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成本控制

2016-12-26杨国春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中小企业对策

杨国春

摘要:加强成本控制,有效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盈利、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此,企业应重视成本控制。因此从分析中小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改进建议,进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067

1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意义

1.1通过企业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成本方面的竞争。同等质量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销量大,盈利也就多。这样,企业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产品研发,创新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

1.2通过企业成本控制,能够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尽管增加企业利润的渠道和方式有多种,但降低企业成本则是增加企业利润的主要途径。通过降低各种消耗,有效地控制成本,能够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即使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特殊企业,如果成本很高,经常亏损,也难以在扩大就业和改善公用事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1.3通过企业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的中心内容就是将各项成本项目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及个人,严格划分经济责任。通过对各个单位进行项目成本的考核,促使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2现行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成本控制只是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事情,广大职工对于什么是成本控制、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知之甚少,这就使得企业无法调动积极性来控制企业成本,财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加之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内容偏窄,成本控制方法落后,致使大部分企业及其相关人员的成本意识淡化,观念落后。

2.2成本控制手段落后

在成本控制方面,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起成本控制制度,比如材料领用记录、消耗定额指标等基础控制制度都不完善;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一些成本控制指标和管理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还有部分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到每个员工头上,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2.3成本控制范围狭窄

许多企业的成本控制范围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方面的控制,忽视了企业的产品研发、试验和产品售后服务上的成本投入,产品成本核算内容片面,导致成本控制范围狭窄,不能正确考核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

2.4成本控制方法不当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方法,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资料,以传统的定额或标准为依托,制定成本开支限额,计算标准成本。但这种定额或标准依据来源老旧,大多依靠过去经验数据,不能随物价涨跌、生产流程的改进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及时得到修正,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造成一些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不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3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3.1树立先进的成本控制观念

要更新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积极推行全面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不能仅局限于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要扩展到产品的开发、研究、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不仅注重成本的事中控制,而应更加注重事前成本控制。及时更新传统成本控制观念,树立成本节约观、成本效益观和全面成本控制意识,使领导和职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成本控制的意义,把降低损耗、控制成本当作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引进现代成本控制技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手段

企业成本控制要由单一的财务部门向全员参与成本控制转变。开展成本控制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建立成本分级控制责任制和成本归口控制责任制。通过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控制责任,保证各部门定额成本或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要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控制需要的职工队伍,从加强资金筹集成本控制、产品设计成本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产品销售成本控制、产品售后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对成本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奖惩,调度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一种人人都对成本控制引起足够重视的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

3.3采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有多种,大都采用定额成本法或者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实际情况,预先确定好成本开支限额,然后按照成本开支限额发生费用,形成实际成本。通过实际成本和预先确定的成本限额相比较,判断成本是超支还是节支,借以衡量经营活动的成效。通过及时纠正不利差异,最终实现优化预期成本限额,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标准成本法就是企业参考同行业成本控制水平,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制定企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企业可根据产品成本组成项目(包括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分类制定各项标准消耗量,比如材料消耗标准量、工时消耗标准量等,结合标准费用,计算出来产品的标准成本。企业将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找出产生成本差异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控制费用的支出,逐渐达到标准成本的水平,从而实现降低产品的实际成本的目标。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中小企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