接本主、闹春王正月。村民们三月祭先祖,四月开秧门,栽插结束田农乐,艾香隐隐过端午。六月丰收在望,凤羽河畔火把闪烁。中秋佳节,各家各户月饼飘香。里巷仁和,板凳乡戏独具特色,嫁娶习俗别具风情。
这是一组生动的文章,那些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被鲲峰用有血有肉的情节、细节,形象逼真的场景、画面,表现得可触可摸。读来似身临其境而深受感染。
凤羽的田园情趣让鲲峰几度梦回。他忘不了河畔的水碓、水磨、水辗、水车、古桥以及村野间的清溪浅河;忘不了村口大照壁前的古柳,苦中有乐的耕读生活。还有一进四院的老屋,古井老李的后园……
乡愁袅袅,不仅缭绕心头,也往往回旋在舌尖。小红米喷香,大麦酒醇香,谷花鱼鲜香,白杜鹃花汤淡淡然透彻肺腑地香。还有羊生皮,还有萝卜色……传统美食的制作蕴藏着当地人的情感,而且不经意间传达出一种饮食文化信息,有时甚至隐藏着一些感人的故事。
《乡愁呓语》和《唇齿留芳》两辑的文章,饱含深情却又隐隐透出缕缕惆怅。这就是所谓的“乡愁”。故乡,有那么多让人感到甜美的旧梦,充满着那么多让人感到温暖的回忆。鲲峰已离开家乡在外地生活数十载,思乡之情如一坛老酒,愈陈愈香。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人的内心世界普遍被漂泊感啮咬的当下,寻找精神家园,已赫赫然成为横陈在人们面前的生命课题。而对于一个离乡者,时空的距离一旦被回忆填充,同时也就难免被想象染色,他的故乡就会在这种境况下变得特别宁静安谧、诗意盎然,一抹梦幻的色彩,也就会在心中晕染出一个世外桃源。我想,除了从徐霞客那里找到的依据外,这也许也是鲲峰把自己的故乡称为“桃源”的又一潜在的心理出发点。
古镇以凤凰羽毛为名,也许来自“凤去遗羽”的传说,也许源起于“凤鸣罗山”,或是“凤殁于山、百鸟来朝”的史载,也许寄寓着“凤起蛟腾”、“凤凰涅槃”之深意。凤羽自古为文墨之乡,人才辈出,晚清名士赵辉璧,就读过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革命烈士施介、国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当代学者张文勋皆出生于此,古往今来几多名士也曾慕名前游,杨升庵、李元阳、徐霞客、杨南金皆在这里留下可寻的踪迹。
最后一辑《凤山诗话》里的文章把这些内容叙写得活色生香,富文化内涵兼知识含量,并且不乏思想的启迪。凤羽这块土地的历史厚重感凸然呈现,给人永久的思索和隽永的回味。
山水秀丽,人文醇美;多彩凤羽,古韵悠悠。如果有一个人曾用抒情写意的散文笔调为自己的故乡全面且传神地作传,他就是杨鲲峰。
编辑手记:
读铁栗的《巍山,一种庄严的奇幻》,感受到一种安详、空朗、沉穆的“场”在里面,这和巍山本身的气质有关,和作者的语言气度有关。铁栗的文字能带给人一种平而不淡的感受,在他对巍山的写写描描中,历史与现实,灵魂与身体,人生与日常都款款展现出来,挥洒自如,文采熠熠,重视个体的体验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充沛的情感表达、冷静的理性认知融合在一起,共同构筑起庄严、奇幻的巍山之韵。曹榆梅的《母亲》,语言朴素成熟,叙述承启自然顺畅,可见功底;和以往写亲情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写得很痛,如泣如诉,这样的叙述是需要勇气和强大的心理支撑的,如作者所言,她已经将她的心摔碎,但生命的状态无法改变,血浓于水的亲情其实一直都在,唯有多些理解和关爱,且行且珍惜。刘春花的《兰香》写父亲和兰花的缘,文字淡雅、安然,笔下的父亲清静、平和,让全篇都氤氲起了淡淡的兰香,沁人心脾。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书的“灵魂”在对话的过程,透过文字,我们了解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还有我们自己的感触和解读。原因的《读书笔记二则》是两篇读书随笔,可以看出,无论是《遥远的山居》还是《桃源古韵凤羽》,原因读得很“耐心”,一边在书中乐游体验,一边与书的思想对话,一边观照自我,心到、口到、眼到、手到的阅读过程循环往复,相互交融。文中,原因虽然把大量的笔墨用来摘录或者写评论,但又处处流露着他的思想和态度,情感的投向真实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