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6-12-26黄志鹏谢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3期
关键词:脑出血

黄志鹏 谢婷

【摘要】 目的 分析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107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16.89±3.97)ml、术中出血量(28.67±9.78)ml、手术时间(1.09±0.37)h明显优于对照组(10.67±1.34)ml、(145.67±30.15)ml、(3.67±0.58)h,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0.29)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5.93±12.54)分均优于对照组(3.68±0.72)、(50.16±12.1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更适用于临床手术治疗。

【关键词】 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19

脑出血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脑出血, 此病存在危险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 即使存活也可能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需积极研究出有效治疗方案[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分别治疗脑出血患者取得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7例脑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41∶18;年龄32~75岁, 平均年龄(53.79±7.07)岁;病程2~15年, 平均病程(8.51±2.69)年。对照组男女比例33∶15;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55.13±7.62)岁;病程3~14年, 平均病程(7.54±3.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式 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气管插管式全身麻醉, 利用CT对血肿部位进行定位, 在血肿层面3~5 cm处进行切口至骨膜, 并对颅骨与钻孔, 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 清除完毕进行切口缝合。观察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全身麻醉, 定位血肿部位后进行穿刺清除血肿, 分几次抽取, 抽取速度保持缓慢, 且一次抽取时间不宜过多, 第1次抽取血肿量控制在30%~50%, 随后分多次抽取剩余血肿, 然后注入尿激酶对血肿进行液化。术后定期进行CT监测, 观察术中出血情况和血肿残余数量, 当血肿抽取量达到90%后, 结束手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ADL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种疾病发病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环境, 由此出现易躁、易烦等情绪, 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引发脑血管破裂, 血液流出后积聚于脑实质中形成血肿, 进而引发脑出血, 严重威胁生命安全[2, 3]。因此, 及时治疗脑出血, 能尽早改善患者脑出血状况, 减少手术风险[4]。本研究现对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取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究更有效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案。上述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对照组采取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虽然可以及时清除脑内血肿, 减少患者卧床时间以及其肺部感染, 但是其在手术治疗中的切口较大, 不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且容易引发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5, 6]。因此研究采取比较方式设立以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观察组, 通过结果显示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 其治疗效果不仅优于对照组, 且在手术时间上也相对减少, 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7]。微创血肿穿刺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 其在临床手术中借助显微镜能够清楚的对脑内血肿进行清除, 能有效降低术中创伤、再次出血以及应激性溃疡等发生率, 减少患者手术危险性[8]。通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2±0.29)分和ADL评分(75.93±12.5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安全性更高, 值得应用于临床医疗。由于受例数限制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 该研究尚未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出分析, 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 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更适用于临床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雪东.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80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吉林医学, 2013, 34(3):439.

[2] 董玉贵, 赵立斌, 周学伟, 等.不同颅内血肿微创术手术时机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影响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8):1096-1099.

[3] 郑利敏.立体定向微创与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 27(5):289-292.

[4] 李明升, 白亚丽.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8例疗效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5):604-605.

[5] 李格, 沈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 9(2):160.

[6] 杨君, 魏进旺, 梁启龙, 等.小骨窗开颅与立体定向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甘肃医药, 2014, 33(1):88-92.

[7] 杨军, 聂晓凤.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河北医药, 2015, 37(4):563-565.

[8] 刘道清, 江敏, 周志娟, 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医学综述, 2014, 20(15): 2807-2809.

[收稿日期:2016-04-21]

猜你喜欢

脑出血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出血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影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如何远离脑出血
对52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病因调查与分析
再发性脑出血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