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国王后刘华墓的考古发现
2016-12-27曾凌颂
文 图/曾凌颂
闽国王后刘华墓的考古发现
文 图/曾凌颂
刘华墓展厅
1965年,福建省博物馆(今福建博物院)在福州市北郊莲花峰南麓发掘清理了一座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室砖室墓。该墓右室被盗一空,左室虽然同样被盗,但遗留了一些不被盗墓贼看重的陶瓷、石雕、铜铁等遗物,墓志的发现让我们了解到该墓左室主人为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
刘华墓的发掘距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其中发现的3件孔雀蓝釉陶瓶和48件独具特色的陶俑至今令人津津乐道,而该墓右室的主人之谜、以及刘华本人跌宕坎坷的人生际遇也同样引人入胜。
闽国(公元909~945年)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先后定都于长乐(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瓯)。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建都长乐,年号龙启。之后闽国内乱,永隆五年(943年)二月,王延钧弟王延政称帝,国号大殷,年号天德。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复国号为闽,不久即为南唐所灭。闽国旧将留从效驱逐了南唐在泉州、漳州的驻军,但仍向南唐称臣,留从效及后继者占有泉漳二州直至北宋建国之后。
漂洋过海而来的孔雀蓝釉陶瓶
刘华墓中清理出3件孔雀蓝釉陶瓶,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孔雀蓝釉类器物,器型硕大,造型独特,釉色新颖。这3件孔雀蓝釉陶瓶均为小口,长鼓腹,小底,状如竖立的橄榄。其口径和底径均为10余厘米,腹部直径却有40余厘米,高度近80厘米。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的造型会使得器物稳定性较差。瓶子表面施一种间于蓝、绿色之间的釉色,釉层较厚,学界将此种釉色习称为“孔雀蓝釉”或“孔雀绿釉”。这3件陶瓶表面装饰有所不同,其中2件在颈肩部附有3个小立耳,上腹壁贴塑三组拱形纹饰,下腹部有一道粗绳状贴塑纹;另一件在颈肩部附有四个小立耳,腹壁环贴四道粗绳状纹饰。
蛮舶 古代指我国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船舶,包括外国商船。《唐书·卢钧传》:“ 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 宋《五国故事·闽王氏》:“每发蛮舶,无失坠者,人因谓之招宝侍郎。” 清唐孙华《过上洋》诗:“鱼盐喧市井,蛮舶聚江干。”
刘华墓出土孔雀蓝釉陶瓶
石雕覆莲座
无论是釉色、造型还是纹饰,这三件孔雀蓝釉陶瓶在我国此前的考古发掘中从未发现,所以它们不太可能是我国古代窑口的产品,而应该是由海外传入。那么,它们的产地是何处呢?
古代西亚波斯地区,素以制陶著称,器形多为瓶、壶类,器物表面喜施黄、蓝等釉色。孔雀蓝釉类器物在西亚诸国发现较多,如伊拉克的萨马拉遗址、伊朗的西拉夫遗址、巴基斯坦的班布尔遗址等都有出土。尤其是在伊拉克地区,曾出土多件和刘华墓孔雀蓝釉陶瓶几乎一模一样的器物。由此,研究者经过深入探讨后认定,这3件陶瓶的产地应是西亚的波斯地区,时代为公元9世纪前后,可称其为“波斯孔雀蓝釉陶器”。但由于这一时期波斯王朝早已成为历史,也有学者提出应将其命名为“西亚伊斯兰孔雀蓝釉陶器”。
这精美的西亚陶器又是如何来到中国的呢?这与当时发达的海外贸易有直接关系。公元8世纪以后,由于唐朝与西域诸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复杂化,“陆上丝绸之路”的通行愈加困难。“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遭到极大打击,中国的外贸中心随着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蓬勃发展。在刘华墓发现孔雀蓝釉陶瓶之后,福州、扬州、宁波、广西桂林和容县、广州等地也有类似器物发现,其中除桂林和容县外,其他城市均为9至10世纪左右重要的港口城市,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海路贸易的繁荣昌盛。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具有海外交通的天然优势。五代闽国时期,统治者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招来海中蛮夷商贾”,发“蛮舶”到海外经商,大大推动了福州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形成“填郊溢郭,击毂摩肩”的繁荣景象。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就是通过海外贸易来到福州的,由于这3件器物外形有差,可能并非同一次输入并被收藏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华墓中还发现了3件石雕覆莲座,均为扁圆形,中间凿圆孔。由于刘华墓被盗,墓内器物均被移动位置,这3件石座的用途不明。待孔雀蓝釉陶瓶发现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两者刚好成套,石雕覆莲座当为孔雀蓝釉陶瓶的底座。3件陶瓶在刘华墓中作为“长明灯”使用,其本身器形不够稳定,装入燃油后更甚,造墓者为了保持其稳定性而制作了这3件石座。
独具特色的人物及神煞俑
刘华墓中共发现48件陶俑,其中36件为人物俑、12件为神煞俑。人物俑按照器形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俑高约100厘米、中型俑高约60厘米、小型俑高约50厘米。神煞俑则包括四灵神俑、墓龙俑、仪鱼俑、十二生肖俑和力士俑等。
