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路径探索
——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
2016-12-26郑谊英
●郑谊英
地方财经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路径探索
——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
●郑谊英
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创新与机制改革是推进地方财经院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着力点。要破解科技产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促进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必须将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科研组织模式转型的路径和推动力。通过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树立教授与校外专家联合治学理念,实现“政产学研”资源整合、多方联动。在创新团队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搭建、多元资金筹措、应用成果转化、科研绩效评价、国家交流合作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转型发展 科研管理 模式创新机制改革
“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是地方财经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明确表示:“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式、同质化发展倾向严重。人才培养规格、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严重趋同,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没有充分体现。转型发展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结构带来彻底的影响和改变。地方财经院校在“十三五”整体发展规划中,如何找准自身的办学定位,实现从模糊定位向精准定位的转型;如何找准推进学校“三个发展”的着力点,破解科技产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如何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显得尤为关键。
一、研究意义
(一)地方财经院校寻求转型发展着力点的现实选择
“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高校转型发展将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地方财经院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找准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尤为关键。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湖南省地方财经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创新与机制改革至关重要。要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必须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经之路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步,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将会引发深刻的观念变革和理念创新。目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产出与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对比悬殊,成果转化率低下。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与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相差悬殊。地方财经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摒弃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重学术研究、轻应用转化”的传统理念,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通过组织模式创新与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实现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与应用转化的正效循环。
(三)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的应然之举
习总书记在 《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一流》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应遵循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一味地听命于行政指令而迷失自我,不能简单化地按照某些行政管理者不切实际的意志办事。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通过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政产学研”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二、“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组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
“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从本质属性上来看属于管理创新,强调通过建立完善灵活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聚集创新要素。所谓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图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模式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面向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先后成立了“湖南省财务会计审计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财税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以我校牵头、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电子政务中心)及湖南湘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联合申报的“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第三批培育的湖南省高等学校 “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创新中心以 “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按研究方向组建多个科研团队,实行“理事会—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协同创新团队”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通过高校与政府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学科之间、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政产学研”多方深度合作协同,构建“校校联合”、“政校联合”、“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一体化和“科技投入—科学研究—成果产出—应用转化”为抓手,通过在协同理念、基础、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整合协同单位多方优势资源,将政府、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科研管理组织模式转型的路径和推动力。紧密对接湖南省及所在地区产业链、人才链、技术链的专业体系,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各协同单位在决策咨询、智库建设、成果应用转化等方面精诚合作、携手共建。同时构建协同单位利益与风险共享同担的机制,引导教授、学者关注社会需求和学科前沿,积极利用协同创新方式促进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的改变。
自2011年“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以来,提出了“高校出人才、政府做主导、企业重开发”的协同创新理念;形成了“开发财经大数据价值,形成数据战略资产”的研发思路;制定了“应用中提炼科学问题,研究中制定财经政策,协同中形成技术产品”的研究路线;确立了“基于大数据的财经信息服务”新方向;逐步完善了中心“人才培养方案”与各项制度,让制度化运行形成了常态。通过为期四年的建设,中心向“省内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建设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过去四年,中心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推广项目等重点和面上项目的研究。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及国家经济信息系统2012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等各类省部级奖项27项,规划设计项目获部、省优秀设计奖48项,获专利与软件著作权94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50多篇。建立了“产权财务与会计理论”、“空间财政理论”等一批有深远影响的财经理论成果,著作《产权与会计》和《产权会计与财权流研究》被誉为中国会计学产权学派的奠基之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水平、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效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南“四化两型”建设。
三、学科建设和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
虽然学校通过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政府、其他高校与企业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但合作的规模、广度和深度仍十分有限,协同创新活力有待激发,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一)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树立教授与校外专家联合治学理念
根据教授治学和学术民主的理念与原则,修订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明确学术委员会最高学术机构的定位和职责,规范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运行规则。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打破高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彼此隔离的封闭化治学格局,为政府、企业、行业实务专家参与高校治学保留足够的制度空间,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企业、行业有关方面代表,担任学术委员会的特邀委员,提高特邀委员参与治学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实务专家在治学中的引领作用。
(二)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地方财经院校的学科团队整体实力不强,特别是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严重匮乏。从我校目前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跨学科团队组建困难,团队凝聚力不够,团队整体实力较弱,标志性成果偏少,整合校外力量、联合攻关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高水平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学术团队。学科梯队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人员组成不够合理,没有形成与企业、行业实际需求精准对接的研究方向、应用成果;优势学科的引领能力不强,竞争力偏弱。
建设富有凝聚力与创新性的科研团队,是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创造有利于人才培育与成长的良好条件。推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重点学科人才倾斜支持力度,真正使人才能够“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一是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选拔和培育计划。培育和引进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学术造诣高的学科(术)带头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二是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重点培育计划。通过项目资助、重点选拔、选派交流、以老带新、个性化关怀等政策和措施,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支基础扎实、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三是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对于研究方向稳定,研究内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以团队协作研究为主要方式,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组建与团队研究活动给予重点扶持,培育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大力倡导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团队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建立完善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应用创新
加大投入、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建立完善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提升优势、突出特色、扩大开放,强化产业协同,推进政产学研结合,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积极开展融“政产学研”一体化的智库建设。一是实施研究平台与学科整合计划。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平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实施大平台联合攻关计划。把握国家和湖南省加大对重点研究基地投入和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机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高层次合作平台,开展面向国家和湖南省重大战略需求的现实应用研究,实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大平台联合攻关,成功实现技术转移应用。
(四)多渠道、多元化、可持续地筹集资金,建立多元科研经费保障机制
在科研运行保障、经费筹措使用等方面,加大学校发展性资金中用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比例;积极组织争取地方各类科研项目资金、人才计划项目资金;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密切与企业、行业的联系,吸引企业、行业投资和赞助,争取社会资源、扩大办学力量,在拓展资金渠道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努力提高经费保障能力。
(五)构建多要素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转化机制
目前,我国科研与市场严重脱节,高校普遍“重投入轻市场”,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与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上的资金投入、激励评价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健全市场导向,搭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推动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多方联动,促进中介机构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策设计,建立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激励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六)构建以“应用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不论是对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评价还是对个人的业绩评价都具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一是考核内容往往以课题、论文、专利、获奖等显性成果为主;二是“评价标准以单学科评价为主,缺乏对跨学科创新和成果应用的实际考察”。今后应引导科技团队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科研绩效评价与学科建设监督和决策相结合,既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又注重对成果产出与应用转化的评价。同时,密切关注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与建设结果。运用指标权重赋权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对学科建设绩效进行整体评价,将科学研究的重心从自由探究转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解决。科学把握学科建设内涵,构建以鼓励科技产出、应用转化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七)不断提高学术国际化的程度,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制定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交流与联系,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学术组织以及其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申请各种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项目合作研究和人员交流,强化联系,联合攻关,深入探讨重大科学问题,以取得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向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期刊投稿,以加深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对我国学科研究工作的了解,扩大学科研究成果的宣传。通过各种形式与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科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研究:组织模式创新与机制改革”〈XJK016BJG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科研处)
1.何海燕.2012.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深入开展[J].中国科技产业,3。
2.李忠云、邓秀新.2011.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