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兴趣的培养
2016-12-27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余 晓 / 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高校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与兴趣的培养
余晓 / 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实验教学是自然科学课的基础和关键,学习兴趣是提高自然科学课堂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是较高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是一种教学的技巧。
科学素质;兴趣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就自然科学学科来讲,表现在为愿意参加化学学习活动,对科学产生兴趣,并逐渐发展成为爱好科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具体要求是:①参与。即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承担责任。②进取,即有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为达到以上要求,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之成为学习的动机,因为这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以下从两个方面谈谈在化学课堂如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提供有兴趣的认知材料、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手段
布卢姆等人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认知心理学表明,学生对于提供的认识材料,由于出现的形式不同,认识和理解的速度就不相同。只有当学生对所呈现的材料与呈现的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材料的呈现方式大致有语言文字、实物和图形等。无论哪一种方式,展现时都应贯彻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原则。在这里主要讨论两种方法。
1.借助实验。
化学学科是以化学实验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化学实验作为实现化学学科认识的主观手段,能对我们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信息,当这些信息作用于实验观察者的感官时,感官就将这种外来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传到大脑的相应部位,在此进行处理、进而形成对实验对象的感知,也就由此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强烈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盐类的水解时,先出示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铵三种盐,再配成相同的体积、浓度的溶液,然后分别用PH试纸来检验酸碱性,得到的结果是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氯化铵的水溶液呈酸性。当学生看到这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冲动,有一种迫不及待、追根求底的心情,自然会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在讲述氨时,先给学生做“空瓶生烟”的“魔术”,当看到两个所谓的空瓶生出浓浓白烟时,便急于知道,到底瓶内盛的是什么?为什么能产生白烟?白烟又是什么?学习兴趣油然而生。除此之外,化学模型是化学教学独特的、重要的直观教具,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把微观看不到的微粒用宏观实物来体现,增强了化学知识的真实感和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2.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传递知识的工具。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激励性时,讲课才有鼓舞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功能,沟通师生关系,实现学生的兴趣和目标。例如:在“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学习中,为了巩固对“摩尔”这一单位的掌握,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一摩尔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一摩尔氢原子中含有多少个氢原子?一摩尔氢原子中含有多少个氢原子?紧接着问:可不可以说一摩尔人,一摩尔桌子?在好奇的讨论中,得到了“摩尔”这个单位计量的是微观粒子的集体,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在讲到卤族元素时,由“氟是非金属家族的老大”一句话定位了氟的化学性质,同时激发了学生根据学过的氟的有关性质探讨氟应具有性质的兴趣。在用稀氨水配制银氨溶液时,学生对开始出现浑浊并不断增多,后来浑浊物突然消失,液体变得清澈透明的一系列现象惊奇不已、感而不解。这时用语言点化:这是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物极必反的例证。这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一方面使学生迷惑解除,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化学也有辩证法,从而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景
能否充分注意并合理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
1.通过化学史中小故事或历史上曾经有影响的事件的介绍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例如,在讲到金属钠时,介绍英国化学家汉费莱·戴维首次制得金属钠时左眼受伤的化学史料。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介绍深圳清水河贮存废料的仓库里的火灾爆炸事件等等。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有关知识的传授应广泛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进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从而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求知欲。例如:在讲钠盐时,把碳酸氢钠——小苏打——发酵粉——馒头相联系;在讲到电池时,把干电池——手电筒——干电池的巧用相联系;在讲酯化反应时,把乙酸乙酯——酒——陈年老酒相联系;在讲油脂时,把油脂——皂化反应——肥皂相联系等等。引导学生不断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渴求得到更多的知识。
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知系统,但它们对认知活动都起着指导、调节和强化作用,是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心理条件。许多智力开发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保证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2]刘知新.化学实验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