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写得好,为何东西卖不掉?
2016-12-27吴寒笛可爱多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6年7期
文案写得好,为何东西卖不掉?
吴寒笛可爱多
当公司产品的销量(也可能是下载量、激活量)不尽人意的时候,“改文案”几乎成了标准动作。
也难怪,要提升销量无非就两个措施:一是提升流量;二是提升转化率。而改文案是提升转化率成本最低的方式。动动手指头,润色一下文字,如果能将转化率提高一成,销售额能上升10%呢,想想都令人小激动呢!
可是很多公司,广告文案改了又改,从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都精雕细琢了无数次,产品销量还是不见起色,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搞定其中的关键限制要素,其实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中的那块短板。找到了短板,就不愁东西卖不掉了。
1.消费者对于一个产品认知和理解的难易程度形成了一定的门槛。比如食物,就是认知门槛很低的商品,而新兴的科技产品,认知门槛就会高很多,不信你尝试着对你父母解释一下“VR”“AR”概念,看看是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
2.消费者在看到一个产品及其价格时,本能地会对该产品的性价比有一个感性、不精确的直观衡量。如果这个“性价比”的直观感觉很低,那么这将成为消费者实际购买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要通过提升感知价值、降低感知价格来解决。
3.每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都会承担相应的决策成本。而我们可以通过风险逆转,就是把消费者可能承担的决策风险,全部或者部分转嫁到商家头上。比如天猫的“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4.一致性惯性。人都有维持现状、保持一致性的行为惯性。克服“一致性惯性”的方法是制造短期的感性冲动,比如“制造稀缺性”。
文案克服了以上关键限制要素,产品的销量就会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