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国和钢琴是我的最爱

2016-12-24宋学军

小演奏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钢琴家钢琴教授

宋学军

青年女钢琴家王羽佳是继郎朗之后在当今世界乐坛炙手可热的华裔音乐家,而他们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则是一对著名的钢琴家夫妻——凌远教授和赵屏国教授。走进这个钢琴之家,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音乐气息和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听说凌远教授对学生很严厉,而此刻坐在沙发上的这位老人却是那么亲切随和,又十分健谈。

凌远教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父亲在一所中学任校长,文史专业出身、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父亲,一心想把凌远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淑女。长着一头浓密卷发的凌远,把当时红遍全球的美国童星秀兰·邓波儿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从小喜欢唱歌。她的邻居是当地有名的小提琴世家,听从邻居的建议,九岁时父亲为凌远找了一位钢琴老师。因为最初只是作为兴趣学习,没有太多的压力和约束,学起来比较轻松,却养成了一些不好的毛病。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她遇到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匈牙利钢琴家沙布,在沙布老师的严格管教下,凌远的演奏技术才得到进一步规范,随着琴艺的进步,很快便在印尼文艺舞台上崭露头角。1951年,凌远高中毕业,有亲戚想把她送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但是一心向往新中国的父亲执意把女儿送回祖国。凌远天生对声音非常敏感,音乐感觉好,视谱能力也很强,但是因为一开始学琴时比较随意,技术上有一定缺陷,而且与其他同学相比,她在考试曲目的程度上也不占优势。幸而她的乐感很好,最终因为突出的乐感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录取,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正式招收的第一批学生。

刚入学时,凌远在生活上很不适应,吃不惯小米饭和高粱米,也不会用筷子。而另一方面,音乐学院浓郁的音乐氛围让她如鸟投林、如鱼得水。在这里,凌远还收获了自己甜蜜的爱情,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她的丈夫就是同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任教、培养出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的赵屏国教授。此后,他们风雨同舟半个多世纪,是夫妻,也是志同道合的同事。而一双儿女也都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成为了钢琴教授,如今,这个钢琴之家已经延续到了第三代。这对琴瑟和鸣、相濡以沫的音乐伉俪,这个和谐美满、桃李芬芳的教育之家,令人羡慕和敬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对凌远教授音乐生涯影响最大的两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初期苏联专家的到来,二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大批欧洲专家的来访以及著名华裔钢琴家傅聪的回国执教。同时,凌远教授也从长她几岁的著名钢琴家、教育家周广仁教授和其他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学习和开阔眼界,凌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一套将科学的技术训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法。

凌远教授说:“小时候都是在琴上玩,虽然很熟悉键盘,但是手指上的功夫不够。音乐感觉再好,如果技术不好,也很难在音乐上有良好表现。我要为学生们打下扎实的钢琴基础,让他们在学习成长中不留下任何遗憾。” 凌远教授特别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和练琴习惯的养成。她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最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要把音乐弹得好听、动心动情,关键在于弹,在于发音。而好的声音应该是有根的,因此手指必须要立得住才行。

凌远教授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无论是对音乐还是对学生皆是如此。她的教学以认真、严格著称,同时她又对学生慈爱有加,按照其学生、现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任职的冯丹的话说:“绝对是威严在前,慈爱在后。”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凌远教授培养的钢琴演奏人才都卓有成就,从最早的学生李青(国家一级演员、辽宁省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到现在的王羽佳,从最有个性的权洪波到继承其衣钵留在附中任教的陈曼春,从技巧华丽的谭小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担任郎朗B角并为主题曲《我和你》钢琴部分录音,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到内敛沉稳的青年钢琴才俊闫竞舸,凌远的学生们在国际、国内乐坛上熠熠生辉、夺人耳目。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凌远教授严谨的教学态度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分不开的。

凌远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一干就是六十年,期间曾长期担任钢琴学科主任。六十年来,她努力探索钢琴教学规律,制订、改进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撰写并发表钢琴教学论文,为培养青少年钢琴人才呕心沥血、孜孜不倦。除了教授专业学生,她还为我国钢琴艺术的社会普及和业余音乐教育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她是 “星海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的主要创办者之一,历任该赛事评委会副主席、主席。该项赛事迄今已举办十六届,成为业界盛事。她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业余钢琴考级的创始人之一,参与编撰了三套考级教材,同时参与编写了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教材并录制教学VCD。此外,她还举办了很多钢琴教学讲座,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录制专题节目,对于一代又一代广大琴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言传身教,因材施教

一个优秀的演奏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而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位好的演奏者。凌远教授的钢琴演奏洒脱大气、音色丰富、结构清晰、感情充沛,声音通透干净,音乐处理细致入微,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在教学上,她抓问题敏锐透彻、一针见血,解决问题简练明确、成效显著。

凌远教授认为,教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着眼于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真心地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性格和自身条件各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在凌远教授的学生中,王羽佳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从七岁到十四岁出国留学之前,王羽佳一直跟着凌远教授学习,从演奏技术、肢体语言到对声音的敏感和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凌远教授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王羽佳对凌远教授的那种信任和依赖,也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达不到的。即使是在王羽佳成名之后,每次回国演出,都会邀请凌远教授全家前去观看,并在演出后请他们提意见。如有时间,她还会到凌远教授家上课,把自己下一场音乐会的曲目弹给他们听,每次到凌远教授家,她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老师会启发我,她稍微一点拨,我就明白了,给她弹琴不光是学东西,而且很开心。”王羽佳说。

在凌远教授的眼中,王羽佳是一个非常热爱音乐、做事情特别专注的学生,每次回课都弹得非常干净,没有任何错音。当时王羽佳身材娇小瘦弱,手指也比较柔软纤细,针对她的特点,凌远教授给她的都是像肖邦圆舞曲这样比较秀气的作品。“干净、灵巧、玲珑和敏捷是我当时给她打下的基础。”谈起这位已经享誉世界乐坛的得意弟子,凌远教授依然觉得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而对于凌远教授,王羽佳充满敬佩和感恩之情,她曾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这样写道:“对我来说,您犀利的洞察力和对好声音的敏锐度都让我羡慕,当然,最珍贵的还是您无可挑剔的品位,我永远都无法超越。您可以感知到我的想法和音乐态度,我所有存在的问题也都能被您毫无遗漏地察觉到,更重要的是,您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成为音乐卑微的仆人。”

像王羽佳这样与凌远教授建立深厚师生情谊的学生还有许多。2012年,凌远教授在学院音乐厅举办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六周年庆典音乐会,学生们从世界各地赶来为恩师送上最诚挚的祝福,而这个三代从事钢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钢琴之家,也用精湛的琴艺表达了他们对学生、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琴声悠悠,情意浓浓,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凌远教授更是在音乐会纪念册上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祖国和钢琴是我的最爱,祖国和钢琴事业的兴旺发达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学生个个向上、成为人才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此,她曾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

今年恰逢凌远教授从教六十周年,一个甲子过去了,虽已年愈八旬且需要靠轮椅出行,但她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每星期都坐学院的班车到附中去上课,继续做着那些最精细的工作。她深知,教书重育人,润物细无声。

人们都爱用燃烧的蜡烛来形容老师,而凌远教授更喜欢枫叶,她希望自己能够像庆典音乐会节目册上那由黄渐红的枫叶一般,给人以温暖和激情。

猜你喜欢

钢琴家钢琴教授
最具有诗人气质的大钢琴家
弹琴与补鞋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钢琴家风范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