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述评、展望与建议
2016-12-26王瑾
王瑾
【摘要】:关于我国的智能电网的研究来说,对于很多不同的领域都有了创新性的研究,智能电网的出现不仅仅方便了用户,而且对于能源配置来说也有优化的作用。重点是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电能质量等问题更加关注,所以,对于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从多方面,对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智能电网;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1、导言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新世纪世界各国面对电力工业需求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能源需求而进行电网建设改革的方向。相比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以优化资源配置、满足电力用户需求和绿色环保为前提,结合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对用户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可以提高电网效率、电能质量、电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完善电力市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的发展水平,实现其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性能,就要依托现代信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和测量技术,为智能电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2、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
2005年,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开始了可再生能源集中并网、电化学储能、建立风电接入电网仿真平台、数字化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技术架构等技术的研究与攻关,这正式拉开了我国系统化智能电网建设的序幕。
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建设,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完成了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与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电网通信主干网络;在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广泛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传感与量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从而使我国的电力生产运行指标已接近国际的先进水平;而在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电网频率质量控制,稳态、暂态、动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和自动电压控制技术等领域均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在电网建设实践中,先后完成了110kV智能变电站,即通过全面应用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建立了实时、可靠、完整的信息共享平台,既实现了变电站信息采集的数字化,也提升了现有设备的技术水平;配网自动化工程,即电力公司在利用变、配电站保证电力供应的同时,通过光纤和电力线载波的形式构建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以实现对配电网设备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处理;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即我国在晋东南-南阳-荆门之间建立了1000kV的特高压交流试验工程,利用试点的方式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新能源接入研究,即一些发电站利用新能源接入,建立风电场以及光伏电站发电出力预测系统,以实现对智能电网的综合控制。
3、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首先,分布协调。它主要以MAS为首要前提,并以该技术为中心构建成具有特殊功能的Agnet系统,能够为构建综合性的系统做好铺垫,具有鲜明的“超规模、光分布、强适应”特点。在此基础上,该系统可以有效操作、连接不同系统间的功能,优化利用各项电网资源。其次,分布形式的能源系统。它主要包含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发电、储能、需求提供能源。就需求提供能源来说,主要是指在智能电网作用下,快速集成用户客观需求资源,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协调配置电能客观需求,但必须以DSB市场多元化的功能、软件、技术作为重要的条件,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多样化功能。最后,还需要不断开发、利用便捷的仿真决策技术,为智能电网的各方面提供关键性的数据信息,比如,智能电网的运行、调度。此外,实现具有综合决策功能的运行系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海量数据信息中准确找到用于决策中的重要参考信息数据,确保运营者、管理者科学决策。
4、发展中国特色智能电网的建议分析
4.1技术创新与升级
技术创新与升级对于智能电网的结构完善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智能电网有关的领域比较多,不仅仅是居民的家庭使用和应用,对于通信行业、信息处理、服务行业装备制造,智能家庭等行业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有必要从技术结构上进行全面的升级,网络信息化处理上要专门设计一个网络系统,提升网络信息化定位,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出来,然后通过相关自动化设备进行完善。对于技术的升级与创新来说,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对于交通、运输、储能的不同的行业,电网技术处理的标准也不一样。
4.2提高改善资产运营、维护、管理水平
随着新型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中国电网传统上定期检修的方式已难以满足新设备运行的要求。如何在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而运营、维护人员规模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确保运营、维护质量,既减少或避免“过修、过试”现象,又能准确合理地评价设备的健康水平,这对创新资产运维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积极开展高级计量体系(AMI)的研究。智能电表是一种分布于电网终端的传感器和量测点,它不仅能为电网的运行和资产管理带来巨大效益,提供电网用户的测量值,也可有效提高用户对实时电力市场的参与程度,应积极研制并推广应用。
4.3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
建立一个标准的完整的体系进行智能电网的控制,首先,对于一个项目的智能电网设计,要先分析实际情况,然后确定项目的定位,然后专门的技术人员确定电网的结构,最后投入建设,同样不同的领域设计标准不一样,为了保证安全性、实用性,可以先进行实验,确定电网结构符合标准,然后再投入建设。在建设后期建立一个双向的服务体系,用户可以向技术部门提出意见或者建议,如果有不安全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改善和问题解决。
结论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电网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应博采各国之长,既要结合中国电网自身的特点及现有硬件设施和管理系统发展水平,也要考虑到远期相关技术的发展方向;既要考虑电网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等硬件提升,也要满足运行控制、资产管理、用户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电力流、业务流、信息流的一体化融合,实现多元化电源的灵活接入,以方便各阶梯电力用户的使用,加快实现整个电网在运行控制和管理维护上的智能化,最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领先于国际的国家级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黄滨,安郁滨.试论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J].中外能源,2014,10:21-24.
[2]丁道齐,祁维武.中国智能电网的实现:挑战、问题和行动[J].中国电力,2011,11:1-7.
[3]董小瑞,乔琨.中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J].电力学报,2010,04:2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