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资源视角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策略研究
2016-12-26李晶金镇杭程冯子书蔡晓雪
李晶++金镇++杭程++冯子书++蔡晓雪++陆佳涣
摘 要:供给侧改革新政策的提出,掀起了一阵关于各产业供给侧的讨论热潮。本文将针对农产品供求信息资源,系统地分析当下农产品信息资源的来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信息资源的相关理论,对每一信息端进行细致的阐述,最终提出基于信息资源角度的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农产品;信息资源
0 引言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供给侧”迅速成为各个媒体和社会舆论中的热词。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的农业更是在此背景下备受关注,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并非越多越好,当农产品供大于求时,则会造成农产品库存过剩,这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正是在于围绕消费者需求开展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让农产品在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求,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可见,供给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供给侧指的是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1]。而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各个生产要素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 农产品供给侧信息资源模型的构建
农产品信息主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品性、产地、规格、质量、市场分布、流通信息等方面,其中,农产品流通信息主要指与农产品生产、经营、销售有关的一切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等的总称,是农情和商情的综合反映[2]。由此可见,农产品信息丰富多样,其供给侧改革不应该只着眼于农产品供给端与农产品消费端之间的联系,同时应该考虑农产品信息反映端和农产品供给端的联系。因此构建农产品供给侧信息资源综合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中农产品信息反映端并非指特定的某一终端,而是指有关农业信息传播的渠道,如农产品专业网站、农产品电视频道以及相关的报纸期刊等;农产品供给端则主要指农村地区的农户;农产品消费端侧重为对农产品质量高度重视的中高端消费者。
在农产品信息反映端上,集中了有关农产品的政策信息资源、专业信息资源及部分市场信息资源。供给端从该信息反映端获取专业权威的农产品信息,本文将该类信息定义为“农情”。
相较于信息反映端,农产品消费端则直接面向消费者,其信息资源专业度不高,但其更直观地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及消费者的反馈意见,能更灵活准确地契合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支持农产品个性化定制的有效途径。本文将该类信息定义为“商情”。
无论是商情还是农情,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农产品信息资源的某些特性:共享性,人们对相关农产品信息资源加以利用时,并不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也即不会因为一部分人利用的信息资源多了,其他人就只能少利用甚至不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只是人们获取相关农产品信息资源的渠道上有所差异继而导致农产品信息查全率和查准率不均衡;时效性,这是农产品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显著不同之处,农产品的信息资源传播必须符合农作物的时令,即时的农产品信息资源才更具备其使用价值;驾驭性,即信息资源具有开发和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土地、劳动力等各类资源的利用,农产品信息资源的驾驭性使得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对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
1.1 农情端信息资源
农产品供给端对农情端信息资源的获取,仍符合信息资源获取的一般规律。笔者结合农产品信息资源检索模型将其阐述如下,供给端检索到的信息资源只能占到所有资源的一小部分,且其中包含误检信息。漏检率和误检率在信息资源传播相对落后的农村显得尤为突出。
单一贫乏的农产品信息获取渠道、缺乏相对专业的农产品信息检索方法、农民信息意识淡漠及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等都是造成农情端信息资源搜集漏检率和误检率偏高的因素。因此,成功实现农产品供给侧改革,除了要求农情端提供的农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农民特点,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意识及农产品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的易用性及专业性。
根据上面的论述,构建农情端信息资源检索模型如图2所示。
另外,各种形式(文字、声音、图像等)的信息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生产使之增殖,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促进剂”,可以通过与这些非信息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其价值倍增[3]。当下网络与手机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社交软件形式多样且其与用户交互性的不断提升,使得农民对网络信息的获取难度降低,接纳程度提高,这为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 商情端信息资源
商情端提供直接未经加工的零次农产品信息资源,其直接面向消费终端。该端的农产品信息资源更加注重供给端与消费端的互动性,双方的信息资源交流强于农情端。换言之,消费端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更希望获得符合自己预期的高品质农产品,其与农产品供给端的信息交流主动性强。这与供给侧方面改革最终也是在创造需求,是在解决需求的问题不谋而合[4]。也即其强调从供给侧入手,支持农产品预售和个性化定制,解决人们对中高端产品和高品质服务的迫切需求。
从农产品供给端信息资源流通的角度看,信息不仅支配着农产品商情端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还影响着整个农业生态循环圈。其充分体现了农产品信息资源在使用与生产中的不可分割性。由此,构建商情端信息资源模型如图3所示。
从农产品消费端信息接收的角度看,农产品信息资源存在以下特征:农产品相关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增加迅速、信息时效强,消费者为获取更全面的农产品信息则需要浏览较多的农产品网站,费时费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资源存储分散,其信息资源往往分布在多个不同网站中,针对性强的信息资源网站相对缺少;同时,农产品信息计量格式和标准不统一,这使得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信息比较不便利;农产品信息资源大都为零次信息,整个农业生态循环圈缺少整合的农产品信息资源,消费者难以全面系统地得到有关农产品信息资源;再者,农产品供给侧与农产品信息搜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消费者信息获取的不准确性。
