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
2016-12-26孙萍
孙萍
摘要:现阶段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虽然各学校逐渐意识到进行教育科研的重要性,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其它条件的限制使这一局面的扭转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对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对策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是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灌输”向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合作学习转变,在教学中更倾向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只注重结果。不是课堂越安静,学生越遵守纪律越好,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学生的质疑越多,说明学生思考的问题越多,学生想探究的问题越多,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会越多,要使一系列的问题迎刃而解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探讨,这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小学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搭建了一个平台。
中小学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越来越受到各学校的重视。然而这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和认识上的误区,所以使教育科研在某种程度上不是按照其本身的应有之意在发展,而是作为一种“异化”的产物,扭曲了其真正的意义。尤其,对于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由于自身所处自然环境的限制,与外界的交流机会较少,所获得的现代化的信息也非常有限,依然把教育科研看作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事物,觉得只有那些专家学者才有资格进行科学研究,教育科研离自己简直是遥不可及的事,从而使教育科研被搁置在一个遗忘的角落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改变以往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从而提升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
1、学校领导的认识存在偏颇。学校领导作为主抓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在工作的安排与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其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该校的科研开展情况。然而,在“教学第一”、“学生成绩第一”的思想意识的引领下,似乎其它一切工作都要为其让路,学生成绩成了主导一切的指挥棒。学生成绩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主导因素,分数上去了就代表了学校的一切。又由于一直对教育科研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教育科研与教学无多大关系,甚至认为搞科研是在浪费时间,因而对其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2、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敬畏”。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构成了他们工作的主旋律,考试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标准,分数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尺,在这一因素的主导下,使多数教师认为其它工作都与己无关,学生的其它素质再高,如果成绩上不去也不能说明问题。传统的思维定势也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一词一听起来就敬而远之,认为自身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条件。近些年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也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始对教育科研萌生了兴趣,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使教育科研仍处于弱势地位。
3、学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在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的配置、学习资源的获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教师在接受先进教育理念、获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条件的局限性,多数学校还只能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很少能介入课堂教学中。教育科研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即使进行教育科研,多数也只能成为一个空架子,没有条件去具体实施。或者为了应付了事进行简单操作,简化程序,从而使教育科研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从理论上的遥不可及到实践条件的限制,更加淡化了其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了专家学者的专利,成了研究人员的专项内容。
4、教师教育科研知识的欠缺。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还处于一个薄弱环节,多数教师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对教育科研知之甚少,对教育科研具体做什么不是十分了解,对于应该怎样做就更不清楚,对于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关系也了解不多。多数教师认为只要把教学工作搞好了就可以,其它的都可以放在次要位置。部分教师即使意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也只是处于摸索过程中,教师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科研方法的运用上都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对策
1、加强各校科研领导小组的建设。各中小学要成立专门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定期召开教育科研会议进行研讨,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正如目前一些学校在教学中实行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方式一样,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并成为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使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并重,齐头并进,齐抓共管,以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学,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育科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研,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双重实效性。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提升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
2、扭转教师的认识误区。教育科研对每一个中小学教师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项课题研究的过程,把每一项小课题的研究综合到一起就是一项大课题,只是教师本身没有意识到。所以要通过各种模式的培训、学习加深教师对教育科研的了解,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意识到教育科研离自己并不遥远,伸手可得,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都可以作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一项课题研究经历发现问题、方案设计、具体实施、解决问题、反思与总结、推广应用的过程。每个教师只是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研究,推而广之,其他教师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从而使其研究具有推广价值,而且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共同学习提高,以期有更多的发现,为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进行教育科研,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过哪些研究,吸取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同时要有自己的新发现和突破,这些多数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同时还要查阅相关书籍,或者进行具体实际调查等来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进行,这也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多数农村中小学,现代化的资源设备数量有限,而且多数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也不熟练,而使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除了教学用书以外,其它的教师读本有限,缺乏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了解,对教育理论前沿问题的掌握也存在一定难度,缺乏问题意识,缺乏自主探索的精神,只是随便套用现成的理论,重复别人的模式,因而总是“人云亦云”。所以,应该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书籍资料,创造与名校教师学习、交流、探讨的机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比较与反思中谋求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4、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有限,本身在获取知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应该加强对其培训,通过学习,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教育科研,提高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意识到教育科研并不是脱离教学的单项进行,也并不是教学的负担,而应是教学和科研同时进行,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教学又为科研提供了实践的场所,两者互促互进。有些教师想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可是由于本身知识有限,觉得无从下手。例如,有的教师说,其实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使他们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他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何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教学,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对教育科研的了解不深,不知道怎样具体操作,又缺少这方面的专家指导,所以一直处于困惑状态。各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选派教师到外面去学习,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回来后与全校教师交流、探讨、学习,或者是邀请一些专家到学校来进行讲座指导,各校可根据实际向专家现场提问,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讲出来,大家共同分享问题解决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