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州地区规模猪场急性猪丹毒的诊疗

2016-12-26廖光宇陈名海唐基干肖建华李阳玉陈名锋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蓝山县猪丹毒永州

廖光宇,刘 成,陈名海,唐基干,肖建华,李阳玉,陈名锋

(1.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畜牧水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 永州 425800;2.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湖南 永州 425000;3.湖南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永州 425800)

永州地区规模猪场急性猪丹毒的诊疗

廖光宇1,刘 成2,陈名海1,唐基干1,肖建华3,李阳玉1,陈名锋1

(1.湖南永州市蓝山县畜牧水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 永州 425800;
2.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湖南 永州 425000;
3.湖南永州市蓝山县楠市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永州 42580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丹毒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猪最敏感,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近年来母猪感染也时有报道。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近年来,永州地区规模猪场多次发生急性猪丹毒病,笔者根据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进行了确诊,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诊疗急性猪丹毒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以来,永州地区从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岚角山镇部分规模猪场的架子猪、育成猪开始发病,波及到种公猪和种母猪,然后,永州地区宁远县冷水镇、禾亭镇等规模猪场的架子猪、育成猪、种公猪和种母猪也相继发病。2015年9月,永州地区蓝山县的土市乡、太坪乡、楠市镇、塔峰镇、毛俊镇共20多个规模猪场陆续发生。典型病例如蓝山县土市乡李某的猪场存栏生猪为726头,其中存栏种公猪2头、种母猪62头、仔猪214头、架子猪256头和育成猪192头,于2015年9月7日下午有5头育成猪突然出现采食量急剧下降,并无临床症状,饲养员未引起重视。翌日早晨发现3头育成猪突然死亡,而30头架子猪和育成猪也出现采食量急剧下降,精神沉郁、喜卧、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跛行、走动困难,有10余头育成猪甚至出现食欲废绝,于翌日下午又死亡5头,9月9日上午至14日早晨架子猪和育成猪又有33头陆续死亡。从9月7~14日早晨,发病的架子猪和育成猪增加到150余头,发病率为33.48%,架子猪和育成猪共死亡41头,病死率为27.33%。且有5头妊娠母猪(多为妊娠2~3个月)发生流产、死胎,1头种公猪出现急性死亡。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痊愈,治愈率为100%。

2 临床症状

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架子猪或育成猪往往表现为一头或数头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死亡猪全身皮肤发紫,其他猪也相继发病。染病初期可见全身发热,体温达42~43℃,精神沉郁、喜卧、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猪可见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开始出现痉挛症状,后躯瘫软,跛行,严重者难以站立,倦卧褥草之中,还伴有下痢症状,粪便混有血丝。患病后期,在患病猪的耳后、颈部、胸腹处可见形状各异的红斑,严重者弥漫全身,按压可直接褪色。患病末期,体温开始下降,心力衰竭,最后虚脱至死。病程数小时至5d,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50%左右。妊娠母猪(多为妊娠2~3个月)表现为流产、死胎,种公猪出现急性死亡。

3 剖检病变

病猪死鼻部、耳部、腹部、背部或腿部甚至全身呈紫红色,鼻孔流出泡沫状液体;全身的淋巴结肿大、充血,切面多汁;心包积液,心耳、心冠脂肪有斑点状出血,心肌有坏死;喉头充血出血,扁桃体高度肿大和充血、出血,肺部充血、出血,肿大,间质增宽,气管内充满血色泡沫状液体;肝脏充血、淤血,呈红棕色;脾脏肿大呈暗红色或樱桃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胃肠黏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黏膜上有小出血点;整个肾脏呈弥漫性暗红色,俗称“大红肾”。此外,妊娠母猪流产、死胎,种公猪睾丸充血出血。