因此,政府部门在农民商情端信息资源的获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为沟通农民和消费者的桥梁。政府相关从业人员对农产品信息资源准确度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其评价可从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横向比较,即从不同的信息源获得同一类别的信息;一方面从多种信息源搜集、分析同种农产品信息,了解特定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另一方面,调查消费者对特定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最终将信息整合反馈给双方,促进双方有效的信息沟通;二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纵向比较,即定期地、系统地搜集相关农产品信息,调查过去同种信息是否出现并和新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评价,即以期总结农产品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规律,引导农民科学生产农产品。
2 对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出的对策
2.1 增强农民信息意识降低信息漏检率
当信息被有效利用时才能体现其价值,而信息利用主体产生信息意识并为之开展搜寻工作则是信息利用及降低信息漏检率的基础。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农民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也是农产品信息的利用主体。因此,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至关重要。一方面,让农民充分意识到转变传统思维方式,顺应时代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及时获取农产品市场信息、惠农政策等与其紧密相关的信息资源,将大大减少农产品库存、提高其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其农业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农村地区信息环境的搭建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农民的信息意识,如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农民信息技能的培训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民信息意识的产生。以此,让农村地区农民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信息需求意识驱使,明确自身所需信息内容与渠道,有完善的信息基础设备,熟练掌握信息搜集技巧,最终获取信息”的有效信息获取途径,从而最大范围内得到农产品信息,降低信息漏检率。
2.2 提高供给侧农情端信息资源的易用性
信息资源的易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使用效率指的是现有生产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与其提供的人类满足之间的对比关系[5]。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低,在农情端信息资源的获取上相较于其他用户而言,更加受到易用性的影响。据CNNIC农村互联网发展报告,截止2014年12月,农村网民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56亿,相较2013年底增加了372万,年增长率为2.4%。可见,农村地区农民对利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因此,通过农民易于接受的平台发布有关农产品信息,增强农民获取农产品信息的直接性,将有效地提高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激发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作用主体的敏感性。
2.3 农产品供给侧信息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当下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要求不断提升,多形式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的接受度,但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内容的重视程度远超过其对信息传播形式的关注。因此,农产品供给侧信息资源的不同一性显得尤为重要。也即当人们对农产品提出更多要求时,则意味着需要更详细的、不同的信息,对原来的信息集合提供更多的拷贝是不能满足上述需要的,必须有不同内容的集合,且集合中每一信息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将农产品供给侧信息与当地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结合不失为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资源的兴趣度和对信息不同一性要求的有效途径。
3.4农产品供给侧商情端信息分类规范化与个性化定制
互联网上的农产品信息更新速度快、种类多,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提高非专业人员对农产品信息资源的理解和有效利用,其信息分类须更加简明规范。据此,学者严方提出了农业信息分类原则:科学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用户原则及整体优化原则[6]。另外,在商情端,需不断推动消费者和农产品供给端之间的直接主动交流,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其对高质量农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由此推动农产品供给端对农产品的不断改善,提供真正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从而最大化降低农产品库存。
2.5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产品农情端与商情端的服务作用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政府在社会范围内的影响范围广、力度强,消费者对其信任度高。通过政府建立农产品供给侧与农情端、商情端之间的联系,并将专业从业人员整合的信息反馈给双方,将大大提升农产品供给侧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利用。在农情端,政府应加强与农业有关部门的沟通,并定期定人地将相关信息以简明方式传达至农产品供给端。如政府从气象部门获取的及时信息通过公众号、农村信息张贴栏等形式告知农民。在商情端,政府可将农产品供给侧的第一信息点对点发送至消费者处。如浙江省农业厅利用微信帮助受台风影响的果农销售水果,大大减少了农户的损失。
3 结语
供给侧改革要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信息资源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从培养农民信息意识为始,结合时下互联网背景与农产品供给端、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并提高农产品信息资源的易用性、规范性、趣味性,最后发挥政府在农产品信息资源传播中的作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必将挖掘更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5R417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