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园林山水与大千绘画艺术的关系研究

2016-12-26马博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9期
关键词:造园山水画山水

马博

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了很多艺术门类,其中也深受中国绘画的影响。中国园林山水理山治水的手法与中国绘画中的山水画紧密相联。大干山水素来以横贯古今而著名,对于中国绘画中的白描、写意以及后来的泼墨大写意的技法都烂熟于胸,正是通过对历代绘画的摹写,使得大干先生的绘画承前人之功,继而能够自成一派、独领风骚。

自然当中的山水、植物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符号,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面貌,而大干先生的山水画也是对自然界山水的再现和创作。古法中“山”、“石”有皴法,“水”有十二法,“山、水、石、林”均有其程式化的绘制方法。在张大干前期的绘画作品当中,这些程式法门拿捏得当、入木三分。而在大干先生晚期的作品中,对于中国山水有了大幅度的改变和创作,独创的泼墨山水画法,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理念,超越了前人的规制,开创了近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中国园林山水与大干绘画艺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文化思想的背景

“崇山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山水画的精髓,也是中国造园艺术一直遵循的不可动摇的法则。师法自然、摹写山水,成为中国造园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是之成为“世界园林之母”的理论基础。园林山、水在不大的空间中典型地再现自然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意境。

这种崇尚自然的风格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念不谋而合,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和心理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的精神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

在大干先生的绘画作品中,师法自然有着深入的体现,如气势恢宏的《长江万里图》、《庐山图》等,都是经过多次的实地写生而绘就的。他的绘画不仅有着深厚的摹写自然的体验,同时,大干先生也是极其优秀的造园家,在他辗转各地的生活历程中,每到一处都会圈地造园,至今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他的园林、高大的树木、大量收藏的奇石、亲自修剪的盆景和蜿蜒曲折的中国式水景,就连大干先生所画的动物,他都尽可能亲自喂养,便于观察,至今为止,台北张大千故居里还生活着他喂养的长臂猿、仙鹤等动物,大干先生对于自然的热爱不仅体现在绘画上,还体现在对园林的设计上,直至最后生命的结束,依然埋葬在自家的园林“摩耶精舍”的石景“梅丘”之下,陪伴着他的依然是生前的山水花木。

中国园林叠山理水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依托

大干绘画前期,多是临摹古人绘画、学习古法,张大干先生被誉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他临摹的古画足以以价乱真,并有一部分流入市场,可鉴者寥寥。大干先生前期的绘画蕴含了古典传统绘画的精髓,而中国传统山水画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

中国园林追求诗情画意,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理水的手法多样,“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造园必有山、水,否则难以成园。

山景是构成中国园林的五大要素之一,古人对于奇石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喜好,大干先生也不例外,他的故居里对于奇石的收藏堪称绝,不同的肌理效果,一块小小的石头,展现出的却是整个自然界无比恢弘的大气势。山石的叠山手法多样,如有嵌理碧岩、点石成景、独石构峰、早地堆筑、依水堆筑等。这些艺术的设计手法都与中国传统绘画一脉相承。

嵌理碧岩手法即在庭院粉墙上嵌石,正如计成《园冶》三卷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这类置石手法犹如浮雕,以粉壁为背景,恰似一幅水墨画。苏州留园华步小筑庭院,正面绿茵的院墙嵌以山石,配以天竺,俨然一副国画小品,画意甚浓。

点石于园林,粉墙似纸,点石和花木似笔,在光线的变化中,形成幅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苏州网师园庭院中,将山石、花卉隐于室内后窗的空地上,窗框仿佛是中国山水画的轴绫边框,粉墙做纸,堆筑玲珑剔透的太湖山石,翠竹、芭蕉,构成生机勃勃的静态画面。随着季节时间变迁,形成浓、淡不同的层次,犹如水墨画中浓、淡、干、湿的变化。

独石构峰之石,大多采用太湖石,且对其审美有一定的艺术要求,需具备透、漏、瘦、皱、清、丑、顽、拙等特点。独石构峰往往被作为压园之宝,如苏州留园的冠云、瑞云、岫云三峰,皆是以独石构峰闻名于世。其中,冠云峰高达6.5米,清秀挺拔,兼具“皱、透、漏、瘦”等特点,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冠云峰旁立瑞云峰与岫云峰,以达到陪衬和突出冠云峰的作用。随着季节变化静观,宛若一幅多彩多姿的变幻的画面。

早地堆筑手法则多用于平坦开阔的庭院、花园等,以堆筑假山山景作为艺术点缀,其中山峦的变幻、山石争奇斗胜、峭壁嶙岣、洞谷雄奇,姿态万千,这些奇石的堆砌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设置美学为依据,追求形象自然、参差交锚,以达到古人对山石美学的要求。

“水令人远,石令人古”,水和石刚柔,

动静,相映成趣。计成说:“假山依水为妙。”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古代很多造园家都有着深厚的绘画经验,其中很多都是画师造园,例如上海豫园仰山堂前的大假山,依水而筑,此山多丘壑之美,峰峦叠嶂,树木扶芳,深涧多变,岩壁嶙峋。

“一池三山”是古往今来中国园林遵循的设计理念,大干先生也曾作画《蓬莱山水图》表现中国古代对于仙山圣水的美好向往。由此可见,水景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自然界的水千姿百态,其形态随周围的地形而变化,色彩随着季节深浅不一,声音随着跌落的距离而大小不同,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受,是人们天生愿意接近的物质。水景的设计多以湖、池、河流、溪涧、瀑布、跌水等造型呈现,形式多样,变化无穷。

写意的造园理念与大千绘画写意风格一致

“意在笔先,经营位置”是中国古代谢赫六法中最为精髓的一个法门,也是评判古代美术作品的重要美学原则,园林意境的生成,离不开造园家“经营位置”的艺术章法。园林空间尺度的把握,使得在园林设计中,“经营位置”是最基本的决定性要素,能够宏观地把控艺术效果,对于绘画艺术创作来说,更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干山水画中的山、石、水景等的布局,都要先从大局出发,从整体下手,思考每一项园林要素的局部与整体,正如清代《小山画谱》中所说:“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寓意深厚,贯穿诗画,中国古人在绘画中常常以物喻情,寄情于物,这样的绘画在大干先生的画作中不胜枚举,大干先生晚年的泼墨山水,更是把大写意创作到了极致,他“光色和美,气象新奇”的泼墨泼彩画法,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境界。而中国园林深受写意精神的影响,以至于在中国园林山水中,往往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画的中国画式的景致。

在园林设计的主题上,运用中国艺术中“意境”的表达方式,提升整个园林的审美格调。无论是王维的“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还是大干先生的《泼墨荷花》,《李白诗意》,无不创造出一派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总之,中国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与“水”都是大自然的山川,草木,云烟,人们把山川的变幻奇灵,汇入画中,植入庭院,把意味深长的情感寄予其上,来展现心中波澜壮阔的意境。大干先生一生颠沛辗转,经历了传统绘画的摹写、泼墨泼彩时期和最后的墨彩复笔时期,园林都一直与他为伴,园林中的山水草木也承袭了他绘画中的精髓,作为绘画的重要元素跃然纸上,绘画与园林相辅相成,缔造了大干先生非凡的的艺术成就。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四川张大千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ZDQ2015-16

猜你喜欢

造园山水画山水
我来打开山水画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山水》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