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6-12-23李志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思考教学模式

李志红

摘要:有效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数学教学中应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亲历探索知识的乐趣,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本文就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1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需要。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实验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兴趣地、有信心地学习数学。

一、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数学实验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显得很有必要,数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的两个侧面,可从某些方面让学生亲历“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产生过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意识;有助于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状态、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建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模式

与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相同,数学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动手,更需要动脑。即通过对情境资料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或深层次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及本质。根据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把数学实验教学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操作性数学实验教学是通过对一些工具、材料的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1)实物准备;(2)创设情境;(3)实验操作;(4)观察猜想;(5)归纳结论。常用于与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验证。

操作性实验教学不是把数学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获得的,这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把学生推到思维的前沿,把课堂交给了学生,给学生参与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这样既加强了数学交流,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2.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思维性数学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对数学对象的不同变化形态的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由以下环节组成:(1)构建基本情境;(2)想象变化过程;(3)猜想规律;(4)检验结论。

3.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

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的快速运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模拟再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或假设)的数学活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活动提供并展示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抽象的数学思维提供了直观模型,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该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2)实验探索;(3)提出猜想;(4)验证猜想;问题拓展。

三、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1. 初中学生数学实验的能力较差

由于数学实验是个“年轻”的课题,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涉及此类问题,现在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往往表现出不知所措:第一是学生难以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实验的过程中也提不出问题,完成不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是学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容易放弃等一系列现象。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并积极倡导数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操作实验,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设计、提问、猜想、操作、交流、评估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突出数学实验在能力培养上的载体功能。

2. 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初中的数学知识是历史上经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探索结果的汇编,显然不可能逐一让学生去体验、探索、发现。那么,应当依据什么标准筛选开展实验教学的内容呢?有调查显示函数、平面几何等是进行数学实验最多的内容。而大多数数学教师仅仅将数学实验用来“激发兴趣”和“客体感知”,而对“概念形成”“结论推理”和“复习巩固”进行实验的则微乎其微。但事实上,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很大的障碍恰恰在于上述几个方面。因此,我们应当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3. 初中数学实验的“软硬件”跟不上

所谓“硬件”是指计算机(包括图形计算器)、测量工具等,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数学实验的意识,计算机房只是供上计算机课使用,数学课中不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难以开展;就“软件”而言,就更加缺乏,教材中缺少实验的内容,教学杂志上关于数学实验的信息量也很少,教师又缺乏设计“数学实验”教学的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加大数学实验所需要的“软硬件”的投入,确保数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数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深化,以使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思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