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政务云
2016-12-24
我国电子政务在 “十一五”期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十二五”期间以应用为中心,在做打通治理;“十三五”阶段会以数据为中心,更倾向于管理和服务,应用层面就会更关注便民服务。
而无论是做融合共享还是系统应用的弹性扩展,无论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是提升服务的便利性,云计算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
于是,政务云备受追捧,厂商们也都摩拳擦掌。
新华三实践落地11个国家部委级政务云、17个省级政务云和100余个地市区县政务云;华为政务云助力“服务型政府”转型已参与超100个项目;浪潮计划投资百亿领跑政务云;太极股份携手阿里云,共谋政务云与大数据事业;软通动力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城市公共信息以实现信息惠民……近来,政务云领域可谓风生水起。
为何政务云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了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经过多年建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快速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电子政务内网、外网、专网基础坚实;经过“金字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垂直管理部门的纵向电子政务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深入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平稳运转和高效履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电子政务建设应用也存在挑战,比如横向电子政务比较滞后,政府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资源共享难、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云计算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于是,政务云应运而生,方兴未艾。
有哪些国家政策支持政务云?这一轮的政务云建设会不会重蹈“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的覆辙?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基础架构是推倒重来还是实现复用?政务网站“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的尴尬能否改观?厂商间的竞合关系与以前相比又有何不同?
在国家电子政务“十三五”规划出台在即之际,《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专家,来梳理政务云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趋势。 “原来的行政审批在各个部门之间转签是串行,现在可以实现并行,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并签背后就是靠云共享来实现的。”赛迪顾问IT系统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成旭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在她看来,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这些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政务云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政务云炙手可热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