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没有终点的征程
——浙江省永康市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
2016-12-24■文/子墨晶晶
■文/子 墨 晶 晶
踏上没有终点的征程
——浙江省永康市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验收
■文/子 墨 晶 晶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组对永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验收。在验收反馈会上,专家组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永康的创建工作为全国广大县级城市乃至其他城市开展质量强市创建、推动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示范。自此,永康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现场验收的县级市。
推出四大举措 形成工作合力
2014年1月26日,永康正式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两年多来,该市紧紧围绕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四大领域质量建设,整合力量全面落实创建工作任务,通过推出四大举措,使全市质量综合水平明显提升,特色亮点纷呈。
一是坚持战略引领。永康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质量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明确质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早在1998年,该市就提出质量振兴计划,全面开展“质量兴市”工作。2009年,永康市委、市政府又把“质量兴市”上升为“质量强市”战略。2014年,永康市确立了“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质量精神,统领全市质量工作。在永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更加明确地把质量发展确定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把质量效益纳入全市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体系,把推进质量提升、实现质量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和首要任务。清晰的质量工作定位,为永康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
二是坚持党政同责。为全面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永康在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37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高规格地对创建工作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该市每年定期召开质量大会,人大、政协将质量工作作为重要视察内容,并加强质量考核,把质量工作考核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把创建工作列入对部门、镇(街、区)的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评优评先的依据。永康积极构建大创建工作格局,有效完善了以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质量为主体的质量发展架构和目标,协同推进45项创建项目,使创建工作与全市多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九城同创、五方联动”的工作格局,成功打造了14个质量建设示范点,形成了质量强企、质量强医、质量强校等一批样板单位。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永康把质量工作深入推进到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领域,不断加大质量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为质量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该市推进质量管理升级工程,建立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开展了“千争创、万导入”活动,全市共有306家企业导入了卓越绩效等管理方法,24家企业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形成了一批质量管理标杆群体;严格工程质量管理,落实五方建设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执行竣工工程永久性标牌制度,积极推行阳光建设制度,打造精品工程;突出计量、认证认可对质量管理提升的作用,全市企业获得3C认证证书3127张,有530多家企业和组织通过各类质量体系认证。
同时,该市实施标准创新工程,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专利、版权等工作,不断加强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市财政投资1.5亿元全力保障国家五金工具及门类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2013至2015年间标准化投入达809万元。据统计,全市现有授权专利数30046个,其中发明专利323个,全市共有11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42项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获国家级立项,企业采标率达到63.64%,农业标准化率达到60.4%。
此外,该市实施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品牌经济,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品牌价值,通过制订品牌培育规划、推进“四名三换”工程、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品牌发展,提升了永康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17个,享有“中国五金之都”、“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中国炊具之都”、“中国家居清洁工具之都”、“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五金名城”等“七都一城”称号,拥有中国名牌产品6只、省名牌产品60只、出口名牌23只。
四是坚持质量共享。永康以质量宣传为带动,以质量惠民利企为目标,搭建“一号、一网站、多渠道”的宣传平台,不断强化质量宣传和质量服务保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质量建设氛围。该市还围绕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推行8890便民服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检测、精品街打造等项目,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举措,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有效践行了“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质量精神,形成了独具永康特色的质量文化。
打造三大特色 形成示范效应
永康积极研究探索质量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创新推动创建,以创建引领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质量人才培养,增强发展后劲。永康以质量强“人”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全民质量教育新模式,创办了国内首个政校合作质量人才教育平台——永康质量学校,实现质量教育全覆盖,在质量人才培养教育上,走到了全国前列。永康质量学校有效整合市委党校、市委农办、市质强办、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中国计量大学六方面资源,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培训对象、教学体系、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新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可复制的办学体系和模式。目前,学校针对党政机关干部、企业中高层、产业工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生五类群体开展质量教育,在全市形成了质量教育的大氛围,办学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30多期,培训4100多人,自主编制质量系统教材20本,并在8所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分别植入,在传授质量知识、普及质量法规、培育质量人才、传播质量文化、研发质量科技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永康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强化质量监管创新,保障安全有力。永康市以强化服务为导向,不断推进质量监管方式创新,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品质量市场反溯机制,探索从市场领域追溯生产领域质量问题的办法,有效弥补了监管空白,提升了监管的准确性,该机制在2014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总结推广。此外,永康在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强化行业协会作用,推进质量共治。永康大力加强行业组织作用的发挥,深入推进质量多元共治,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门业、电动工具行业、杯业、日用五金制品行业、休闲运动车行业、餐饮等多个行业协会。永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协会等社会组织,特别是五金产业的行业协会参与质量建设与质量治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协会在诚信建设、质量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创新、监督抽查后处理、质量知识普及等工作中发挥推手作用,在加强行业自律中发挥主导作用。该市还立足产业质量提升,在全国首创业业质量月活动,建立了“部门引导、行业主导”的双导模式,引导行业协会主动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强化行业内部监管,推进行业质量升级,实现转型发展。
质量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阶段,永康将进一步强化质量强市的措施和机制,提升质量惠民的力度和成效,有效构建“质量共谋、发展共促、社会共管、成果共享”的质量建设新格局,推进质量工作再发展、再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