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年度目标任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6-12-23冯永胜高丽君王意日格乐吐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职院校

冯永胜+高丽君+王意日格乐吐

【摘要】伴随着深化教育体制和制度改革的要求,高职院校管理权限和重心不断下移,院系自主权逐步增大,部门间存在重复工作、重复建设、无序建设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资源的浪费,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夯实中心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规范化的年度目标管理体系,有效指导各部门开展工作,提升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水平。本论文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为例,试图探索出制定年度目标任务的方法和原则,为其他高校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指导、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目标管理;编制原则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从西方引进企业目标管理理念并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目标管理逐渐运用到社会不同行业中,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推行运用。目标管理工作分为目标任务的制定、实施、考核、总结反馈四个环节,目标任务的制定是核心要素,本文主要讨论目标任务的制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怎样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才能算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呢?

一、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程序及方法

1、强化组织领导

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学校年度目标任务的起草、监督实施、考核工作。工作组组长应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一是可以强化工作组的威信力度,便于推进工作;二是主要领导高屋建瓴,对学校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当前重点难点工作把握清晰。党政办公室、纪检、组织、人事、教务科技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部分教研室或者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都要吸纳到工作组中来。要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常务工作。

2、编制依据

(1)依据国家教育部、省(自治区)教育厅、地方年度工作要求,学校发展规划及年度党政工作要点。

(2)依据上一年度目标任务。目标任务由任务的制定、执行、考核、总结反馈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年度大循环,周而复始。每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充实新的内容和目标,呈现延续性,推动工作的螺旋式上升。

3、分类制定目标任务

根据承担工作任务的不同,高职院校内各部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即教学部门、行政职能部门、教辅部门。因此,需要针对三类部门分别制定三套年度目标任务。年度目标任务分为一类工作目标和二类工作目标。

(1)教学部门。教学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相同,具有同向可比性。一类工作目标包括党建思政与党风廉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运行管理、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招生就业、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综治安全工作等大项,由职能处室相应提出详细目标任务。一类目标采用百分制。二类工作目标为教学工作目标体系,由教务科技处负责制定,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建设、教科研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及示范校、现代学徒制建设等项目。二类目标采用累积加分制,其中设定有必选项目。

(2)行政部门。主要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宣传处、纪检监察处、教务科技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后勤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培训处等部门。一类工作目标为共性目标,主要包括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工作执行力及效率、安全工作及示范校建设、学徒制试点建设等项目。二类工作目标主要根据职能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确定。两类工作目标任务都由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都采用百分制。

(3)教辅部门。主要包括教学督导办公室、工程训练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公寓管理中心,财务核算中心等部门。一、二类目标与行政部门的目标构成类似,由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都采用百分制。

4、编制原则

细化三类部门的一、二类年度目标任务时,要本着如下的原则。

(1)坚持基础考核与关键绩效考核相结合,注重基础考核的原则。推行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目的在于夯实中心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迈进。因此,80%的目标任务应为基础性、日常性工作。20%为提高性目标任务,且不宜定的太高。要把握“跳起来摘桃子”的原则,即目标望之可及,略努力即可达到。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工作。

(2)坚持质量与特色相结合,注重质量的原则。

(3)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定量的原则。采用目标任务分数制,一、二类目标任务的每一细化项目都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性相应的赋分。能够量化的要尽量量化,例如“加强新闻稿件报送工作,每月不少于3篇稿件(3分)”。不能定量的,例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组织管理能力强(2分)”,要对指标尽可能细化,有明确的描述,有检测点,由年度目标任务考核组根据完成质量给出分值。

(4)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注重客观评价的原则。主观评价易受人为因素干扰,产生不公正现象。

(5)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注重激励的原则。设置加减分项目,鼓励创新,对在教育教学、科研方面及其他荣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部门予以加分;对“工作中出现重大事故”等予以减分。特别是对于教学系部,二类目标任务设置为累积加分制,就是为了拉开系部的差距,鼓励钻研主业的部门。

二、年度目标任务下达程序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上下级对目标任务的共同认可至关重要。否则,领导认为这个目标定的合适,下属却认为高不可及,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成,索性不做,那就适得其反了。因此,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1、自下而上

由行政部门、教辅部门依据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结合部门工作职责,一是提出部门自身年度目标任务,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审核;二是在系部召开全员会议充分讨论协商的前提下,依据“谁主管、谁设定、谁监督、谁考核”的原则,提出系部年度目标任务,并报送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2、自上而下

工作领导小组对初步提出的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汇总研讨,务求体现目标任务的预设性、导向性、可检测性。根据每个部门实际情况,任务不足的要压担子、提要求,列出关键性目标任务。由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与部门负责人就关键性目标任务客观、充分协商,并最终确定。

3、确认并印发

由工作领导小组提请召开院长办公会议、党委会议,对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研究审定。审定完成后,由学院党政办公室发文印发。学校主要领导与各部门负责人就年度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

三、年度目标任务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参与性不足

一线教师及职工是学校的主体,但是在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过程中参与热情不足,认为这是部门负责人和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往往是上头热、下头冷。

2、部门差异性

学校内设部门大致分为三类,每类采取相同的计分制度,并在同一体系中打分排序。但是同一类下各部门所承担的职能职责不同,工作量工作强度不同,个别部门目标任务条数少、分值大,容易完成并得分高,不能绝对公平体现部门的工作表现。

3、考察方式不同

有的不采用分数制,而是要求部门完成全部所列目标任务则视为达标,进入考核奖励资格序列;否则视为不达标则失去资格。这种考察方式可能由于一个小项设定的不科学或者太高而不能完成,就全盘否定了一个部门一年来的努力,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完善和改进

1、中期调整。年初制定发布了年度目标任务,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和突发状况的影响,会发现年初定的目标不合适、偏高或者偏低,那么就需要及时调整。需在每学年上半年结束或下半年开学时,集中对目标任务做出调整,使工作有效顺畅的开展。

2、要便于执行和考核。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年度目标的任务务必明确,条目清晰,描述准确,以便于执行;每一条目得分条件客观,赋分要细,以便于考核。

【参考文献】

[1] 陈孝彬. 教育管理学修订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李祝文, 等, 著. 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8,06.

【作者简介】

冯永胜(1980—),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党建、大学生就业指导。

高丽君(1980—),女,内蒙古赤峰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王意日格乐吐(1982—),男,内蒙古通辽人,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高职院校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