4 实验室检验

4.1 病料细菌学检查

4.1.1 直接触片、染色、镜检 以无菌操作方法,取高热期濒死猪的耳静脉血液、肝、淋巴结、脾、心包积液直接触片,用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染色,100倍镜检,在白细胞内或白细胞之间可见多个或呈成丛状的平直或微弯纤细蓝色小杆菌,大小约为0.8~0.2μm×0.2~0.5μm。

4.1.2 分离培养和观察 以无菌操作方法,取高热期濒死猪的心血、肝、脾、淋巴结、心包液,分别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于36℃±1℃分别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麦康凯培养基未见细菌生长;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可见圆形、灰白色、透明、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针尖大露珠样的小菌落,菌落周围较狭窄的绿色溶血环(α溶血环),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平直或微弯纤细蓝色小杆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可见针尖大、露珠样、透明、表面光滑、边沿整洁的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平直或微弯纤细蓝色小杆菌。

4.1.3 生化试验 挑取已分离和培养的典型菌落作生化试验,结果所分离菌株大多数能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甘油、山梨醇、甘露醇、鼠李糖、蔗糖、松田糖、棉实糖、淀粉、菊糖等,能产生 H2S,不产生靛基质和接触酶,不分解尿素,MR试验及V-P试验为阴性。挑取菌落穿刺接种于明胶培养基,于20℃培养7d,逐日观察明胶液化现象,结果呈试管刷状生长,不液化明胶。

4.1.4 致病性试验 用12只青年鸽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观察4~5d正常后,取被检病料加生理盐水按1: 5~1:10做成乳剂,接种试验组鸽子,肌肉注射1mL/羽,结果,于接种后24h开始发病,体温升高 42℃~43℃以上,食欲减少,精神沉郁;48h后开始死亡,到72h全部死亡,从病死鸽的肝、心血中分离到原菌株。对照组正常。

4.1.5 药敏试验 挑取已分离培养的菌落,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用无菌镊子将药敏纸片平贴压紧于培养基表面,37℃湿盒中培养24h后测量抑菌圈直径。判断标准:抑菌圈直径小于10mm为不敏感(耐药),10~20mm为中度敏感,大于20mm为高度敏感。药敏试验结果见下表。结果显示,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拉啶及氧氟沙星,对抑制该菌落比较有效。

表1 猪丹毒药物敏感试验与结果

4.2 血清学检查

4.2.1 平板凝聚试验 在载玻片上滴2滴猪丹毒抗原作对照试验,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被检血清或者是血液,同时取另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正常血液或者显阴性的血清中。2滴都混合均匀,在2min时间内观察。结果显示,被检血液或血清凝聚为阳性,对照组2min之后不凝聚显示阴性。

4.2.2 血清培养凝聚试验 在装有灭菌30%蛋白胨肉汤试管中,按1:40~1:80加入猪丹毒高免血清,再加入0.05%叠氮钠及0.0005%结晶紫即成猪丹毒血清诊断液。试验时,将诊断液装入小管,取被检猪耳静脉血1滴或组织病料少许,接种培养4~24h。结果显示,管底出现凝集颗粒或团聚为阳性。

5 诊断

根据猪场生猪发病情况,结合病猪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细菌学及血清学检查,确诊永州地区规模猪场存在急性猪丹毒病。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6.1.1 隔离饲养,切断传染途径 对发病猪及未发病猪或无任何症状猪进行区分隔离饲养管理,严格分开饲养工具及饲料,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无霉变,提高生猪的抗病率;做好猪场和外来人员的隔离,对出入猪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6.1.2 紧急消毒 对猪场栏舍、地面、运动场、墙壁、设施、饲养用具及交通工具进行一次全面紧急消毒,采用2%~4%的烧碱溶液或5%苯酚喷雾消毒,也可采用10%~20%的生石灰水消毒,每隔7~10d消毒一次。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6.1.3 做好饲养管理 保持猪舍室内空气清新,降低舍内CO2、HN3、H2S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注意适当通风换气;严格做好保温工作,以防气温突变;保持栏内相对湿度55%~65%;降低饲养密度和混群应激,注意观察猪的采食和运动表现情况。为减少诱发因素,提高营养水平,合理地调配饲料营养成分,可使用复方黄芪多糖颗粒和小柴胡散,连用3~5d,以减少应激和增强机体抗病力。

