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机器人+”新生态

2016-12-24曲道奎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6年42期
关键词:机器人人类智能

曲道奎

现在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物种不断产生,机器人是典型代表之一。如果说互联网特征是数字化,形成的是虚拟世界,那么机器人则实现了数字化和物理的有机结合。互联网和机器人相加,正好构成人类社会的两个半球,形成完整的人类社会。

从互联网到机器人有迹可循。2013年,美国发布机器人发展路线报告,提出“From Internet to Robotics”,已将机器人研发提到与互联网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国发展机器人虽然存在一个时间差,但继互联网成为公共平台后,机器人有望成为新的高技术平台。

“机器人+”时代来临

为什么谈“机器人+”?首先我们必须厘清“+”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所代表的技术或产品是具备领先性、颠覆性的。第二,“+”具有平台特性,具备支撑作用。第三,“+”能支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第四,“+”具备长久性、持续性。

遵循以上四个特征,我们可判定是否能提出“机器人+”概念。

第一,机器人的一个典型特征即颠覆性技术。基于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脑机交互等技术,机器人变革了传统作业、思维和决策方式,只有具备这些共性技术,机器人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机器人+”平台。

第二,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7年,机器人为美国GDP增长贡献了0.37%,占GDP增长的1/10;对劳动力增长贡献率为0.36%,占劳动生产力的16%。这两个数据表明,机器人效应与当初蒸汽机出现对劳动生产力的影响几乎是同一个重量级。

需要强调的是,机器人不等同于制造业的机械人,其应用平台涉及健康、医疗、国防、服务等,已经成为巨大的商业平台。

第三,机器人对行业尤其对制造业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机器人发展,机器人智能提高,机器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或许会和人类发展相拥而行,甚至会超越人类。目前来看,机器人可以+生产制造、+国防安全、+生活,未来将出现生活机器人、服务养老机器人、助残机器人等各类具有行业特征的机器人。此外,机器人可以+交通、+物流,未来,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新的交通方式将彻底颠覆我们既有出行模式。

第四,只有与各行各业深入融合,机器人才能真正成为“+”的技术,成为未来新的高技术平台。

“机器人+”三个驱动力

昨天,我们拥抱互联网;今天,我们迎接人工智能的大趋势,拥抱“机器人+”时代。那么,“机器人+”的驱动力何来?如何推动“机器人+”的发展?

我认为有三大要素。一是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发展使“机器人+”成为可能,我们称之为支撑,即背后的软件、微电子、信息、大技术、AI、VI等的繁荣发展。二是模式变革。无论是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还是作战方式等,都在倒逼加速“机器人+”时代来临。三是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就业人口、资源环境的约束限制,都在加速整个“机器人+”发展。

在机器人领域,中国也将迎来一个机遇窗口。我们有着一流的市场、丰富的技术和人才以及庞大的资金体系。因此,我坚信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在机器人领域一定有所作为,实现率先突破。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和层次决定着机器人智能化程度。我认为,人工智能应分三个层次:计算、感知和认知。从这三方面来看,传统机器人大部分运用的是计算智能,而新型机器人已进入感知智能时代。

但机器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两方面阻力。一是机器人大规模投入应用后将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带来相应社会问题,二是一些专家学者担心当机器人的感知智能真正达到人类水平时会不会取代人类,这就导致了伦理问题。

我认为,对于机器人这一新兴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未来,机器人所代表的新“物种”或许能与人来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而目前来看,机器人走上认知智能道路,还需要一段时间。

机器人颠覆制造业

毋庸置疑,机器人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其在作业、工作能力方面的表现也将超越人类。机器换人的典型应用场景在制造业,十年以后,未来工厂的作业有望实现机器人化、无人化。

“机器人+”时代来临,将改变或颠覆两类人。一是制造业从业者,二是机器人产业从业者。

从机器人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本土机器人所占份额占整个国内市场的10%,后来提升至15%,2015年达到25%,增速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名列前茅。根据中国机器人“十三五”战略规划,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50%,中国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如无序、低水平的恶性竞争等。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即人才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高、资本密集度高。第一,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高新产业的机器人发展应根据各地优势因地制宜,不要盲目鼓励开发,导致企业盲目跟从;第二,企业首先应判断自身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其次应根据自身所处产品链、产品线及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找准定位,避免白热化恶性竞争。

过去,中国的制造企业走的是规模低成本道路,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未来要在世界机器人市场立足,必须依靠研发能力和原创优势。

在我国机器人产业从机械工业向人工智能方向跃升的大变革时期,谁能最先拥抱“机器人+”新生态,谁就有可能把握转折点的重大机会,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机器人人类智能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