出土陶俑群
鬼神俑
鬼神俑
鬼神俑
戴风帽执物女俑
戴风帽执物女俑
戴“王字冠”拱手男俑
人物俑可分为男俑和女俑,其中女俑8件、男俑28件。女俑根据发饰和手型的不同,可分为高髻拱手俑、双髻执物俑和戴风帽执物俑三类;男俑根据发饰和姿态的不同,可分为戴“王字冠”执物俑、戴幞头帽拱立俑、戴幞头弯身俑、戴道士帽执物俑、戴僧帽执物俑、戴角状帽执物俑、戴风帽拱立俑、戴小冠执物俑、戴风帽老人俑和戴筒形帽坐俑10类。据研究,这些人物俑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女俑中的高髻拱手俑应属于王宫嫔妃类、双髻执物俑和戴风帽执物俑应属于仕女类,区别在于前者较后者更为年轻;男俑中的戴“王字冠”执物俑和戴幞头帽拱立俑应属于文吏类、戴幞头弯身俑应属于男仆类,其余则分属于佛道和民间信仰类人物。从这些人物俑的造型来看,一方面继承了唐代雍容华贵、端庄持重的风格,同时又具备福建地域特色,例如属嫔妃类俑的高髻、属文吏类俑的“王字冠”等,都是其他地区所不见或罕见的。
高髻拱手女俑
四灵神俑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其中青龙呈弯身长足站立形状,白虎为卧式,朱雀呈开屏状,玄武则为龟蛇相交,古代以四神代表四方星位,常被置于墓室的四角。墓龙俑的形象为双人首共蛇身,为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演化而来,一般公侯卿相墓葬中皆有放置;仪鱼俑来自传说神话,例如在《山海经》中就有多处人面鱼身的记载,此类俑多置于墓室的东侧;十二生肖俑则与古代天干地支的纪年方法有关,古人将生肖形象的陶俑置于墓室之中,具有即使进入地府,也要生肖相随、岁月永久之意;力士俑头上有角、怒目圆睁、高鼻隆起,一般认为是作为墓室守卫之用,很有可能就是文献记载当中所称的当圹、当野将军。
刘华墓所出土的陶俑类型丰富、数量众多,造型独具特色,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五代时期服饰制度的典型实物证据,也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福建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
四灵神俑——朱雀
四灵神俑——玄武
右室墓主身份之谜
如前所述,刘华墓为双室砖室墓,根据墓志记载可知左室为刘华本人,而右室与刘华合葬的人是谁呢?该墓葬的发掘者认为“可能是王延钧另一妻妾的葬地”。但古代双室并列的墓葬基本上都是夫妻合葬墓,从未发现过妻妾合葬的先例,因此这种推测是值得怀疑的。
墓龙俑
仪鱼俑
生肖俑
崔世平先生曾著文对此问题进行过专题讨论,毛敏先生也对其观点表示认可,他们都认为刘华墓左室所埋葬的应当是其丈夫,即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两位先生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四点:其一,在古代,夫妻合葬是十分普遍的一种现象;其二,刘华亡故时,王延钧还在位,他不太可能将刘华单独埋葬;其三,刘华和王延钧之子王继鹏后来弑父登位,为了名正言顺,将他们合葬才符合礼制;其四,史料上没有记载王延钧的陵墓在哪里,而刘华墓的形制也符合当时帝王陵墓的规格。
由上可推测,刘华墓很可能就是刘华与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夫妻合葬的王陵。公元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而闽国前两代君主王审知、王延翰皆未称帝,王延钧正是历史上福建第一个被承认的帝王。因此,虽无陵号记载,但实际上,刘华墓很可能就是福建最早的帝陵。
红颜薄命的坎坷人生
根据文献记载以及刘华墓志所录,可知刘华系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南平王刘隐的次女,封清远公主。贞明三年(917年),时年22岁的刘华嫁给当时闽国国王王审知的次子王延钧。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长子王延翰继位。次年,王延钧发动兵变后继位闽王。长兴元年(930年),刘华过世。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正式称帝。三年之后,王延钧之子王继鹏发动了兵变。王延钧在这次兵变中死亡,王继鹏继位为帝。而四年之后,王继鹏最终的结局,亦是在兵变中被杀。
刘华与王延钧的婚姻是典型的政治联姻,作为一国公主,她跋山涉水远嫁他乡,她的丈夫王延钧并非闽国“法定继承人”,如果世事如常,刘华将作为一名贵妇人平淡地走完人生。然而王延钧发动的兵变将一切改变,刘华成为一国之后的同时,原本闲散的生活也就一去不复返。
刘华夫妻在十年间育有四子二女,由此推想夫妻之间感情比较融洽,然而她的丈夫死于长子的弑父篡位,而他的长子也在即位后不久死于兵变,其他的孩子也鲜得善终。登上更高权力平台的同时,也让刘华的家庭失去了本有的人伦之爱。所幸的是,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刘华过世之后,红颜薄命的她,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幕幕因权力争斗而导致的人间惨剧,可算是一种幸运了。
生于千年以前的刘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半个世纪以前的偶然发现,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去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事。刘华墓的发现,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而刘华的故事,似乎也启示着我们,应当在紧张繁忙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是我们所看重的,而什么又是我们应当去追求的。
(作者为福建博物院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