6.1.4 紧急免疫接种 对未发生猪丹毒病的猪或经临床诊断无任何症状的二月龄以后的猪,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猪丹毒,活疫苗按规定进行皮下注射或口服疫苗,口服时,在接前应停食4h。用凉开水稀释疫苗,拌入少数新鲜凉饲料中,让猪自由采食;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头份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每头猪按1.0mL使用,对已免疫一个月以上的猪进行二次加强免疫。

6.2 治疗措施

6.2.1 抗菌药物疗法 对有临床症状的病猪首次用青霉素G按10~20万IU/kg·bw,配合解热镇痛药(如氨基比林或安乃近),按规定用药,溶解后进行颈部肌肉注射,第二次用青霉素G 5~10万IU/kg·bw,间隔6~8h注射1次,连续注射3~4d,必要时配合头孢拉啶肌肉注射或氧氟沙星静脉注射。为了稳定治疗效果,病猪基本恢复健康后再继续用药1d。

6.2.2 中药疗法 每头猪用中药制剂知母、黄柏、黄芩各15~25g,土大黄50g,夏枯草100g,车前草200g,水煎熬服用,1剂/d,直至病愈。

7 小结与讨论

7.1 猪丹毒病多发生于架子猪或育成猪,但近年来种母猪和种公猪也时有发生,且引起母猪的流产和猪的急性死亡。2013年5月~2015年9月,永州地区的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岚角山镇,宁远县冷水镇、禾亭镇,蓝山县的土市乡、太坪乡、楠市镇、塔峰镇、毛俊镇等地规模猪场陆续发生急性猪丹毒病,从架子猪、育成猪开始发病,波及到种公猪和种母猪,所以,我们要对猪丹毒病的流行、发生和防控紧密关注。

7.2 临床上对急性猪丹毒的诊断,需与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等进行鉴别,必须进行病理剖检,结合细菌学血清学及检查才能准确地进行诊断。进行平板凝聚试验时,被检血清或者是血液的猪如果之前接种过猪丹毒疫苗也可能出现阳性凝聚,值得注意。血清培养凝聚试验时,用已知猪丹毒血清检测病料中的抗原,是急性猪丹毒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

7.3 急性猪丹毒病是火邪侵袭,血分热盛,郁于肌肤所致。治疗方法可采用抗菌疗法、糖皮激素类抗炎疗法与中医相结合疗法等。中药制剂方中知母、黄柏、黄芩具有凉血避瘟、泻火解毒、退热散淤之功效,土大黄苦寒,具有泻热、消肿、通便之功效,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散结之功效,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之功效,以上中药联合使用,具有泻热通便,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利尿等功效,对该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复方黄芪多糖颗粒具有提高免疫力、抗应激的功能,小柴胡散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解热镇痛的作用,以上两种中成药对猪丹毒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永州地区属丘陵地带,中草药来源广,易于采挖,既对生猪具有保健作用,又能减轻养猪场经济负担,建议规模猪场多使用中草药预防生猪疫病。

7.4 猪丹毒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但从药敏试验结果看,猪场的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耐药性非常强,可能与猪场常用抗生素有关。所以,当猪场发病时,需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对控制该病有重大意义。

[1]甘孟侯.中国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51-257.

[2]袁生,等.猪丹毒病的诊断和中西医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3,05:30-31.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7.074

廖光宇(1958~),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控和动物疫病检疫

猜你喜欢

蓝山县猪丹毒永州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猪丹毒病原菌特性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蓝山县:取缔1处非法烟花爆竹储存窝点
猪丹毒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
猪丹毒的防控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
我的第一笔稿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